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明代画家唐寅钱塘行旅图考试作弊清秋原创 |
分类: 历史如烟 |

唐寅是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字伯虎,才华横溢,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子。按照大多数古代优秀文人的人生轨迹,学而优则仕,可是唐伯虎一生却未做官,且行为放浪形骸,与诗,酒,色为伴,游戏人生,人们更喜欢在才子前面加上“风流”二字比拟他的洒脱不羁。唐伯虎号“六如居士”,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他的别号,透漏着看破红尘的消极悲观。其实,所有这些,都与唐伯虎特殊的人生经历有关,因为,无端卷入的一场高考舞弊案,彻底改变了大才子的人生轨迹。
唐伯虎出生在一个小康之家,父亲是一家酒店的老板,早年读过书,不甘于平庸,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长大后能得一官半职,光宗耀祖。唐伯虎果然不辜负家人期望,“性极颖利,度越于士”,十一岁时已声名远扬,十六岁就院试第一(县级考试,考取者称秀才或相公)“幼读书,不识门外街陌,其中屹屹,有一日千里气。”可谓少年得志,前途无量。唐伯虎在十九岁时娶了温柔贤惠的徐氏为妻,家庭非常幸福。
不料命运对唐伯虎非常无情,二十多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中风去世,母亲悲伤过度随父亲而去,随后嫁出去的妹妹也不幸早逝,不久妻子又死于产后血盛,出生才几天的可怜婴儿也夭折了。接踵而至地沉重打击使他承受不住,意志消沉,写下不少悲伤清丽的悼亡诗,“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槿花易衰谢,桂枝就销亡。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抚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伤内》)以此感叹人生无常,尘世艰辛。
祝枝山、文征明是唐伯虎的好友,经常接济帮助他,在他们的鼓励下,唐重新振作起来,发愤苦读,在乡试(省级考试)中解元(第一名),名震江南,这时的唐伯虎走出阴霾,如沐春风,信心倍增。他又续弦娶妻何氏,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是,一场更大的命运阴影在悄悄等待着他。三十岁那年,踌躇满志的唐伯虎进京参加会考的时候,与江阴巨富之子徐经(徐霞客的先祖)结伴同行。徐经性格豪爽热情,很佩服唐伯虎的才华,他带着唐拜访了京城的不少达官贵人,其中就包括当时的主考官,时任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的程敏政。后来,唐寅和徐经在考试中表现都非常出色,唐寅甚至自信的夸海口说自己肯定能得第一。等待的过程中,他和好友徐经一起吟诗作画,挥毫写字,洋洋得意,成功似乎近在咫尺。
当时的好多人都知道他俩与主考官交往甚密,其中有人怀疑他们贿赂程敏政,提前得知考试内容,才能考得如此顺利。于是,就有大臣弹劾程敏政。接着,程,唐,徐三人被捕入狱,严刑拷打,受尽了折磨。可最后,因没有真凭实据,不能判罪,他们又被释放出来,重获自由。程敏政被革职归乡,而唐寅和徐经呢,则被终身取消了科考资格。两个热血青年,输在过于张扬。
莫须有的罪名,让唐伯虎成为了一场政治斗争中的无辜牺牲品,这场考试舞弊案不仅断送了他的前程,也彻底摧毁了他对生活的希望,之后,第二任妻子嫌弃他落魄无能,绝情地弃他而去。从此,他性情大变,变得不拘礼法,自由散漫,时常游离于山川之间,迷恋于青楼柳巷之中,天天狎妓作乐,对酒当歌,得过且过。期间他邂逅了风尘知己沈九娘,并娶她为第三任妻子,幸好沈九娘是懂他之人,始终伴随左右,在世态炎凉中给予他些许的精神慰藉。唐寅后半生落脚苏州城西北,建造桃花庵别墅,吟诗醉酒,画画谋生,过着“酒盏花枝贫者缘”的世外田园生活。
生死离别,仕途无望,穷困潦倒.....诸多的不如意让唐寅寄托于诗词书画的坚实创作,他的诗很有特色,独具一格,不仅仅表现了艺术家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还揭露着赤裸裸的社会矛盾,抨击险诈恶毒之人,行文通俗流畅,即兴抒怀,真正以才情取胜,具有强烈的思想性。
“足迹遍布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由于唐寅作画很少在画上注明年份,且他的画风变化也不很有规律,所以很难推测他作画的时间,也就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 ”唐寅的画气韵生动,气魄雄伟,凝重华滋,造型严谨准确,笔墨精湛高深,超过了同时代的画家。他的仕女图更是千媚百态,生动怡人,雅俗共赏,他画的春宫画,是古代特殊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可能和他的风流性格,生活情趣有紧密的关联,也可能是对当时腐败官场,虚伪社会以及封建礼教的讽刺和反抗。
恃才傲物的才子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文化价值的作品,虽过去了几百年,唐寅的艺术成就毋庸置疑,影响深远,他的经典佳作每每在收藏市场面世,无不受到追捧,且均已天价成交。唐寅的立轴《灌木丛篁》,于2007年11月在香港佳士得推出,当时以682万元拍出,后来匡时春又以1624万高价拍得,同一艺术家同一作品短时间内的重复上拍,这样的情况鲜见,他的《层楼拔嶂图》也以2240万元高价成交,2010年,在北京长风拍卖公司,唐寅的《钱塘行旅图》竟然以2464万元的天价收锤,刷新了艺术家个人作品拍卖成交纪录,令世人惊叹。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赏尽长安花,尘世浮华,终会是过往烟云。唐伯虎命运多舛,经历坎坷,阅历丰富,对人生,生活,社会的理解更加深刻,加之厚重,极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成全了一个特立独行的优秀大家,名垂青史。
除了收藏唐寅的传世作品,民间还喜欢艺术加工唐寅的风流韵事,其中,《唐伯虎点秋香》(三笑)被后人演绎成喜剧版本,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桥段,嬉笑玩闹之间,为他飘零似浮萍的凄苦人生增添了一抹暖意的人文色彩。如此以来,当我们想起这位悲情才子时,就不至于悲悲戚戚,为其唏嘘。
不料命运对唐伯虎非常无情,二十多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中风去世,母亲悲伤过度随父亲而去,随后嫁出去的妹妹也不幸早逝,不久妻子又死于产后血盛,出生才几天的可怜婴儿也夭折了。接踵而至地沉重打击使他承受不住,意志消沉,写下不少悲伤清丽的悼亡诗,“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槿花易衰谢,桂枝就销亡。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抚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伤内》)以此感叹人生无常,尘世艰辛。
祝枝山、文征明是唐伯虎的好友,经常接济帮助他,在他们的鼓励下,唐重新振作起来,发愤苦读,在乡试(省级考试)中解元(第一名),名震江南,这时的唐伯虎走出阴霾,如沐春风,信心倍增。他又续弦娶妻何氏,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是,一场更大的命运阴影在悄悄等待着他。三十岁那年,踌躇满志的唐伯虎进京参加会考的时候,与江阴巨富之子徐经(徐霞客的先祖)结伴同行。徐经性格豪爽热情,很佩服唐伯虎的才华,他带着唐拜访了京城的不少达官贵人,其中就包括当时的主考官,时任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的程敏政。后来,唐寅和徐经在考试中表现都非常出色,唐寅甚至自信的夸海口说自己肯定能得第一。等待的过程中,他和好友徐经一起吟诗作画,挥毫写字,洋洋得意,成功似乎近在咫尺。
当时的好多人都知道他俩与主考官交往甚密,其中有人怀疑他们贿赂程敏政,提前得知考试内容,才能考得如此顺利。于是,就有大臣弹劾程敏政。接着,程,唐,徐三人被捕入狱,严刑拷打,受尽了折磨。可最后,因没有真凭实据,不能判罪,他们又被释放出来,重获自由。程敏政被革职归乡,而唐寅和徐经呢,则被终身取消了科考资格。两个热血青年,输在过于张扬。
莫须有的罪名,让唐伯虎成为了一场政治斗争中的无辜牺牲品,这场考试舞弊案不仅断送了他的前程,也彻底摧毁了他对生活的希望,之后,第二任妻子嫌弃他落魄无能,绝情地弃他而去。从此,他性情大变,变得不拘礼法,自由散漫,时常游离于山川之间,迷恋于青楼柳巷之中,天天狎妓作乐,对酒当歌,得过且过。期间他邂逅了风尘知己沈九娘,并娶她为第三任妻子,幸好沈九娘是懂他之人,始终伴随左右,在世态炎凉中给予他些许的精神慰藉。唐寅后半生落脚苏州城西北,建造桃花庵别墅,吟诗醉酒,画画谋生,过着“酒盏花枝贫者缘”的世外田园生活。
生死离别,仕途无望,穷困潦倒.....诸多的不如意让唐寅寄托于诗词书画的坚实创作,他的诗很有特色,独具一格,不仅仅表现了艺术家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还揭露着赤裸裸的社会矛盾,抨击险诈恶毒之人,行文通俗流畅,即兴抒怀,真正以才情取胜,具有强烈的思想性。
“足迹遍布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由于唐寅作画很少在画上注明年份,且他的画风变化也不很有规律,所以很难推测他作画的时间,也就难以按照时间来划分他的画风变化进程。 ”唐寅的画气韵生动,气魄雄伟,凝重华滋,造型严谨准确,笔墨精湛高深,超过了同时代的画家。他的仕女图更是千媚百态,生动怡人,雅俗共赏,他画的春宫画,是古代特殊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可能和他的风流性格,生活情趣有紧密的关联,也可能是对当时腐败官场,虚伪社会以及封建礼教的讽刺和反抗。
恃才傲物的才子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文化价值的作品,虽过去了几百年,唐寅的艺术成就毋庸置疑,影响深远,他的经典佳作每每在收藏市场面世,无不受到追捧,且均已天价成交。唐寅的立轴《灌木丛篁》,于2007年11月在香港佳士得推出,当时以682万元拍出,后来匡时春又以1624万高价拍得,同一艺术家同一作品短时间内的重复上拍,这样的情况鲜见,他的《层楼拔嶂图》也以2240万元高价成交,2010年,在北京长风拍卖公司,唐寅的《钱塘行旅图》竟然以2464万元的天价收锤,刷新了艺术家个人作品拍卖成交纪录,令世人惊叹。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赏尽长安花,尘世浮华,终会是过往烟云。唐伯虎命运多舛,经历坎坷,阅历丰富,对人生,生活,社会的理解更加深刻,加之厚重,极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成全了一个特立独行的优秀大家,名垂青史。
除了收藏唐寅的传世作品,民间还喜欢艺术加工唐寅的风流韵事,其中,《唐伯虎点秋香》(三笑)被后人演绎成喜剧版本,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桥段,嬉笑玩闹之间,为他飘零似浮萍的凄苦人生增添了一抹暖意的人文色彩。如此以来,当我们想起这位悲情才子时,就不至于悲悲戚戚,为其唏嘘。
前一篇:美国女作家和民国才子的传奇恋情
后一篇:七绝 十渡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