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武帝的陵墓为什么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2018-01-25 09:34:49)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汉朝文化

茂陵

汉武帝

分类: 历史如烟
汉武帝的陵墓为什么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世人常将“秦皇汉武”并称,考两人行迹,何其相似,和秦始皇一样,汉武帝刘彻一生都在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可他也知道这是个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奢望,所以,他一边心怀侥幸,一边建造自己的陵园。
       这位千古一帝的陵墓,完全按照皇宫的级别修建的,是“汉兴厚葬”的典型,陵园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与兴平市之间的五陵塬上,距西安约40公里,原属汉代槐里县茂乡,故称茂陵。据说,汉武帝十七岁登基时,就开始筹建,历时五十多年,建陵时曾从各地征调建筑工匠、艺术大师3000余人,耗费了汉代鼎盛时期18年的贡赋,其地面建筑气势宏伟,地下建筑更极尽奢华,规模之大和豪华程度远远超越了人们的想象,诸多学者称其为“东方金字塔”。
       据《关中记》载:“汉诸陵皆高12丈,方120丈,惟茂陵高14丈,方140丈。”总占地面积为56878.25平方米,封土体积848592.92立方米。《汉旧仪》记载:陵高达46.5米,四周边长达千米,状如覆斗,地宫占地一顷,深十三丈,墓室高一丈七,每边长二丈。墓道之宽度,可容六匹马驾车通过,门内设置伏驽、暗箭等机关防盗,当年有守陵士兵进入墓道,当即就被暗箭射死。
       汉武帝执政时间超过半个世纪,他开创了西汉王朝经济繁荣的鼎盛时期,茂陵地宫内的葬品形形色色,甚至活的虎豹、鱼鳖、飞禽等也一并从葬。“武帝弃天下,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展藏之。”《新唐书·虞世南传》记载:“武帝历年长久,比葬,陵中不复容物。”稀世珍宝应有尽有,汉武帝痴爱宝马,其中有九匹“玛瑙石为勒,白光琉璃为鞍”的玉马,最珍贵的文物当属汉高祖斩蛇剑——“赤宵”。《汉旧仪》记载:“斩蛇剑长七尺。”另据记载,康渠国国王赠送的玉箱、玉杖,以及汉武帝生前阅读的30卷杂经,放入金箱,一并埋入陵内。方中(地宫)的随葬品多得“再塞不进”。
       汉武帝入葬时口含珠玉,身着金缕玉匣,手拿玉杖,“匣上皆镂为蛟龙弯凤鱼麟之像,世谓为蛟龙玉匣。”汉武帝高大健硕,玉衣长度接近一米九,共用大小玉片两千余片,金丝达一公斤多。
       茂陵周围有许多的陪葬墓,其中有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姐姐平阳公主、大将卫青和霍去病、权臣霍光及金日磾等人的墓葬,名人荟萃的皇陵,也属于历朝罕见。
       据说,当时茂陵仅守冢者就有几千人,殉葬的年轻美貌女子也有数千人,汉武帝煞费心思,希望自己在另一个世界依然享受王权。然而,雄才大略的一代帝王怎么也不会想到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他的安乐园遭受过无数次的劫难,不但守陵士兵监守自盗,农民以及草莽军阀也多次光顾,被偷走的珍宝,早已无法统计了。传说西汉末年,起义军动用了成千上万的士兵搬运陪葬珍宝,连续搬运几十天,还没搬完其中的一半,令人瞠目结舌。
       这座气势恢宏的帝陵也吸引了文人墨客的驻足留字,并以此衍生出“茂陵文化”。“茂陵烟雨埋冠剑,石马无声蔓草寒”,肃然静立,满目苍凉,穿越时空,金色迷离中的一代帝王,背影早已模糊不清,唯有史册中的精彩篇章,依然熠熠生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