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2016-06-07 09:02:28)
标签:
教育 |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角,知道角,初步认识角。
2、 动手画角,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并能比较角的大小。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过程中学会方法。
教学重点:
能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并能正确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
活动的角、三角板、教学课件、学生制作角的材料(毛线、吸管、圆片)
教学过程:
一、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根小棒,谁来摆一摆我们学过的图形?
指名到黑板上摆出三角形。
师:任意拿走一根小棒,你们认识这个图形吗?
师:角就是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新朋友。
(一) 感知角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件物品,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出示剪刀、三角形、钟面三个图片)。学生指一指。
生活中的角往往穿着漂亮的外衣,那么数学上的角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 摸角
1、
出示三角尺,找出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什么感觉?
2、认识角的顶点和边
师:同学们摸一摸尖尖的地方,是什么感觉?
师:我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师:同学们再摸摸角的两边是什么感觉?
师:我们把这两条平平的、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师:大家来看看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三)
师:你们能在纸上画出一个角吗?(生说画角的画法)。
师:(演示画角)
学生在纸上练习画角。
学生介绍自己画的角。
(四)辨角。
师:图形宝宝都说自己是角,到底是不是呢?请小朋友当小裁判。
请你做出判断,是角的指出顶点和边,不是角的说明原因。
(五)数角
师:角很调皮,它在跟我们小朋友玩捉迷藏呢,看看它们藏在哪?
学生完成作业纸。
集体校对,如果不是角,说说原因。
三、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一个角。
2、玩角闯关
第一关:造一个角比老师小。
第二关:造一个角比老师大。
第三关:造一个角和老师一样大。
提问:谁来说说从刚才的闯关中,你发现了什么?(张口大,角就大;张口小,角就小)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角,你们想看看嘛?
教师将活动角的边渐渐缩短,让学生看看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师总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角的
3、比一比
刚才我们在钟面上找到了角。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不停地转动,两根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出示三个钟面)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4、找生活中的角。
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说给同桌听。
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四、回到生活,拓展新知。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那位新朋友,你还记得吗?老师个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看看角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学生拍手读儿歌。
总结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