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范仲淹的朋友圈

(2020-03-12 05:02:58)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范仲淹

原创

岳阳楼记

分类: 历史如烟

范仲淹的朋友圈

     范仲淹,是历代文人敬仰的典范,是古代士大夫的精神领袖,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的崇高精神一直启发和激励着读书人。
     有思想的人,大多不会被世人理解,所以,即使在文人治国,士大夫自觉意识高涨的宋代,范仲淹也受到了不公的待遇,几多宦海沉浮,理想与现实矛盾重重,他仍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人以群分,范仲淹那么优秀,朋友圈里自然也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范仲淹说“君子不独乐”,“惟德是依,因心而友。”他交往有原则,不杂乱,义以为上。范仲淹非常仰慕当时的诗人林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不仕不娶,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两人书信往来,神交很久。任职杭州时,范仲淹终于见到了心仪已久的林逋,虽相差二十几岁,但二人志趣相投,谈诗作画,论家国情怀,从此结下冰雪友情。
晏殊是范仲淹的伯乐。晏殊其实比范仲淹还小几岁,他天资聪慧,14岁就考取进士,出名早,做官也早,因为情商智商都很高,晏殊的仕途顺风顺水。
     范仲淹从寒儒成为进士之后,一直在基层勤勤恳恳地工作。母亲去世,他辞官守丧,居于应天府,当时晏殊任职应天府,他早听闻范仲淹精通儒家,怀报国之志,于是邀请范仲淹执掌应天书院。范仲淹不负期望,把自己的母校管理的井井有条。后来晏殊升职枢府,又举荐范仲淹做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
晏殊欣赏范仲淹,但对于范仲淹耿直的脾气,却很无奈。范仲淹曾阻止仁宗为太后庆生,还多次上书太后让她退休还政于仁宗,这样的做法让晏殊感到颤抖,他害怕连累到自己,于是提醒范仲淹慎重。范仲淹坚持己见,还写了一封信给晏殊,以此表明秉公直言,永不改变。晏殊对范仲淹,又爱又恨,又没办法,该提携还是提携,谁让自己惜才成瘾呢。
范仲淹与欧阳修是一对忘年交。欧阳修年轻时就崇拜范仲淹,是范仲淹的粉丝,他曾经给范仲淹写了一封信《上范司谏书》,得到范仲淹的赏识,并成为“庆历新政”的支持者。
和范仲淹一样,欧阳修一生遭三次贬谪,其中两次都与范仲淹有关。第一次是“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被贬饶州,欧阳修作为他的“朋党”也受到牵连,被贬做了夷陵县令。
     多年以后,两人都复履新。范仲淹任职开封府,因为质疑朝廷的干部选拔制度,并把矛头指向宰相吕夷简,因此遭到吕的打压,被贬出京城,朝廷告诫百官不得越职言事。
     高若讷任职司谏,不但不为范仲淹说句公道话,反而落井下石。欧阳修不顾朝廷诏令,写文表达愤愤不平的心情,这便是史上怒骂庸官不作为的名篇《与高司谏书》。结果可想而知,欧阳修二次被贬。
     不久,范仲淹又被启用升职,他邀请欧阳修来自己身边共事,此时,欧阳修却婉言拒绝了。他说:“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可同其进也。”意思是,我当初支持你是钦佩你的为人,不是为了荣华富贵,我还是安心做我的小县令吧。患难与共,不慕荣华,这样的友情,真是难得。是为“
历经苦难此情不改,岁月洗礼看清人品”。
     范仲淹被贬饶州时,妻子病故,处境艰难,在饶州附近做县令的好友梅尧臣写了一篇《猛虎行》,借猛虎来讥刺陷害范仲淹的奸佞,“大老虎”一词的寓意是不是从那时衍绎出来的呢,有待考证。
     一边写《猛虎行》,梅尧臣一边又写了《啄木》和《灵乌赋》送给好友,《啄木》劝范仲淹不要像啄木鸟一样,啄了害虫,却害了自己,《灵乌赋》劝诫范仲淹,说你不要做乌鸦,要做报喜鸟,要多说好听的话,恭维的话,才能避免灾祸。
      范仲淹则写了首《灵乌赋》,很霸气地回答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当然,滕子京是范仲淹众多好友中很重要也很特殊的一个,正是出于对这个六次被贬却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仍以国事为重,勤政为民的同学的鼓励,范仲淹才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得以把自己的光辉思想传给后世,激励后人。
      同气相求,将益润身之德。
所以,好的友情让人进步,更能升华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