原创~赭麓文学~ 仲心华~湾沚大码头的往事今生……
青弋江蜿蜒北去,流经湾沚时温柔一拐,水势渐缓,河面开阔,天成一处良港——这便是湾沚人口中的“大码头”。自明清始,借芜湖米市之兴,仗舟楫之利,兼地处数县之交,此地便成商贾云集的水陆津梁。史载“盐艘鳞集,商贩辐辏”,沿河岸商家林立:竹木行、篾匠铺、盐号、山窑店、饭馆、澡堂、客栈鳞次栉比,终日人声鼎沸。
春来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江水经一冬轻吟,随两岸桃花次第绽放,转入“桃花汛”时节。河床日宽,水线渐涨,直至七月主汛,清流渐浊,后浪推前浪,哗哗作响,如天地间一曲雄浑交响。
晴日里,但见二三木(竹)排破浪而来,随着排身与浪涛的撞击吱呀作响,犹如“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壮阔诗篇。舵工一声吆喝,排筏缓缓靠岸,浪花涌上石阶,打湿了岸边的堤岸竹筐。客甫登岸,便被热情的招徕声包围,那喧嚣暖意,直将西天的云霞也染得愈发绚烂。
小饭馆一如今日大排档,灶火熊熊,炊烟袅袅。老板娘头裹花巾,身着蓝底翠花衫,腰系素布围裙,手脚麻利地穿梭于桌椅之间。掌勺的老板则气定神闲,颠锅翻炒如行云流水,俨然烟火杂技场。
不消片刻,几碟小菜上桌,一壶温酒在手。食客们吆五喝六,声震林樾,惊起宿鸟,摇落月影,水波荡漾。直至酒酣耳热,步履蹒跚地相互搀扶起身,回头与老板娘道别。那一声清脆的“再见”,宛如百灵欢歌,牵住了多少回头客的遐想。
“走马灯”点燃,迎风高挂,码头澡堂迎来一日中最喧闹的时光。浴客褪尽衣衫,浸入氤氲热汤,涤尽尘垢,顿觉神清气爽。搓背师傅手艺老到,一番捏拿拍打,令人通体舒泰,容光焕发。
披衣回到客堂,接过滚烫的手巾揩干身子,慵懒躺下,正享受这浴后的松弛。“五香花生米、臭干子啰——”一声悠长的叫卖随大汉的身影飘入。他手托木盘,目光巡睃,买与不买,总是一团和气。那声音在堂内回荡,此情此景,至今犹在眼前,如经典电影画面的回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弋江丰水期尚有湾沚直通芜湖的客轮。我曾陪伴母亲,带着病中的弟弟乘船赴芜湖求医。那夜寄居异乡,辗转难眠的焦灼,至今烙印在心,难忘。
那时的大码头,是生机勃勃的集市。农副产品、生产资料、日用百货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早晨阳光微曦,四邻八乡人披露赶集,兴趣盎然。傍晚,夕阳西下,河水映红,伴着沿河两岸的袅袅炊烟,赶集人肩挑舟运,满载希望归家。从早至晚,人流摩肩接踵,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儿童拉扯母亲衣衫,撒娇买泡泡糖。大姑娘小媳妇,扯花布做衣衫,满心欢喜有梦想。庄稼汉,生产资料肩上扛,大步流星赶回家,不误农事应时忙,耕耘丰收希望。农副产品自然产,时蔬生鲜四季循环,鸡鸭鹅鱼自家养,绿色环保佐健康。童叟无欺,你来我往,人间烟火弥漫,俨然一幅流动的江南《清明上河图》,尽情欣赏。
为贴补家用,我曾帮母亲出摊卖菜饭。一日清晨,背着沉重的凉床,因重心不稳一个趔趄,引来邻家老伯一声惊唤,我却强作镇定,装好汉,引起周边赞叹。也曾因贩卖山芋苗,被“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约谈,事后便被学校免去课代表之职。“男儿有泪不轻淌”,伤心一晚。
集市间,街坊老万因“成分”不好,常遭冷眼。为养活一家老小,他独自拉板车,从二三十里外的九连山贩运柴草。虽不擅吆喝,但因价钱公道、柴草干爽,总能很快售完。多年后重逢闲聊,得知他已获平反,腰板挺得笔直,言谈间满是扬眉吐气的爽朗。儿孙皆有所成,他由衷感念党和政府的雨露阳光。
成年后,多次在大码头寻访:儿时玩伴,学校同窗,四邻街坊,还有那个叫大华哥的姑娘……。醒来,南柯一梦,黯然神伤。
七十年代初,湾沚由宣城划归芜湖,从此搭上改革开放的快车,步入发展新程。大码头已成天然浴场,大人小孩尽情嬉耍,一幅色彩斑斓的夏日风光。沿河路,如今已建成亲水公园与步行绿道。居民们晨起跑步练拳,暮至起舞漫步,一派祥和风光。唯有关王渡前那一叶小舟,依旧沐风栉雨,迎来送往,悠悠荡桨,船头犁破细浪,承载着些许往昔的念想。
如今,高铁贯通八方,丘岗之上建起机场,银鹰翱翔蓝天。水路交通虽已式微,大码头却历经风雨淬炼,焕发新生。它见证了湾沚的凤凰涅槃、沧桑巨变,真正是“旧貌换新颜”,凸显新城区的时尚。
一次转身,光阴便成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皆成风景。 大码头,永远是家乡人融入血脉的情结,历久弥深,永志难忘。
2025年10月18日于宁波月湖畔
网友张龙才点评~本文以诗意的笔触勾勒了湾沚大码头的历史变迁与人间烟火。作者以时空为经纬,从明清商埠繁华、市井生活百态,写到现代转型后的亲水公园与高铁机场,既有“清明上河图”般的市集盛景,又含个体命运沉浮的时代烙印。文字兼具水墨画的意境与纪录片式的真实,在江声桨影中埋藏深沉乡愁,最终将个人记忆升华为一代人的集体情感。全篇古韵今声交织,见证了小码头承载的大历史,完成了对故乡蜕变的深情礼赞。
网友潘培新点评~仲老师描述湾址大码头的昔日辉煌和如今的焕发新生,满滿的回忆,是一首献给家乡的赞歌,令人难忘!
网友开心契合点评~岁月经年,沧桑巨变,家乡湾址,江南清明上河图旧景,依稀在脑海中播出,湾址的前世今生,犹如连续纪录片,仲老师用文字呈现给读者。有道是:谁不说俺家乡好!仲老师的乡愁亦蕴含在字里行间![玫瑰][抱拳]
网友燕子点评~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赞歌。更像是一曲深情的挽歌,悼念那已逝的岁月繁华,它更像是精神的传承,告诉人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乡情,永远是游子心中永志难忘的风景。[玫瑰]
网友家乡人奌评~仲先生的家乡情缘描写的入木三分,情景交融太真实,还有那个叫着大华哥哥的儿时玩伴在何方?为你点赞!
评点人数有10余多人点赞无数不必全搬……感谢朋友的喜欢倍感温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