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顾城谢烨英儿朦胧诗人激流岛 |
分类: 如烟往事 |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些简单纯净,透明空灵的诗歌曾经影响了一代人,即使今天读起,依然清新如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顾城早期的经典之作,它带着对一个时代的反思和人性深处的挖掘,以及对人生的美好憧憬及向往,这些优秀的作品使他成为80年代初“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可天才的诗人,却有着悲剧的人生,最终他用惨烈的方式结束了爱人和自己的生命。
顾城,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父亲是著名诗人顾工,受家庭的熏陶,顾城从小就有极高的诗歌天赋,六岁开始写诗。小时候的顾城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姐姐故乡说“弟弟不爱凑热闹”。顾城非常喜欢大自然,喜欢观察树,还有地上的蚂蚁,一花一鸟,一草一木,在他眼里都是无比美丽的,也许就是敏锐的观察力才让诗人的诗歌充满感性和灵性。12岁那年,顾城跟随父亲下放到山东邑县火道村,到了农村后的顾城没有到学校里上学,父亲在家亲自培养他,平时和当地人也没什么交流,除了喂猪,就是和家人在一起,这样的生活其实关闭了一个孩子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喜欢安静的顾城生活在自己的城堡里除了写诗还是写诗,混乱的年代,一个迷茫的孩子只能通过诗歌把焦虑和不安宣泄出来,使心理得以轻松释放,这样的经历也让他养成了避世、任性、孤傲的性格,他在《英儿》一书中说:“我的秉性太极端了,我的最深度从没过8岁。”《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他是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他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个拒绝成长的孩子。
1974年,18岁的顾城回到北京,在厂桥街道做木工,这时候的他,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诗人,他在诗歌的王国里编织着自己的梦想,一顶用裤腿改做的帽子是他特立独行的标志。1979年,顾城的作品,在年轻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远与近》、《弧线》等诗歌作品在当时社会引起了争议,当时,顾城和北岛、舒婷被人们并称为朦胧诗的三巨头。就在这一年,他认识了同样喜欢诗歌创作的谢烨,共同的爱好使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并开始相恋,交往四年后,他们结婚。
1987年,顾城被邀请到新西兰讲学,有谢烨陪同,后来他们在新西兰激流岛定居。世外桃源悠闲的生活方式适合顾城,并利于他的创作,诗歌是自由的,他也是自由的,在小岛上,人们都觉得顾城是个怪人,他戴着一顶高高的帽子,不和别人交往,我行我素,不说也不学英文,他的日常生活大都是谢烨用英文与人沟通,贤惠的谢烨是一位非常“Nice”的女士,对人友善,人们都非常喜欢她。很多时候,谢烨充当了妻子,保姆,母亲的多重角色,她像照顾婴儿一样全身心的照顾着顾城,没有谢烨,他是根本无法生存下去的。一次,他们养的鸡,引起居民的不满,因为不但制造噪音,还污染空气,当地管理人员要求他们限期处理掉。几百只的鸡,一时半会儿没法处理,气愤的顾城拿着刀冲进鸡舍,把鸡全部宰杀了,并且把鸡头割下,以此证明自己处理掉了。诗人偏激的举动吓得管理人员落荒而逃。
1988年,他们的儿子出生,取名桑木耳。因为谢烨要外出挣钱养家,顾城专心创作,他们就把桑木耳送到当地一毛利人家寄养,他们时常探望孩子,陪伴他。(顾城死后顾城的姐姐与这位毛利人打官司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并最后胜诉。)
然而,一个女孩的到来打破了他们宁静的生活,她叫李英,顾城更愿意称呼她为英儿。她是北大分校中文系的学生,顾城忠诚的粉丝,并且执着的深爱着自己的偶像,就在顾城出国前,李英当着谢烨的面,勇敢地坦白了自己的感情。出国后的顾城一直和李英保持着书信来往。1990年,李英来到新西兰和他们共同生活,这是一段畸形的婚姻生活,顾城是自我的,他说:“《聊斋志异》其实说到底就是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男人一生当中可能遇到两个非常完美的好女人,她们又像姐妹一样相处。”他只顾沉浸在自己制造的“女儿国”的精神世界里,可是两个深爱他的女人却备受煎熬,女人的爱情是自私的,是嫉妒的。
1992年,顾城要到德国讲学,身心疲惫的谢烨决心和李英摊牌,让她离开顾城。在这两年的不伦之恋中,李英也感到愧疚,她体谅到了谢烨的不易,逐渐成熟的她也深感到原来自己的精神领袖并非想象中的完美,于是决定趁机离开。谢烨和顾城到了德国,李英刻意减少给顾城写信的次数,到年底,终于销声匿迹。顾城很着急,找人打听到李英为了能拿到长久居住权,已经嫁给了比自己大二十岁的一个新西兰人,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顾城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纯情无瑕的英儿会如此爱慕虚荣,亵渎了他们的爱情。他变得颓废起来,借助写《英儿》,回忆对李英的深情爱恋,谢烨看到自己的努力没能换回丈夫的心,看到虽生犹死的顾城,她深感失望,和顾城生活的许多年,让一个从小在上海长大,外语系毕业的集善良,美丽和才华一身的优秀女子再也无法承受满满的重负。这时,有个来自中国的力学博士正追求谢烨,他是个现实的男人,懂生活,懂担当,他身上的品质是顾城不可能具备的。精神崩溃的谢烨逐渐把感情的天平倾斜到力学博士身上。
顾城发现了谢烨感情的转移,非常恐慌,离开了谢烨,他是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婴儿。回到新西兰后,谢烨打算带着儿子离开,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就在顾城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力学博士来激流岛看谢烨,深深地刺激了顾城。1993 年10月8日,两人一番激烈的争吵,他动用了暴力,打死谢烨,然后上吊自杀。
我们不愿意将“杀妻自缢”这样残忍的词语和美好的诗人联系在一起,也无法明了当时的真实情况。“在没有自由的时候,我们获得了精神,在没有精神的年代里,起码我们保持了真诚”,一面是诗人的美妙和伟大,“杀人是一朵荷花,杀了 就拿在手上,手是不能换的”,一面又是人格缺陷中的不完美,两者激烈的碰撞之后,映射出的是心灵的迷茫,痛苦和绝望。所谓高尚和卑下,善良和邪恶,天使和魔鬼,大概就是如此吧。
诗人的境遇或许也是我们普通人能遭遇的,但愿每个人都用黑色的眼睛寻找真正的光明,让曾经,不再流离失所,让灵魂,保持平静如水,在自己心灵深处建筑一座牢固的城池,无坚不摧。
原创博文,资料整理来自《英儿》《顾城诗全编》及网络
前一篇:盘点成为吸金王的十大明星宝宝
后一篇:在一枚词语中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