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潘安来世只做个安安静静的美男子
(2017-07-06 08:40:02)
标签:
人文历史
文化
潘安
元好问
闲居赋
|
分类:
历史如烟
|

“美姿仪”三个字足以形容潘安了,不仅长相俊美,风度仪态也是一流的。这个美男子NO.1明明可以凭颜值,却偏要靠才华,他官至散骑侍郎、给事黄门侍郎,还是西晋有名的文学家,都说诗品出于人品,到了潘安这儿,则严重受到质疑,《晋书·潘岳传》中写“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一段总结性文字,毁了旷世美男的一世清白,从此,被树为人与文分离,文品人品表里不一的典型。
老天给了潘安一副令人艳羡的美貌,“姿议秀美,风仪闲畅”,以至于女粉丝们“牵手萦绕”而“掷果盈车”,帅到出行不自由,和现在的人气偶像有的一拼。老天还赋予潘安出众的才华,“才华冠世,为众所疾”,才貌双全,帅到没有朋友,被男人咬牙痛恨。当然,也有东施效颦的男版,大才子张载和左思都是丑男,对潘安羡慕至极,就冲昏了头脑,“亦复效岳游遨”,“小儿以瓦石掷之”,“群妪齐共乱唾之”,一个被石头砸晕,一个要被唾液淹死,于是“萎顿而返”。没办法啊,历史倒退多少年,也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潘安在五十岁的时候写了情趣高雅的名篇《闲居赋》,佳作影响到后世,苏州的拙政园就借用《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的。潘安二十几岁进入政坛,供职权臣贾充幕府,又因为写了一篇颂扬晋武帝亲自下田躬耕的《藉田赋》,词藻清艳,声震朝野。潘安回顾三十多年的宦海沉浮,步步惊心,期间多次换岗,几次降职,甚至被除名,被外放,他仿佛厌倦了官场争斗,渴望归隐田园,过寻常百姓的生活。
潘安出身门阀士族,后来婚宦关系,投身政治,势所必然。贾充死后,他依附杨骏。“骏败亡”,潘安作为幕僚也在被诛之列,危难之际,幸得好友公孙弘帮助,幸免,被调往长安做县令,恰逢这一年潘母生病,于是辞官侍候。仕途不顺,家事难安,美男子一时心灰意冷,郁闷消沉,写下《闲居赋》。
在此期间潘安和好友石崇附会贾充外孙贾谧,也就是丑皇后贾南风的亲外甥。石崇当时位居富豪排行榜榜首,他的别墅叫“金谷园”,“金谷二十四友”为贾谧的智囊团成员。母亲经常劝潘安不要趋炎附势,他不以为然,最后殃及自身,不得善终。
《闲居赋》写了作者淡泊名利,渴望自由的情怀,从深层次的分析解读,描绘闲居景象的同时,也透露出潘安对于功名的执着追求。潘安仿佛在总结不如意不得志的前半生,后悔自己抱错了大腿。事实证明,潘安又择木而栖,大树就是贾谧,之后他成为皇帝和贾谧的亲信,又参与到宫廷斗争。《晋书·愍怀太子传》载:“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文稿制造者,就是潘安。太子因此被废。
太趋于势力,攀附显贵,被世人诟病,元好问因此非常鄙视潘安,他在《论诗三十首》说“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意思说《闲居赋》是一篇很高雅的文章,但作者潘岳,却是个谄媚奴性的小人,擅长拍马屁,甚至会在路边拜倒于权贵的车尘之下。高其文章,鄙其为人。
翻阅一幅风姿摇曳的历史画卷,春风中的他,名曰潘安,眉目如画,文采风流,至情至孝,不慕权势,不随波逐流,不卑躬屈膝,只是个安安静静的美男子。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