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平衡定律在遗传与进化题中的应用
(2018-01-16 19:20:02)
2.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
2.1对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之间进行双向求解 遗传平衡的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的这种量化关系,就称为遗传平衡定律公式。用该公式可以由基因频率求出基因型频率,也能由基因型频率得出基因频率。基因的位置与种类不同,遗传平衡定律公式的推导过程、表现形式也不同。分三种情况讨论:
2.1.1若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假设等位基因是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p和q,常染色体遗传时与性别无关,因此雄配子中A型和a型配子的比例分别为p和q,雌配子中A和a型配子也分别为p和q,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可求出子代的基因型频率:AA=p2,Aa=2pq,aa=q2。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可表示为(p+q)2=p2+2pq+q2=1。
例1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和携带者(Aa)的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
2.1.2若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
以决定人ABO血型的复等位基因IA、IB、i为例。设基因IA的频率为p,
IB的频率为q,
i的频率为r。不同基因型配子的比例等于相应基因的频率,因此精子中IA型、IB型和i型配子的比例分别为p、q和r,卵细胞中三种类型的比例也分别为p、q和r。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可求出子代的基因型频率:IAIA为p2,IAi为2pr,即A型为p2+2pr;IBIB为q2,IBi为2qr,即B型为q2+2qr;O型ii为r2;AB型IAIB为2pq。
例2 通过抽样调查发现血型频率:A型血(IAIA,IAi)的频率=0.45;B型血(IBIB,IBi)的频率=0.13;AB型血(IAIB)的频率=0.06;O型血(ii)=0.36。试计算 IA、IB、i的基因频率。
解析 设IA、IB、i的基因频率分别为p、q和 r。根据以上公式可知:O型血的基因型频率=r2=0.36;A型血的基因型频率=p2+2pr=0.45;B型血的基因频率=q2+2qr=0.13;AB型血的基因型频率=2pq=0.06。解方程即可得出IA的基因频率为0.3,IB的基因频率为0.1,i的基因频率为0.6。
2.1.3若基因是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
|
XBXB |
XBXb |
XbXb |
XB Y |
Xb Y |
|
整个人群中 |
1/2 p2 |
pq |
1/2 q2 |
1/2p |
1/2q |
|
男性中 |
|
|
|
p |
q |
|
女性中 |
P2 |
2pq |
q2 |
|
|
例3
在某海岛上,每一万人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设男女性比为1︰1)
解析:已知亲代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可算出A基因频率p=30%+1/2×50%=55%,a基因频率q=20%+1/2×50%=45%,从亲本到子代基因频率不变,并通过随机交配达到遗传平衡,因此子代AA频率为p2=55%×55%=30.25%,aa频率为q2=45%×45%=20.25%。
2.2.2若群体在生长或繁殖中存在选择,某种基因型个体被淘汰 如果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淘汰了某种基因型个体,使其不能生存或繁殖,而选择后组成的亲本群体,它们的配子不再有淘汰且随机交配,则从亲本到子代的基因频率不变,在确定亲本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后仍可利用遗传平衡定律公式求子代比例。
例5在一个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4,Aa个体占1/2,aa个体占1/4,aa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种群个体自由交配产生子代,求后代成熟植株中AA和aa个体所占比例为
对于罕见的遗传病,利用遗传平衡定律可推导出一些重要的结论,如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频率q很小,正常基因频率p≈1,所以携带者的基因型频率2pq≈2q,且携带者与患者的比例2pq/q2≈2/q,致病基因频率越低比值越大,即差不多所有隐性致病基因都处于杂合状态。用这些结论可推测致病基因在人群中存在的状况,估算随机人群中的患病率,对遗传病的预防有着积极的意义。
例6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1人患囊性纤维变性,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如果一对健康的夫妇生有一个患病的儿子,该女子离婚后又与另一健康男子再婚,则婚后他们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A.1/25
解析:从题中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若致病基因用a表示,人群中患者aa基因型频率qq=1/2500,因此a基因频率q=1/50,A的基因频率q=1-1/50≈1,人群中携带者Aa的基因型频率2pq≈2q≈1/25。因此丈夫为携带者的概率约为1/25,而妻子一定为Aa,所以该夫妇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5×1/4×1/2≈1/20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