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的安娜,带着她风一样的爱情远去了......

(2013-05-29 00:26:42)
标签:

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

卡列宁

渥伦斯基

世界名著

分类: 如烟往事
            
         美丽的安娜,带着她风一样的爱情远去了......
        (致谢图片作者)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笔下最倾注心血描写的一个女性形象,她,勇敢,叛逆,坚贞,就是一束美丽燃烧的野火,永久地烛照着俄罗斯的文学殿堂,她,品格高雅、敢于追求,她心目中的爱情,虽然是那么的虚幻,但是纯粹而又完美。

         虽然过了这么多年,美丽的安娜,至今仍然牵引着无数渴望善良美丽的心灵。

 安娜是从彼得堡乘车到莫斯科的哥哥家时,认识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渥伦斯基,一个贵族军官,是个身体强壮的美男子,年轻英俊,风流倜傥,有一副漂亮,沉静,果断的面孔,他让许多贵族小姐都非常倾心。第一次相见,两个人产生了不一样的感觉,在默默相互交换的眼神中,彼此有了些许微妙的情愫,尤其是渥伦斯,他深深地迷上了漂亮的安娜。

列夫·托尔斯泰写到:“她那穿着简朴的黑衣裳的姿态是迷人的,她那戴着手镯的圆圆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挂着一串珍珠的结实的颈项是迷人的,她那松松的卷发是迷人的,她的小脚小手的优雅的轻快的动作是迷人的,她那生气勃勃的、美丽的脸蛋是迷人的”,这一连六个“迷人”,可以看出安娜超凡出众的美丽风采。热烈的渥伦斯基开始疯狂地恋上安娜。并且追随安娜也来到彼得堡,开始对安娜热烈的追求,他参加一切能见到安娜的社交场合,从而引起了上流社会的流言蜚语。

安娜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她也喜欢火一样的渥伦斯基。但是她早已经结婚,而且有个儿子,丈夫卡列宁官场中是个地位显赫的人物,完全醉心于功名仕途,他不关心倾心相爱的情感,他认为:他和安娜的结合是神的意志。当他从别人的风言风语中听到安娜的事情时,责备妻子的行为有失检点,应该注意社会舆论的影响,让她明白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对儿女的责任。他不在乎妻子和别人相好,“而是别人注意到才使他感到不安”。

不久,渥伦斯基执着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他们相爱了。安娜彻底沦陷在这场虚幻的爱情之中。在一起的时候,她曾经问过渥伦斯基,也曾经怀疑过这是不是片刻的欢愉,沉醉在情爱里的安娜迷失了。

 经过了些许的磨难,死而复生的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更加炽热,渥伦斯基带着安娜离开了彼得堡,外出旅游。

 然而,他们返回彼得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整个社会都在唾弃歧视他们,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亲戚朋友都拒绝与安娜往来,排斥她,她感到了屈辱和痛苦。渥伦斯基也被社交界的欲望和舆论的压力所压倒,开始妥协,和安娜分居,这使安娜感到深深地痛苦,率真的她责问道:“我们还相爱不相爱?别人我们用不着顾虑。”

渥伦斯基要求安娜和卡列宁正式离婚,给他名分,可是几个月过去了,离婚仍无消息。

 舆论压力,还为了追逐名利,渥伦斯基对安娜越来越冷淡,他常常自己去参加派对,把安娜一个人孤独的扔在家里。安娜心灰意冷,她开始用鸦片麻醉自己,她的热情再也不能唤回年轻的情人,回想起这段不堪的生活,她明白了自己是一个被侮辱、被抛弃的可怜之人,于是绝望的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冷冷地站在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一颗美丽的灵魂在瞬息之间香消玉殒

 渥伦斯基受到良心深深的谴责,可是后悔晚矣,曾经激情万丈的他万念俱灰,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和土耳其作战,但愿求得一死。

安娜的内心,丰富崇高,她视爱情为第一生命,有着极其完美的人格追求,她浑身焕发着生命之美,她极其珍视自己的爱情,可是这段为道德和世俗所不容的婚外感情,最后的结果却是由安娜独立承担后果,留下了无限的悲伤。

受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安娜在吃力地勇敢地保卫自己神圣的爱情,另一方面,她又用接受多年的贵族传统的人生价值观,审视自己所谓的爱情,她始终在内心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女人”,“堕落的女人”,并且渴望把爱情与“合法”联系起来,渴望把代表“合法”的卡列宁同代表'爱情"的渥伦斯基合二为一,内心两种观念的剧烈冲突,使她内心焦虑重重,伤痕累累,最终导致她精神崩溃而自杀。

美丽的安娜,带着她风一样的爱情远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