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左宜的诗【原创】
(2013-03-18 21:53:52)
标签:
转载 |
分类: 桐城文人名士 |
诗之品位高低,不在于作者地位高下。杜甫老先生虽被后人誉为诗圣,但其官阶实在小的可怜。“从八品”;比县太还低一级半,现在看来只是副科级。如今副科可不必有衣食之虞,更不会“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即使贫困地区也该二室一厅,故公务员是当今最热门职业。古代则不然,小官受气,不会逢迎上司便无法在官场立足。故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一气之下,回乡下“执杖耘耔”去了。
我这里要说的左宜,安徽桐城人,是松原市宁江区古代最有文化的官,其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与杜甫颇近似。是清道光四年出任伯都讷巡检,巡检这一官衔行政级别是“从九品”,朝廷看在左先生在京翰林院、国史馆辛苦二十年份上,赐一巡检,依我看,还不如在安徽桐城老家当一名塾师,凭左先生的学识养家糊口并非难事,何苦颠沛流离到塞北?读书人总抛弃不掉“仕途”,期望升官报效国家,然并未得到赏识,以至于任满得不到擢升靠种地维系生计,官场不得意,写下诸多诗篇发泄。他的诗作很有批判现实主义色彩,愤世嫉俗,洁身自好,堪称佳作。
丁卯秋闱报罢呈诸先辈五首
明明肢脚有青云,
裘茸欲落霜花吐,
其二
上少司呈徐平村先生
其三
三十初度抒怀
鹏翼垂云击海波,
重地分曹居简要,
话旧
词人例作岭南游,
谁为善相肥兼瘦,
以下是左宜在伯都讷任职期满赋闲耕作时所作。住在今松原市宁江区大洼村,和农民一样种地,一样体会“乌拉草”的温暖,天旱无雨的焦灼心情,可谓与农民息息相关。
送同乡沐君松雪归南
老大重逢见性真,
三合屯拟口外乌拉草
青青草色满江城,
千茎柔向砧中出,
塞外感怀
生涯无计奈愁何?
南中迢递思饮水,
感赋
好官端不愧神明,
临门星火虎狼势,
边屯闻雁
霜未来时雁已飞,
几处行人头鬓改,
苦风叹
麦苗初茁颇称良,
柔荄那任频摇荡,
苦旱行
寻常苦雨雨偏成,
雷声电火形虚势,
喜雨行
久旱稀逢雨沛然,
枯槁回苏新润泽,
后几首慨叹种田人的苦辛,何等真实!一个南方到松原来的官员,居然种起田来了,可谓能上能下。二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起来还是那么亲切,通俗近于白话,格律又字字到位。不像我们今天有些诗,空泛乏味,无病呻吟。左宜置身于农民中,愤怒谴责官衙“临门星火虎狼势,逐户搜罗鸡犬惊”,为最底层的农民呼吁;“邑里果能除狡狯,闾阎自可乐清平”。评价左宜诗作,起码具有人民性,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敢为人民鼓与呼。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居易的“卖炭翁”一样,应该被现代人所重视。左宜是松原宁江区为官清廉,文才卓越的诗人,他的诗作堪称瑰宝,呼吁松原文坛有识之士,来看看左宜留下的史料,左公永山先生是左宜传人,生前整理了大量左宜著作,献给了档案馆。我不揣浅陋,在网上推出部分左宜诗作,左宜家乡安徽桐城左氏后裔,应与松原人一样引以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