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敌守西我击东,
蜀将宁随(1)善用兵。
虚提雄师雍州(2)进,
实夺阴平(3)取汉中(4)。
注(1)宁随;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担任姜维副将。
(2)雍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是《禹贡》中所描述的汉地九州之一。雍州边界自古以来诸说不一。
(3)阴平;这里指阴平桥。
(4)汉中;陕西,古称汉中,位于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间的一块狭窄缓冲地,北靠秦岭山脉,南连大巴山脉。过去,这里依凭着几处坚固的关卡和地形凶险的山谷牵制各方
,因而在群雄逐鹿的年代,就有得汉中者可得天下的说法。尤其在两汉三国时期,汉中的地理位置举足轻重。
声东击西的典故;魏景元四年七月,魏主司马昭遣镇西将军钟会带兵十万由长安出发,直取汉中,安西将军邓艾由陇右出击,兵指沓中牵制姜维,向蜀汉展开了全面进攻。汉中很快失陷。沓中的姜维也被邓艾四面围攻打败,情势十分危急。
姜维听说汉中失守,欲重整兵马去救汉中,不料去汉中的必经之路阴平桥,又被魏将诸葛绪占领,此刻姜维仰天长叹说:“这是天要丧我在此地呀!”
在此绝望之际,副将宁随对他说:“现在魏兵虽然切断阴平桥头,但雍州兵力必然空虚,我们如果从孔函谷,抄近路去攻雍州,诸葛绪必然会撤阴平桥守军去救雍州,这时我们再取阴平桥去守剑阁,那时便可以收复汉中了,这是声东击西的计谋。”姜维想,这也是唯一的绝路逢生之计了。于是依计而行。
据守阴平桥的诸葛绪,听说姜维去攻雍州了,心想,雍州是我的守地,如果一旦失守,上方怪罪下来,我可担当不起,便撤军去守雍州,桥头只留小量军兵把守。
姜维率兵走出三十里左右,见魏兵奔回雍州,便回兵轻而易举地占领了阴平桥,烧毁敌寨,率兵直奔剑阁。
诸葛绪回到雍州后,听说姜维返军夺了阴平桥,这时才知中了姜维“声东击西”之计。当他再回到阴平桥时,姜维已率军过去半日了,他因此受到了钟会的责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