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丹霞武夷山【摩崖石刻】双遗产

标签:
华夏美景 |
分类: 摄影 |





























武夷山地处福建省南平市,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福建第一名山,是我国著名旅游风景区和避暑胜
地,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意蕴,而这一切都能通过镌刻于碧水丹霞的武夷山摩崖石刻得以生动、形象、直观的体现。
武夷山风景区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崖石刻随处可见,这是其他自然风景区
所没有的。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石刻?是因为这里优美的自然风景吸引了历朝历代文人墨客从事文
化活动与学术创作。因此,这些摩崖石刻不仅点缀了武夷山的美景如画,而且蕴涵着我国丰富多彩
的传统文化和深邃博大的思想内容,它赋予武夷山以独特的精神风貌、人文价值。武夷山是三教名
山。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是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还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
真正让武夷山名闻天下的,是宋代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朱熹。他在武夷山营建了武夷
精舍,就是后来的紫阳书院,“朱子理学”
就在这里萌芽、发展、传播天下。也因此他在武夷山生活
了近五十年,武夷山不愧是朱子理学的发源地和传播地。公元 1178
年初秋,朱熹与友人沿九曲溪逆流而上,眼见溪水旋绕曲折,每曲各有特色,朱老夫子一时兴起,创作了《九曲棹歌 》,引得后世多位学者、诗人、骚客以此奉和。
大自然赐予了武夷山独特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历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将在山中或游览、或隐居、或著述、或授徒,前赴大自然赐予了武夷山独特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历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将在山中或游览、或隐居、或著述、或授徒,前仆后继。最早在山中题刻留名的是东晋的文学家、道学术数大师郭璞,距今已有
1700
多年历史。此后,代代相继,题刻不辍,至今尚可辩析的有近四百余幅,主要分布于: 九曲溪沿岸及云窝、天游峰、大王峰、一线天、水帘洞、桃源洞等景点。朝代宋、元、明、清、民国不断,文体诗、词、歌、赋、游记都有,书法篆、隶、楷、行、草俱全。有的言简意赅,直舒胸怀;有的寓意深奥,给人启迪。有数里可见的擘窠巨刻,有字小如拇的精雕细刻;有洋洋千言的长篇纪文,有画龙点睛的一字之题。汇成内容丰富的文化走廊,为武夷山增添了无限光彩。
前一篇:逛逛龙岗看看龙园沾沾龙气
后一篇:东方佛都摩崖造像精美石刻璀璨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