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操作机会在强者恒强
(2016-02-19 15:02:25)
标签:
股票 |
今日股指整体呈震荡态势,早盘股指小幅低开,午后股指一度冲高,但随后迅速回落,沪指小幅下跌在2850点一线震荡,题材个股则稍显强势,深成指和创业板指小幅上涨。板块上看,涨幅居前的是网络安全和移动支付概念,跌幅居前的是氟化工和电子发票概念等。从盘面上看,盘中个股走势分化加剧,多数个股盘中冲高回落,这对市场人气造成了一定打击,不过场内资金仍较为活跃,网络安全、虚拟现实等概念轮番表现。分析认为,随着股指进入前期密集套牢区,在成交量无法放大的情况下股指展开震荡是预料之中,市场普遍认为在两会前市场将维持稳定,但在这类情况下不排除部分主力资金为规避风险提前离场,建议投资者近期严格控制仓位,千万不要盲目追涨,谨防市场风险。
消息面,1月份CPI同比上涨1.8%
,PPI同比下降5.3%,春节季节性要素推动CPI走高,而PPI连续47个月负增长,环比下降0.5%,主要是黑色和有色金属加工价格跌幅缩窄,总体来看,两个数据都在预期状态,不会对央行货币政策产生制约。央行本周一改节前投放策略,而转为净回笼。中国春节过后,人民银行并没有继续进取地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这令可以传导至离岸市场的流动性大为减少。为应对春节的资金需求,中国央行曾经在节前的一周多时间里,通过MLF、SLO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等多个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投放超过两万亿元流动性。其中,超过1.7万亿元的逆回购将在2月16日至3月4日陆续到期,形成一定的压力。
资金面来看,两融数据用来监测资金心态较为形象。自2015年12月31日以来,两融规模经历了一波22连降,2月1日,两融余额时隔13个多月后再次回落至9000亿元下方,首次刷新去年9月30日以来阶段低点。两融余额在跌破9000亿元之后下降速度放缓,2月2日更是微幅增长,终结了两融余额的22连降。2月3日、2月4日,两融规模下降幅度分别为0.6%和0.49%。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2月5日),两融余额较上一交易日大幅下滑了186.4亿元,降幅为2.06%。两融市场持续低迷,直接到了市场量能的萎缩,而两融余额连续4个交易日下滑跌至8700亿元之下,作为情绪放大器,两融余额连降充分折射出当前资金的谨慎态度,意味市场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弱势整理周期。
综合来看,当前的反弹主要为存量资金所主导,存量资金有限,自然倾向于集中操作股本小的中小创板块,而权重大盘股不易炒动,则表现出滞涨难涨的现象。这种反差也说明市场超跌反弹的性质。一方面投资者要注意把握好市场的节奏,关注强者恒强个股
;另一方面则要以股性活跃的品种进行操作标的,以回调到位拥有更大的做波段空间,具体选股方法参照昨日所讲底部抬高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