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记忆延伸【卅二】小女精灵的成长趣事

(2025-09-05 11:35:07)
标签:

讲故事

分类: 自传
### 〈一次"乒乓颅顶"的惊魂记〉
    小精灵三四个月大时,每日清晨最盼爸爸的"户外课"。这个毛茸茸的小人儿对自然有着天然的亲近——草叶上的露珠、树梢的新芽、掠过天空的麻雀,总能让那双澄澈的大眼睛亮得惊人。某个暴雨突至的清晨,计划被打乱的奶娃娃急得直蹬腿,嫩生生的哭声里裹着委屈。年轻的爸爸抱着她在走廊里转圈,忽然想起个哄娃妙招:将小肉团举高又轻轻落下,像逗弄云朵似的。谁曾想变故陡生!抛接间爸爸手不用心,小女的头顶"咚"地撞上门框。那处尚未闭合的头顶囟门本如软玉般温润,此刻竟像被戳破的气球般迅速凹陷,活脱脱一颗被压扁的乒乓球。我冲过去时,哭声戛然而止的奶娃娃面色骤青,心尖儿跟着猛地一颤。慌乱中抓起热毛巾反复敷按,那块塌陷竟渐渐鼓成青紫的包块,倒像是戴了顶滑稽的小帽子。后来每每忆起,总觉后怕:若撞得再重些,或晚几个月颅骨长硬,后果不堪设想。为此我和那位"肇事者"冷战整周,每每瞥见女儿头顶尚未消尽的软痕,便忍不住念叨:"要是留了后遗症......"如今想来,那些带着哭腔的责备里,藏着多少劫后余生的庆幸。而我们的小勇士呢?竟在大约十个多月后突然迸出清亮的"爸爸",又在第十一个多月摇摇晃晃迈出人生第一步——这些迟来的成长礼,或许是上天给的补偿。

### 〈书页间的小哲学家〉
    这颗精灵般的脑袋瓜,打小便与故事结下不解之缘。无论哭闹得多凶,只要我翻开书本,她立刻化身安静的小雕塑:自己搬来小板凳,小手抹着泪花却执拗地盯着书页。住在机关宿舍时,周岁多的小人儿已能捧着成套的图画书端坐走廊,那专注的模样引得邻居们纷纷驻足。"这孩子认得字呢!"众人惊叹。我笑着解释不过是听熟了故事,谁知朋友们偏要考校——蒙住前后文单指中间的字,她自然瞠目;可若有人朗读,她竟真能逐页"复述"。人越多她越来劲,清脆的童音跟着大人的节奏起伏,活像只骄傲的小鹦鹉。后来整栋宿舍楼的孩子都爱围着她坐,听这个"故事小老师"用稚嫩的声音演绎百态人生。

### 〈芦花鸡的温情岁月〉
    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九十多元的月工资要掰成几瓣花:保姆费、奶粉钱、孝亲礼......玩具更是奢侈品。有一次见巷口有人卖毛茸茸的小鸡,女儿挪不开步的模样让我心软,便用纸盒捧回几只绒球般的生命。这些小客人成了小女最忠实的玩伴:她踮脚给它们喂米,把脸埋进暖烘烘的绒毛里蹭痒痒,甚至学着大人的样子给小鸡"把尿"。可惜好景不长,同伴们陆续夭折,唯剩一只愈发黏人。它竟似通人性般温顺,任由小主人揉捏摆弄,有时还被当作"摇摇鸡"放在旧摇篮里晃荡——尽管每次都会扑棱着翅膀抗议。最惊喜的是某日发现,这只幸运儿竟长成了羽色斑斓的芦花母鸡!圆滚滚的身子踱步时像移动的小太阳,偶尔下蛋还会躲在角落"咯咯哒"报喜。可惜好景不长,某个寻常的傍晚,我们下班回家只见空荡荡的鸡窝。女儿哭得抽抽搭搭,我们翻遍整个小区也未寻见踪迹。后来听说可能是被人顺手牵羊,这个解释让小女的心碎了哭了好多天。如今想来,那只芦花鸡不仅是玩伴,更是艰难岁月里最温暖的慰藉。

### 〈主席台上的小不点儿〉
    县直机关幼儿园落成那年,两岁的女儿成了特殊的小嘉宾。当县委书记莅临剪彩时,没人注意到这个挣脱小朋友队伍的小人儿——她像颗小炮弹般冲到领导面前,仰着红扑扑的小脸蛋奶声奶气:"肖爷爷好!"这个突如其来的问候让在场众人忍俊不禁。县委书记乐呵呵地将她抱上主席台正中央,镜头记录下那个辉煌时刻:小姑娘挺直腰板坐在鲜花丛中,圆溜溜的眼睛闪烁着骄傲的光芒,连严肃的园长老师们都憋不住笑意。我去接她时,收获了无数艳羡的目光和追问。

    更有趣的是某日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电视里放着县里的新闻。小女看到她爸爸单位在开表彰会,主席台上没有爸爸。她突然转身认真道:"爸爸怎么坐下面呀?为什么不坐上去呢?她还一本正经的对爸爸说,以后你一定要上台去坐,不要坐在下面!稚嫩的话让当爸爸的无语哭笑不得,转头向我感慨:"咱闺女都给我布置任务啦!"那一刻忽然明白,想了想对女儿说,宝贝,谢谢你的鼓励,爸爸一定好好努力,争取坐上主席台。作为父亲,听了女儿的话很有触动,虽然孩子不懂事,童言无忌嘛,一家之主的重担必须扛好,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家。那些看似童真的期许,原是最珍贵的动力源泉。

### 〈舞台中央的小精灵〉
    舞台永远为勇敢者敞开。记得"五四"青年节的联欢晚会那天,她看着台上表演的歌舞看着看着就坐不住了,这个小观众突然躁动起来,我的小丫头按捺不住,小脚丫在座位上直跺。经协商征得同意后,她像颗出膛的子弹冲上舞台,又唱又跳表演了一番,仍不尽兴,要求继续表演,台上台下,轰动不已。自编自演的歌舞赢得满堂彩。当工作人员要谢幕时,她竟拽着话筒嚷嚷:"我还要唱!"我只好上台把她抱了下来。 就这么一乐她在我们机关的知名度还是蛮大的。这样的光芒在"三八"节座谈会上更耀眼。妇联主席邀即兴表演时,原本沉闷的会场因她的登场瞬间生动:唐诗宋词张口就来,舞跳得有模有样,最后还煞有介事地鞠躬致谢。散场后前辈们赞叹:"这孩子将来准有出息!"而我只记得也参会的幼儿园·园长那句话:"童年就该有这样的绽放。"

    如今翻看这些泛黄的记忆碎片,每个片段都闪耀着童真的光辉。那些或惊险或温馨的故事,不仅是女儿的成长印记,更是我们共同书写的生命诗篇。愿她永远保持这份灵动,在人生的舞台上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