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吮拇指的人》电影赏析

标签:
情感 |
http://s13/bmiddle/003qP4Ccgy6X7mcWb7K7c&690
2005年 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提名)
2006年 独立精神奖(提名)
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银熊奖,第21届圣丹斯国际电影节特别评审奖
“人们都在寻找完美解决方案
但实际上没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为什么差呢
人类所能的 仅此而已
猜测 尝试 希望
我只是祈望
你不要以为找到了答案
因为都是瞎掰
重要的是
能在没有答案的状态下生活”
这是一部初看让人感到压抑、不想继续,迷雾重重的电影,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情绪波动,好像一个个生活碎片让人倍感迷惑。当我们把电影角色出现过的视频画面挑选出来组合在一起,重新审视赏析,会感觉似乎慢慢走近了他们,了解了他们,就好像慢慢靠近了我们自己的内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再次重温这些精彩片段吧。
http://s15/bmiddle/003qP4Ccgy6X7mju8Wy0e&690
“如果不交流在一起还有什么意义?”——主人公贾斯丁的高中女同学
越靠近彼此,越渴求交流,不自觉地那么想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可往往当我们大声疾呼“你在想什么”时,对方离我们远去。呈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是需要勇气的,在让你感到安全的地方,安全的人那里,你能获得那种勇气,愿意将自己光明、阴影各个角度坦然展现。渴求交流的人,你让对方感到安全了吗?你能让对方拥有这样的勇气吗?你做好了接纳对方全部的准备了吗?如果不呼喊,能看到对方吗,能看到几个维度,能接受几个维度呢?被呼唤交流的人,什么时候可以剥开内心的藩篱,向未知勇敢踏出那一步呢,即便遭遇了不理解,还愿意表达自己吗?如何表达,更能让对方明白呢?要求对方做到我们想要总困难重重,只有当我们深刻了解了自身,变得灵动而丰盈时,才能相对清晰地看到对方,也许那时已无需呼喊。
http://s6/bmiddle/003qP4Ccgy6X7moyJRb85&690
“人有时不乐意承认,但我们都只是胆小的小动物。”——片中电视明星
也许是一个动作,比如吮拇指、咬笔头、捋头发……也许是一样东西,比如酒、衣物、玉石……也许是一个想法,比如“我是个倒霉蛋”、“我总是遭遇不幸”、“永远不会有人理解我”、“我一定要赚很多钱”、“不做好别人看不起”……我们沉迷于各色各样的“瘾”中,在固化的思维中享受自己熟知的安逸与痛苦。我们不敢从自己设定的筐中逃离出去,因为外面的一切如此陌生,因为陌生所以害怕,因为害怕所以永远在原地打转,因为原地打转,所以在有限的生命中数次轮回我们的命运故事,重复痛苦的同时错过别样的风景。
http://s10/bmiddle/003qP4Ccgy6X7nr3o3T49&690
“老以为只有你自己有问题,你知道吗?你时时都在扮怪人,我就不得不表现正常?大家都为你操心,所有你做的傻事。”——主人公贾斯丁的弟弟
兄弟姊妹是怎样的相互影响着?你顽劣,我就表现乖巧;你懒惰,我就显得勤奋;你闯祸连连,我勇挑重担;你聪明灵巧,我迟钝笨拙;你不正常,我不得不表现正常……孩子们是一个家庭最忠诚的守护者,为了平衡也为了赢得更多关注和存在感,有时甚至不惜让自己呈现问题。据说,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孩子多时,父母的目光要多留意到每个孩子,因为他们身上有父母的影子,而父母目光停留的时间又关系到他们的人生呈现。如果你正心怀对兄弟姊妹的抱怨,那么同时也注入感恩吧,没有他们,也许你是另外一个你。事业有成承载责任时也许需要多替他们操一份心,享受个性自由时也别忘了感谢一路忠诚守职的那个同胞手足。
http://s8/bmiddle/003qP4Ccgy6X7nBVF8r97&690
“我不再表演成另外一个人了,我接受承认了我的一切缺点,我建议你也如此……但在那里
你也要正面你的恐惧……你过去其实很好。”
“这是因为人们都讨厌问题,为解决问题,人们都在寻找完美解决方案,但实际上没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差呢?人类所能的,仅此而已。猜测、尝试、希望。我只是祈望,你不要以为找到了答案,因为都是瞎掰,重要的是能在没有答案的状态下生活。”
——主人公贾斯丁的牙医
穿上华丽的外衣,戴上唯美的面具,我们总习惯扮演自认为会获得外界认可褒奖的角色,在认可褒奖中寻觅自身的价值。长此以往,扮演让人如此疲惫。完美本不存在,而真实,永远是最能感染人的力量,即便很多自认为缺点的部分,那也是“我”的一部分,真实而完整的一部分,可能改变无法隔离。当我们卸下盔甲丢掉面具,发自内心地接纳了自己的所有,柔软蔓延、包容蔓延,也许,不知何时,一个崭新的“我”将会悄然而至。
什么是“完美解决方案”,它真的存在吗?还是依赖于人类的评价,依赖于一个又一个认知?甩开无尽的思虑,保有好奇之心,在没有答案的状态下生活,带着猜测与希望,在一次次奔向梦想的践行中探寻未知与可能,并享受这一过程,或许才是生命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