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炎清秋
林炎清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893
  • 关注人气:2,9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梅葆玖先生驾鹤西去|如梦一世  再无梅郎

(2016-04-25 21:20:30)
标签:

梅葆玖

贵妃醉酒

梅兰芳

文学

文化

分类: 山水之间

2016年3月29日,是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82岁的生日。两天后,因突发支气管痉挛导致脑缺氧,梅先生被送往医院抢救。4月24日,梅先生出现血压不稳和肺部感染症状,终告不治,于4月25日上午11点零44秒仙逝。

 惊闻梅先生因病离世的消息,各界人士无不哀婉悲痛。

转载:梅葆玖先生驾鹤西去|如梦一世 <wbr> <wbr>再无梅郎
梅葆玖出生在上海思南路的梅宅,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幼子,梅派艺术传人,代表作《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等。

转载:梅葆玖先生驾鹤西去|如梦一世 <wbr> <wbr>再无梅郎
转载:梅葆玖先生驾鹤西去|如梦一世 <wbr> <wbr>再无梅郎

这张全家福是四十年代旧照,前排自左至右梅葆玥、福芝芳、梅葆玖、梅兰芳,后排左起梅绍武、梅葆琛

作家肖复兴多年来热爱传统戏剧,此文写于2014年3月,谈的是京昆的身段,文中提及梅葆玖先生暮年登台演出,现在想起来,更让我们泫然惶然。

 

谨以此文缅怀梅兰芳、梅葆玖父子,及所有留在戏迷记忆里的曼妙身段。

转载:梅葆玖先生驾鹤西去|如梦一世 <wbr> <wbr>再无梅郎

过去真正的老戏迷,看京戏讲究的,一是听唱腔,据说当年陈德霖在《祭江》里一句唱:“清风一扫未亡人”,就能唱十多分钟,录制唱片要占一面。听的就是这迂回曲折的味儿,如今谁还有这样的耐心?再一便是看身段,袅袅婷婷的身段,将京戏带进一个新的境界。可以说,这两条,各挑起京戏的半边天。程式化的艺术,欣赏的就是这样的程式,情节和故事,已经不是那么主要了。

 

舞台剧与影视不同,无法出现大特写,一般观众看不大清演员的面目表情,更不会如纸面的小说,可以铺陈大段的心理描写。这就要看我国古典舞台剧演员演出的魅力了。作为我这样京戏外行,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对于唱腔的妙处,难得其中三昧;但是,欣赏其中美妙的身段,多少还是可以的。于是,身段便成为我戏曲入门的最佳也最直观的路径。

转载:梅葆玖先生驾鹤西去|如梦一世 <wbr> <wbr>再无梅郎
梅葆玖先生指导年轻演员

读前辈学者吴小如的著作《看戏一得》,他谈到身段在京剧里的重要性,提到当年余叔岩教授孟小冬时说:“脊梁背上得有戏,转过身下场也得有戏。”这样的戏,靠的就是身段。吴先生还曾举俞振飞的冠生戏《太白醉写》为例,“他从不以正面亮相向着观众,一切优美的造型、俏皮的身段、佯狂的表情,无不借助于台上的侧身侧影,这就使得观众感到‘这一个’李白所体现的内涵真是太丰富了。”我理解,吴先生在这里说的“造型”、“身段”和“表情”这三要素中,身段是最为重要的,造型与表情,也是需要靠身段来衬托,方可以相辅相成。

 

在前辈京戏演员中,四大名旦的身段最讲究,也最漂亮。可惜,如今已经无法真正欣赏到了,只能从老影视和前人的文字中遥相想象。我一直在琢磨,戏曲里的身段,和舞蹈中的身段,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在哪里?一在于舞蹈的身段可以尽是抽象,戏曲的身段大多和生活是密切相关联;二在于舞蹈尤其是舞剧常常有幕布背景,比如《天鹅湖》,在真切的背景衬托下,四只小天鹅翩翩起舞,我们看着一点儿不别扭,相反相得益彰,戏曲是无需背景的,如果有了真实的背景,京戏里那些曼妙无比的身段就没法看了,起码打了折扣。

转载:梅葆玖先生驾鹤西去|如梦一世 <wbr> <wbr>再无梅郎
梅葆玖先生的《贵妃醉酒》

如《文章会》,是一出小姐怀春的戏,但小姐身边的丫环在一旁插科打诨更有意思,有意思就在于丫环的身段。其中丫环打樱桃的身段最为著名,当年荀慧生的丫环最出彩。舞台上只有一个板凳,别的什么也没有,全靠丫环在这样板凳的方寸之间做功课。那身段,不仅将一个天真可爱的丫环攀枝够树,边打樱桃边自己吃的劲头儿和风情都显示出来;同时更是平添了舞台的气氛和情趣,让观众的想象和演员的身段一起参与到演出和创作之中。如果舞台上放上一棵真的樱桃树,即便还是这些身段,一定没有了味道,大煞了风景。


同样,《战宛城》里曹操马踏青苗,也是戏迷要看的一段精彩的身段。当年侯喜瑞和郝寿臣老先生这样一段马上马下的身段(据吴小如先生讲,郝比侯更胜一筹),在麦田中行走的趔趄与曲折,至今让老戏迷们回味。《李逵下山》里的李逵,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袁世海演李逵,台上只有一道素素的幕布,别的什么也没有,他下得山来,却可以演得让我们仿佛看见了万壑松风、千涧寒水,那样的丰富多彩,那样的风生水起。很难想象,在舞台上置放麦田的背景或者干脆是真的麦子地,和山林的真实幕布背景,侯老先生、郝老先生,和袁先生,还怎么演?那些精彩而汁水饱满的身段,还能够派上什么用场?

有一次,看上海的昆曲《蝴蝶梦》,梁谷音饰演庄周的妻子田氏,第一场“扇坟”,一出场破扇遮脸优美碎步的身段,就赢得了满堂彩,确实精彩。最让我惊叹的是,梁谷音能够将看不见的心理和心情演绎得惟妙惟肖,如状目前,看得见,摸得着。这真是本事。特别是后来爱情失去了信任,猜疑和试探成了家庭的主旋律,庄周荒诞装死,化作翩翩美少年楚王孙考验妻子。看她那身段与台步,水袖和眼神,真的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似乎都会说话,都长着眼睛,都绽开着笑靥。一招一式,拈襟揽袖,曳裙拖裾,带动得整个舞台跟随着她一起婆娑摇曳,柔柔软软,飘飘欲仙。尤其是那一方透明的红纱,袅袅婷婷,上下左右、胸前身后、眼前嘴中、地上地下,让漂亮的身段翻飞得如同火一般燃着的精灵。


我常常为今天戏曲舞台上增添那么多实景,甚至不惜声光电的高科技多维立体之景的画蛇添足而悲叹。京戏和所有古典戏曲的表演,讲究的是无中生有,方才让那些从生活中提炼出来、而后经过艺术磨炼出来的身段,一下子有了异样的光彩。那劲头儿,很像我们的中国画,一张白色的宣纸上,一点墨色晕染上去,立刻恣肆蔓延开来,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画面。

转载:梅葆玖先生驾鹤西去|如梦一世 <wbr> <wbr>再无梅郎
梅葆玖与父亲梅兰芳

当然,京戏里的身段,也不见得都是写实。《春闺梦》是程砚秋的一出新编戏,也是他的拿手戏,至今仍还有演出。新婚妻子经历了与丈夫的生离死别之后的春闺梦,那一段哀婉至极的身段梦魇般的摇曳,洁白如雪的水袖断魂似的曼舞,带有很大的写意性,却将无可言说的悲凉心情诉说得那样淋漓尽致,荡人心魄,充满无限的想象空间。如果加上真正的战场上的尸横遍野,鬼声啾啾,这一段程先生创造的著名身段,还会让我们那么的揪心揪肺吗?


年轻时的梅兰芳,曾经为身段专门请来钱金福为其授技。当时在三庆班里,钱金福的身段表演方面有绝活儿,是当时唯一得到前辈身段真传的演员。旦角梅兰芳向他学了两出武小生的戏,一出是《镇潭州》的杨再兴,一出是《三江口》的周瑜,因为两出戏里的身段格外多,才会学出真功夫,过瘾,过硬。所以,在京戏演员中梅兰芳的身段最美,令人倾倒。功底在那儿,即使老年身体发福之后,《贵妃醉酒》里的身段,依然那样的婀娜多姿,雍容华贵。

转载:梅葆玖先生驾鹤西去|如梦一世 <wbr> <wbr>再无梅郎

可惜,我看的梅葆玖,年纪毕竟大了,想象当年梅兰芳年轻时演的赵艳容,该会是何等的动人和迷人。


据说,年轻时的梅兰芳演了《宇宙锋》之后,别的流派的旦角,便不再唱这出戏了。《御碑亭》,也是这样的一出戏。我也曾经看过梅葆玖的《御碑亭》,想是无法和梅兰芳比的,只演了第一折,便没再出场,留下想象给我,也给舞台。


美妙的身段,和美妙的唱腔,如今渐成绝响。

                                                                                                               2014年3月27日写毕于北京


文章首发于文汇笔会

转载:梅葆玖先生驾鹤西去|如梦一世 <wbr> <wbr>再无梅郎
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先生走好。

 


制作编辑:周小鲜黑桃Q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