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豪赌齐鲁证券上市 资本押注鲁银投资

(2015-09-30 19:08:46)

编者按/受益于证券市场交投活跃、融资融券等业务的快速发展,2014年券商交出亮丽成绩单。券商上市的激情也在今年被点燃,自安信证券曲线借壳的方式或证监会批准之后,湘财证券以被大智慧收购的方式曲线上市。与此同时,部分券商仍然在进行IPO排队,按照IPO审核先来后到的原则,后来者上市的时间成本或许会让很多寄望上市的券商望而却步。在这个千载难逢的券商牛市里,一定会有更多的券商效仿安信证券、南京证券、湘财证券的上市模式。

A股市场中,对齐鲁证券上市消息最为敏感的莫过于其同城兄弟鲁银投资(600784.SH)。《中国经营报》记者发现,自齐鲁证券二股东建银投资宣布出售出让齐鲁证券4亿股权以来,鲁银投资股价便一路蹿升。自2014年11月下旬以来,其股价从最低接近7元/股一路升至历史最高值13.27元/股。市值涨幅接近100%。

很难说鲁银投资的股价飙涨与齐鲁证券的上市前景逐渐清晰有无关系。鲁银投资与齐鲁证券同为莱钢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且二者曾经复杂的历史渊源一度被投资者们拿来作为齐鲁证券借壳上市的证据,鲁银投资贴吧中出现了多篇齐鲁证券必借壳鲁银投资的分析帖。不过,历史上鲁银投资曾几度撇清借壳传闻,也令齐鲁证券的上市方式颇具悬念。

而近期历经两次股权流拍之痛的齐鲁证券二股东建银投资,持有的4亿齐鲁证券股权终于找到了买家。而齐鲁证券上市障碍终被清除。

齐鲁证券是选择IPO,还是选择借壳上市,借壳会不会选择鲁银投资?这家名列全国前十的山东券商,在券商股炙手可热的当下,其一举一动都吊足了投资者的胃口。

2011年8月,证监会出台《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下称《决定》)。《决定》第十二条规定,“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属于金融、创业投资等特定行业的,由中国证监会另行规定”。 不少投行人士及分析师向媒体指出,这意味着“券商不得借壳上市”。

2005年4月,

“涌金系”增资进入国金证券;

2006年7月,

“涌金系”受让国金证券原股东成都国投持有的12.5%股权;

2006年8月,

“涌金系”与成都建投商谈借壳上市事宜。

2007年,国金证券率先突围,成为国内第一家借壳上市的证券公司。

2010年2月2日,

广发证券借壳S延边路获证监会有条件通过。

从2006年9月至2010年2月,

广发证券借壳共用了三年多时间。

2011年5月11日

借壳“SST集琦”上市的国海证券,视为券商史上借壳上市的“绝唱”。 在国海证券后,国内确实再无券商借壳上市。

2014年8月7日,

国投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中纺投资”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称重组对象拟为国投集团旗下另一家控股公司“安信证券”。

2015年1月22日,

大智慧及全资子公司财汇科技与新湖控股、国网英大、新湖中宝等16家湘财证券的法人股东签署《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协议》。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财汇科技将合计持有湘财证券100%股权。

2015年1月17日,

南纺股份(600250.SH)发布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通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标的公司为南京证券。换言之,南京证券将借道南纺股份实现上市。

2006年10月下旬,

海通证券选择都市股份作为借壳上市的目标公司。

2007年6月7日,

中国证监会批准都市股份重大资产出售暨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方案。

2007年8月,借壳登陆A股。

券商坎坷“借壳”路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借壳还是IPO

“齐鲁证券若想尽早实现上市,重组鲁银投资或许是最佳方案。”

联姻基础

从曾经的控股子公司再到如今的兄弟公司,齐鲁证券与鲁银投资之间有太多的渊源。

齐鲁证券想要上市,这在业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不过,其第二大股东建银投资受到“一参一控”的限制,多年来已然成为齐鲁证券不符合上市条件的硬伤。

此前,建银投资曾经一举控股4家券商和参股3家券商,到2011年11月其所持瑞银证券14.01%的股权划转至汇金公司通过证监会审批后,仅控股宏源证券1家券商,此外参股西南证券和齐鲁证券,离“一参一控”达标仅剩一步。

2014年11月26日,建银投资所持齐鲁证券7.6742%股权终于被德州和济南两家企业分别以接近7亿元的价格摘牌。此次并非建银投资对齐鲁证券股权的首次转让。2013年以及2014年5月,建银投资曾先后在两交易所挂牌转让这部分股权,彼时交易价格为15.29亿元以及“面议”,但均因无人举牌而流拍。

在此次转让中,建银投资对转让方式作出了调整,一方面将这4亿股分为了8单,每单5000万股,占齐鲁证券总股本的0.95928%,分别从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和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各4单分批交易。此次转让,不仅降低了挂牌端交易总价,另一方面在挂牌价格上亦较去年调低了18.84%。

参与拍卖竞争的国际实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国际实业来竞拍齐鲁证券股权是看好齐鲁证券未来的上市预期,不过到了山东产权交易所之后,没想到有十几家企业参与竞拍,而且最终的报价超过了他们的受让预期,因此最终选择了放弃。

山东产权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应交易双方要求,不得对齐鲁证券受让方予以公开,因此目前接盘方是怎样的两家公司外界不得而知。而挂牌项目成交价格为1.63亿元,增值率5.16%,折合约3.26元/股。据悉,该等股权被山东济南一国有企业竞得。

完成上市清障之后,投资者对齐鲁证券的上市呼声更为强烈,在鲁银投资的股吧中,各种齐鲁证券即将借壳鲁银投资的消息纷沓而至。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清除上市障碍之后,齐鲁证券随即召开了一次股东大会,大会讨论了齐鲁证券未来的上市方案,不过该消息未经齐鲁证券方面证实。此外,齐鲁证券官方网站上并未出现股东大会等通知字样。

此外,在1月22日、1月23日的新浪理财师、大智慧财经中心、东方财富网股吧中,一则“齐鲁证券今天下午召开IPO动员会,有关参股公司600022 600784”的消息不断传播,而鲁银投资1月23日尾盘涨停,24日再度冲击涨停。一时之间,齐鲁证券的任何未经证实的信息,反映在鲁银投资的股价都是立竿见影。

2月5日,记者致电齐鲁证券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目前还没有上市计划,如果有上市计划会向社会公开披露。

完成上市清障之后,投资者对齐鲁证券的上市呼声更为强烈,在鲁银投资的股吧中,各种齐鲁证券即将借壳鲁银投资的消息纷沓而至。

尽管齐鲁证券未向外界宣布其上市计划,不过投资者却不断将其与鲁银投资联系在一起,这源于鲁银投资与齐鲁证券剪不断的历史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鲁银投资1997年通过齐鲁信托控股齐鲁证券,齐鲁信托后整体改制为齐鲁资产,之后由于券商全行业亏损,鲁银投资也受齐鲁证券亏损拖累,最后一齐被莱钢集团收购。莱钢集团用钢铁资产把齐鲁资产和齐鲁证券的股权置换出来。这样莱钢集团旗下就有两家上市公司—莱钢股份和鲁银投资。现时莱钢集团持有齐鲁证券36.93%股权,莱钢集团子公司齐鲁资产持有齐鲁证券20.52%股权。

2003年,鲁银投资受累于全资子公司齐鲁证券亏损严重。为了挽救处于退市边缘的鲁银投资,山东省国资委将莱钢集团旗下的优质资产热轧带钢生产线注入鲁银投资,置换出齐鲁证券,从而保住了鲁银投资的壳资源。而这也导致了鲁银投资和莱钢集团的“错位”,鲁银投资变身为一家钢铁企业,莱钢集团则成为主营钢铁与证券金融业务的集团。

从曾经的控股子公司再到如今的兄弟公司,齐鲁证券与鲁银投资之间有太多的渊源。很长一段时间里,两家公司连董事长都是同一个人—李玮。翻开李玮的履历,2002年9月~2004年3月,李玮任莱芜钢铁集团总会计师兼鲁银投资董事长、总裁;2004年3月~2007年9月,莱芜钢铁集团总会计师兼鲁银投资集团董事长;2003年至今,李玮一直担任齐鲁证券董事长。

在李玮的管理之下,齐鲁证券在券商里的表现可圈可点。《2014年齐鲁证券有限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摘要》中显示,2013年,齐鲁证券总资产行业排名第15位,净资产行业排名第18位,净资本行业排名第20位,营业收入行业排名第12位,净利润行业排名第15位,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行业排名第14位,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行业排名第11位。在中国证监会组织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工作中,公司2013年获得了A类A级评价。齐鲁证券具备了向全国券商第一梯队发起冲击的基础条件。

相比之下,鲁银投资则没有那么幸运,在历经了钢铁行业大幅下滑之后,鲁银投资几度亏损,曾一度沦为壳上市公司。

2010年莱钢集团派驻新的董事长刘相学任职鲁银投资,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逐渐将鲁银投资的带钢业务置换出去。交易完成后,鲁银投资将不再从事钢铁业务,业务构成将以股权投资为主,成为投资于金融、房地产开发、粉末冶金及制品、矿山开采、羊绒纺织、贸易等产业的综合性上市公司。

经过一年多的改造,鲁银投资剥离了带钢资产,从而使鲁银投资纯粹变成了一家从事投资业务的上市公司,完成这一任务之后,2014年5月23日,刘相学便递交了书面辞职报告。

鲁银投资与莱钢集团完成资产置换之后,鲁银投资于今年1月19日引入了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副会长汪安东作为公司的独立董事,汪安东同时也是汉世际国际投资管理(北京)公司(以下简称“汉世纪”)的代表人,业内著名的金融信息服务商万得咨询便是汉世纪投资8000万元发展起来的。

另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汉世纪的主要业务就是搞企业的股权整合和优选项目,做好企业的整合促发展,这意味着鲁银投资未来将要一些大的资产整合业务要发生。

清除上市障碍

多数业内人士看好齐鲁证券的上市前景,不过摆在齐鲁证券面前的却是众多券商IPO的竞争。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已有6家券商完成股改,分别是广州证券、东莞证券、华西证券、德邦证券、西藏同信和联讯证券。其中,东莞证券、华西证券进入上市辅导期,联讯证券已登陆新三板。

而目前,除了已经过会的国信证券(002736.SZ),正在排队IPO的券商还有7家,分别为国泰君安、银河证券、东方证券、东兴证券、第一创业、浙商证券和华安证券。再加上大智慧与湘财证券重组,安信证券重组中纺投资,中原证券启动A股IPO计划,这意味着2015年将有10多家券商欲登陆A股市场。业内人士称,IPO审核也讲究先来后到,齐鲁证券若想通过IPO的方式,时间上或许会排在上述IPO券商之后。

“摆在齐鲁证券面前的方案虽然有IPO、重组鲁银投资、借壳其他企业几种选择,但是若想尽早实现上市,重组鲁银投资或许是最佳方案。”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如果选择重组鲁银投资,齐鲁证券会是怎样的估值呢?

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安信证券总股本为32亿股,合并口径账面总资产为481.03亿元,净资产账面值102.4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为101.31亿元,评估基准日每股账面净资产为3.17元。201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752.29万元,2014年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842.22万元,评估基准日动态每股收益为0.30元。

根据方案,中纺投资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为6.22元/股,以安信证券100%股权作价182.72亿元计算,公司预计向国投公司等14名交易对方发行股份的数量为29.38亿股。

对比安信证券,齐鲁证券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齐鲁证券总资产404.20亿元,净资产120.66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43亿元,营业利润5.91亿元,净利润4.47亿元。

“综合比较之下,齐鲁证券的估值至少不会低于安信证券的182.72亿元。”上述券商人士如此分析道。

对于齐鲁证券重组鲁银投资的分析,一些券商分析师们也发布了公开分析。长江证券分析师刘浚在报告中评估到,优质券商或其他的资产注入预期:股份制改造及相关限制(“一参一控”问题)已完成的部分企业,标的包括鲁银投资。而“一参一控”问题刚好包括齐鲁证券。

不过,针对齐鲁证券将重组鲁银投资的传闻,鲁银投资证券部表示没有听说相关消息。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css13/img/end_news.png资本押注鲁银投资" />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更多优化教程推荐:来自水星的你我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