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智能制造企业网络安全问题如何解?
(2022-07-01 11:33:42)近年来,国家频频出台智能制造相关政策,加大对智能制造的扶持力度。2021年4月,工信部公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从2021年起,我国将全面启动以智能制造为契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战略。
制造业成为网络攻击的“香饽饽”
IBM 2022年发布的报告指出,制造业成为网络攻击的重灾区。之所以受到比其它行业更多的勒索软件攻击,是因为攻击者赌定,攻击制造型企业将导致其整个生产流程停滞而产生巨大损失,从而企业不得不支付赎金以避免损失扩大。
如2021年4月,位于中国台湾的苹果供应商广达电脑公司正遭受名为REvil的勒索软件集团攻击,对方要其支付5000万美元赎回被窃取的数据;2021年9月,英国工程企业伟尔集团遭受了一起勒索软件攻击,导致出货、制造与工程系统发生中断,仅9月因开销不足与收入延后带来的间接损失就将达到5000万英镑(约4.38亿元人民币)。
网络安全不可忽视
随着智能制造发展的步伐加快,生产制造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显。网络钓鱼攻击,供应链攻击,勒索软件攻击等针对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网络威胁层出不穷。如何抵御网络攻击,成为生产制造型企业转型路上急需破解的难题。
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如《关于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等,对工业系统相关的管理与运维细节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
其次是建立安全运维中心,建立企业的安全数据库,用工业大数据进行工业生产故障的预防性维护,找出生产环节的异常。
总而言之,面对网络安全威胁制造企业最重要的是迅速应变能力。纵观数字化和智能化对于各产业的渗透过程,制造业的升级都处于较慢的被动节奏。但是面临转型探索与新安全威胁并行的现状,制造行业需避免后知后觉,而是立于智能网络的全局,逐步建立主动防护的意识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