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全14章节】《凯巴莱恩》
(2013-01-28 14:13:56)
标签:
文化 |
分类: 哲学 |
【完整版全14章节】《凯巴莱恩》
摘譯.Kybalion
by
背景脈絡
這本著作的出版日期是1908
理論,主題圍繞著七條法則旋轉。
我打算跳譯簡譯一部份的重點摘錄,希望有所協助推廣,其中誤譯誤解必不能避免,望諒解,呵呵,我們開始吧。:>
原作可以在這邊下載英文版
http://www.4shared.com/document/DEAdXqhj/Kybalion.html
Open
Translator
2010-May-1
這本關於赫爾密斯之學的小書獻給
三倍偉大的赫爾密斯
Hermes
祂被埃及知曉為
偉大的偉大、導師的導師
by
三名啟蒙者
第一章
赫爾密斯哲學
Chapter
Hermetic
Alpha
我們將西方的奧秘之學知識回追傳說中的埃及神祗赫爾密斯Hermes,祂又被稱為Thoth,Tahuti,祂是智慧之神、書寫之神、知
識之神。祂發現了煉金術、秘術Occult、星相學。祂的生平已經流失,現在只有剩下關於祂的傳說。後世的埃及人將祂神化,並
紀念祂,稱祂為「那三倍偉大的」。
Beta
神秘學千百年來被賢者與智者看守,他們沒有名字,也不為人所知曉。他們將奧秘知識一代一代地傳下去。這些知識被守護,也
很少被書寫下來,雖然在世界各地都有它的痕跡。
Gamma
在早期,有一部份的秘傳赫爾密斯教導被寫下來,作為入門教導,它被稱為Kybalion。這個詞的意義已經流失,但它的內容繼續
被傳下去,它是一系列格言、公理、準則的集合。這些格言、公理、準則是煉金術的理論基礎,它被用來實踐心智力量的轉化,
將一種心智能量轉化為另一種心智能量。
Delta
我們(作者)
這本著作會有Kybalion
"When
「當學生之耳準備聆聽,將有唇間灌以智慧之語。」the
第二章
七條赫爾密斯之學法則
Chapter
Seven
"The
Doors
真理的法則為七;知曉理解此者,擁有開啟所有聖殿之門的魔法之匙。
七條赫爾密斯之學法則為
I.the
II.the
III.the
IV.the
V.the
VI.the
VII.the
I.唯心唯識
"THE
造物者為心,宇宙為其心像。
THE
都是祂的創造,由祂的心/
II.對應比喻
"as
其下如其上;其上如其下。
不同層面的現象顯化間都有對應,其下如其上,其上如其下,人依照著上帝的形象來被造。物質可以對應心智,心智可以對應精
神。用這條法則,我們可以由已知推論未知,因為已知可以對應未知。用這條法則,我們可以一瞥上帝之面容。從自己的世界去
了解天使的世界。
III.振動頻率
"Nothing
沒有甚麼靜止;所有都在移動;一切都振動著。
千百年前賢者與智者就知曉所有存在都振動移動著,無論是物質、心智、能量甚至精神,都是不同振動下的不同顯現。物質為最
低之精神,精神為最高之物質,而心智為其連結。靈性精神可被視為無限的頻率,亦因其無限,它亦被知覺為靜止,如同一個快
速轉動的輪子,看上去沒有動過。應用這條法則,實踐者可以以轉化不同的頻率來改變現象。
IV.兩極二元
"Everything
identical
-
所有事物都是二元的;所有事物都有兩極;一切都有其正面反面;喜歡與不喜歡是相同的;相反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但在程度上
不同;極端會相遇;一切真理皆為一半的真理;每一個矛盾悖論都可以調解。
正反的立論都是正確的,所有的真理都是一半錯誤的。熱與冷是一樣的,但在程度上不同,在頻率上不同。光與暗,黑與白也是
一樣的,在程度上不同。銳與鈍,硬與軟,吵與靜,高與低,此地與那地,正面與負面。甚至喜歡與不喜歡,如此我們可以將不
喜歡變成喜歡,用改變頻率來逹成,這是心智煉金術的理論基礎。
V.
“Everything
the
所有事物都流動著,出與入,前與後;所有事物都有其潮汐,上升與下落;擺錘的擺動顯化在一切;其擺動到左端的距離為其擺
動到右端的距離;韻律互補。
漲與退,前與後,出與入,高與低,一切都在兩極間擺動。不論是太陽,月亮,人的生老病死,心智,能量,物質。創造與破壞。
國家掘起與滅亡,生命成長與衰亡。人們的心智狀態同樣有其週期韻律,擺蕩於左右兩端,這是最重要的法則之一。我們無法阻
止它擺動,但可以用一定的方法去中和它的影響,而逃避它的效果。哲人使用這條法則,而不是受制於這條法則。他們將自己極
化於某一端,然後中和其後擺。人們有時不自覺地使用這種中和的方法來逹到自我控制,但哲人則是有意識地使用它,用意志去
使用它。這是心智煉金術中重要的部份。
VI.因果始終
“Every
recognized;
每一個原因都有其結果;每一個效果都有其來由;所有事情都受制於法則(the
層面的原因,但沒有任何事物能逃避法則(the
每一個原因都有一個結果;每一個結果都有一個原因;沒有甚麼是隨機的;有著不同層面的因與果,低層受制於高層。哲人將自
己超越一般的因果層面,他們到逹高層而成為低層的因。大眾都受制於更強的意志,但智者在高層面控制自己的心情、人格、力
量、以及環境。他們成為推動者而非被動者。
VII.性別陰陽
“Gender
性別存在於萬物之中;一切都有其陰與陽的法則;性別法則在每一個層面中顯化。
陰與陽一直在作用著,不只是在物質層面,而是在星光層面,心智層面,精神層面。在物質層面陰與陽被顯化為男與女,在更高
層的層面它採取更高的形式,但其根本原則是不變的。沒有任何顯化,從物質到精神不是受制於陰陽法則。陰陽法則工作於衍生、
復原與創造。每一樣事物與人都有陰陽兩部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太極生萬物。
第三章
心智轉化
Chapter
Mental
“Mind,
to
心智,與金屬與元素一樣可以被轉化,從一個狀態到另一個狀態;從一個程度到另一個程度;從一個條件到另一個條件;一個極
端到另一個極端;一個頻率到另一個頻率。真正的赫爾密斯的轉化為心智的藝術。
赫爾密斯的智者是煉金術士,占星師和心理學者。他們知曉轉化的秘密。第一條赫爾密斯的法則是唯心唯識,存在於整個宇宙背
後的究竟真實為「心」,而宇宙本身則是「心的作用」,整個宇宙存在於「造物者之心」之中。
若宇宙為上帝之心的投射,那麼心智轉化則是意味著改變宇宙,包括物質、能量與心智狀態。如是,心智轉化可被稱為魔法。心
智轉化包括了一切的轉化。這條偉大法則為整個赫爾密斯之學的基礎之一。
事實上,只有資深的心智煉金術士能夠控制物質,大自然;他們能影響天氣,治療病人。到現在,這些煉金術士還是存在,他們
隱藏在人類文明的背後。而未成就到如此程度的煉金術士則可以自由轉化心識狀態,他們能影響情緒、人格、心靈,不只可以影
響自己的心智,也可以影響其他人的心智。我們可能平常就這樣做,但不同的是程度以及有沒有意識。我們可以將心智往兩極轉
化,視乎渴望與意志。
第四章
萬物之源
Chapter
The
“Under,
Truth.”
在時、空、變化的宇宙底下,一直可以找到究竟的真實,根本的真理。
「究竟」的意思是所有顯化背後的本質,那真正存在的,不變且不巧的。這是法則。但人只能知曉到變化,知覺不到那永恆的。
我們只能知覺到變化。
變化,意味沒有任何真實,沒有任何事物存在,因為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在離開它當下的狀態,萬物誕生、成長然後衰老死亡,
這是韻律週期的法則,那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那唯一固定的是移動。然而在這些萬花筒般的現象與夢境之中,究竟的真實繼續
隱藏於祂永恆且無限的榮光之中。這個究竟真實在Kybalion
更少,它就是究竟的真實。
THE
「部份」去定義「一切」?既然它被稱為「無限」,那麼我們又如何能為它劃下界限?Kybalion
“THAT
-
那最基礎的真理、究竟的真實,是超越命名的,但智者將它稱為「一切THE
“In
就其本質,「一切」是「不可知的」。
“But,
儘管如此,理性對心智的回饋必需被友善地接受,並以尊敬對之。
理性與思考有它的位置,但它無法抓住上帝。因為︰
(A)
(B)
在於萬物之外,祂是最高的力量,亦是唯一的力量。
(C)
THE
第五章
屬心的宇宙
Chapter
The
“the
宇宙是屬於心的,它在「一切」的心智之中。
THE
宇宙無論多麼大,都不可能是THE
ALL
在心智中創造出宇宙,人也在人的心智中創造出心像。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與其他人有一點不同,或者很不同,我們的心智知覺到不同的事物事件,我們亦有不同的世界,屬於不同的宇
宙。一切都是心智,一切都是屬於心的。
“THE
development,
「一切」從無限的心智中創造出無數的宇宙,其恆萬古,然而對於「一切」,所有的創造、千萬個宇宙的發展、衰退、死亡都只是
眼中的一閃。
“The
「一切」的無限心智為宇宙的子宮。
陰陽性別的原則在所有的存在層面都運行著,包括心智的層面、靈性的層面。陰陽不只是指男女兩性,而是兩種抽象的力量,男
女兩性只是陰陽法則在物質層面的顯化。性別Gender
之下,包括宇宙的創造。無極生太極,太極陰陽化萬物。
陽性法則代表著意志,陰性法則承接陽性法則進行創造性的想像。孤陽不長,孤陰不生,陰與陽皆為互補統一。
若果我們觀察自己,我們可以將自己分成行動者與接受者,當我們想像時,我們之內有一部份進行「意志」,我想一隻大象,而另
一部份的我回應這個「意志」,創造出大象的心像。行動者為父性心智,接受者為母性心智。行動與接受完成了創造。
人類族群的命運是從低層的意識演化成高層的意識,我們終有一天會被啟蒙。生與死皆服務於這個目的,上帝創造了世界,而受
造之物亦終將回歸。在這裏有無限的可能性。宇宙的韻律是發散,然後回收,這是一個圓,這是一個螺旋,而這一切都在造物者
之中。
“Within
在父性心智與母性心智之中,肉身的孩兒為在家。
“There
在宇宙中,沒有誰是無父無母。
第六章
神聖的矛盾謬誤
Chapter
The
“The
presumptuous
wise,
transmute
visions
planes
不完全的智者,知道宇宙的相對不實性,想像他們可以無視其法;如此是空泛且放肆的,其愚必將其身碎於堅石。智者知曉宇宙
的本質,用較大的法則對抗較小的法則,用較高的法則對抗較低的法則,並用煉金藝術將不受渴望的轉化為有價值的,並凱旋其
中。Mastery
Master
宇宙的矛盾謬誤在於,對於無限的源頭來說,宇宙是一個夢;但對於有限的受造之物,宇宙必須被視為真實,每一層的真實存在
都受制於該層的法則。宇宙是夢,同時是真實的。真理有兩極,絕對與相對皆存在其中。
矛盾謬誤的法則是兩極法則的其中一個面向,相對與絕對,虛幻於真實要取決於觀點。宇宙這個硬幣有兩面,一面是夢,另一面
是真實。觀點的不同,可以將一塊石頭視為原子的組成,或是教堂的組成。
造物者單單是用想的,就創造出椅子,這只是一個心像,但對於我們來說,這個椅子是無比真實的。當我們一層又一層的超越較
低的層面,在我們之下的存在就越來越似幻象,但現在,這些皆是真的。所以我們需要去明白現象背後因造物者心智而來的法則,
並使用其來豐富自己的生命,行走於不同的存在層面。
“THE
「一切」為心,而宇宙為屬於心的,它在「一切」的心智之內。
因宇宙的法則是造物者心智所創造的,所以它們是固定的,這些法則掌控著其運行的層面。若我們真正理解自己一直存在於無限
者心智之中,那麼我們就無可恐懼,沒有任何力量是在無限者之外,我們是安全的。
而現在,我們要認識較高的法則來改善較低的層面,沒有任何人可以逃避法則本身,但我們可以用法則來中和法則。宇宙間有無
數的存有,有些甚至符合人對神的想像,但是這些不可思議的存有也不可以逃避法則,只有順於道才能順意。
第七章
在所有的「一切」
Chapter
“THE
“While
knowledge.”
宇宙中的所有存在於「一切」之中,而同樣的,其實「一切」也在宇宙的所有之中。真正理解這真理者可接觸極大的知識。
我們常聽到造物者被稱為「All
我們知道宇宙萬物皆是由造物者的心智所創造,整個宇宙皆在造物者的心智之中,但為甚麼Kybalion
宙萬物之中呢?為甚麼Kybalion
Kybalion
與對應比喻法則Principle
讓我們考慮自身的經驗,當我們創作,當我們投射一個心像,或更具體的,當一個作家寫出戲劇中的人物、角色、其互動等等,
我們可以看到不只被創造的角色是存在於作家的心智之中,同時作家的內在品質也滲透入角色的靈魂。
羅密歐與茉麗葉存在於莎士比亞的心智之中,同時莎士比亞也存在於羅密歐與茉麗葉之中,莎士比亞內在的品質賦於他所創造的
角色靈魂與氣息。
羅密歐與茉麗葉是獨立存在的嗎?他們有自己的性格、行為、互動嗎?還是他們是其創作者精神心智的象徵符號?兩者儘然矛盾,
但又同樣正確,人物角色有其自己的靈魂,但他們同時也是創作者的象徵。
儘管造物者的精神隱含於人類之中,但人類並不是造物者。羅密歐與茉麗葉不能說自己是莎士比亞,雖然他們隱含著莎士比亞的
精神。這是一個謎,大世界對應小世界,上對應於下,但他們又不儘相同。這也是靈性精神發展的可能性,我們要讓內在的造物
者之靈顯化。
整個創造是一個存在的光譜,最低的一端為物質,最高的一端則是接近源頭造物者,而一切都在進化,一切都朝上前進,這是啟
悟者的訊息。創物者將它的意志投射,令萬物皆在「成為」的過程之中,令到精神的頻率一直下降,最終成為最粗糙的物質,整
個過程被稱為Involution
神聖之光向下流溢Outpouring,一層一層的下降,流溢到物質的層面,賦於物質靈魂;從這個最低點,萬物開始回歸,這就是Evolution
進化的歷程,被注入到物質的靈魂實現了個體化,他們彰顯出個體化的法則the
的單位,意識的中心,一直進化著。
古代的哲人用Meditation
注意有關,Attention
都一直在擴張。
而進化Evolution
來越高,越來越複雜,同時生命體也越來越有意識,其意識越來越精微,心智在物質的顯現越來越明顯,越來越接近源頭。
整個Involution
它的Attention,Meditation
以上的沈思以及在沈思中醒來,只是一個比喻,用來簡單指明,其下如其上,神的靈性覺醒,也是人的靈性覺醒。人會越來越回
退於核心的精神,那是神聖的自我。
這裏或者有一個問題,就是為甚麼THE
THE
渴於行;祂渴於行,必然是由於有某種滿足與圓滿。而觀察人,我們也可以找到人有內在某種去創造的渴望,這種渴望必然要去
被滿足。
儘管使用對應比喻來想像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是我們仍然認為答案未完全是如此,THE
的。嚴格來說,創世不能有甚麼原因,因為原因隱含了因與果,但THE
所以整個問題都是不可思議的,無從入手,不能考究的,就如THE
祂行動,而不能歸究任何原因於祂。我們只能說THE
的名字去描述同一樣事物。
而對應比喻法則在我們的意見是,只能觸及到THE
有的法則都是同一個法則,所有的名字都是同一個名字,法則即是存在,存在即是成為,一切都是相同的,一切都是一。
但總而言之,要了解創世的原因是沒有結果的,但我們更相信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而當赫爾密斯被問這個問題時,祂緊閉
雙唇,留下沈默,沒有任何答案。無論如此,其中一個真理是仍然確定的,就是the
於the
“To
真正理解這真理者可接觸極大的知識。
第八章
不同層面的對應
Chaper
Planes
“As
其下如其上;其上如其下。
第二條赫爾密斯法則是對應比喻法則。它指出不同層面的顯化之間有著一種和諧、協同、對應。每一個存在,無論是在那一個存
在層面,都在對應法則之下。
為了思考與學習的方便,我們可以將整個宇宙分成三個現象層面。他們分別是
A
B
C
這個架構是或多或少有點人為與隨意的,是為方便而分,其中最低層是物質,最高層是精神。而不同層面之間是會互相滲透的,
較高層的物質與較低層的心智之間沒有很明確的分野。
這三大層面可視為三大生命現象顯化,在這裏不能詳細討論,只能大概描述它們。我們首先要了解甚麼是「層面Plane」。「層面」
是不是一個維度,或是一個狀態State?「層面」其實不是我們認識的空間或維度,同時它比狀態State
「層面」比狀態更多,因為狀態是可以測量的Subject
長、闊、高。我們可以再加一個維度,稱它為「振動的維度」,而測量這個「振動維度」的單位則是頻率。
是振動的不同,令到不同的顯化有所不同,從高頻的精神到低頻的物質,其實都是同一顯現。物質、心智、精神三大層面再可以
逐一分為七個較小的層面,同樣他們的區別只是為了有助思考。
大物質層面的七個較小層面包含了最粗糙的物質到不可見的能量。它們為
物質層甲︰包括氣體、液體、固體
物質層乙︰包括更精細的物質,如放射性物質
物質層丙︰最精細的物質
以太層the
能量層甲︰包括物理學認可的能量,如光、熱、電磁、引力
能量層乙︰包括自然更精細的能量,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受心智影響
能量層丙︰包括有「生命特徵」的能量
大心智層面包括了有「生命」的物體,可被視為我們認識的「生命形態」,但也包括了其他我們不知曉的生命形式。它們為︰
礦物心智層︰包括同一形態的礦物、化學物質的「狀態」,而我們所知的化合物、分子只是它們的肉體。他們是有生命的,可被視
為礦物的靈魂。他們的進化較低,與生命能很接近。而這些「分子靈魂」也有其喜歡與不喜歡,吸引與排斥。
元素心智層甲The
存有之鏈的一環。
植物心智層︰為植物的靈魂存在層面
元素心智層乙︰更高形式的元素存有,其智能在植物與動物之間
動物心智層︰動物靈魂的存在層面
元素心智層丙︰最高形式的元素存有,其智能是接近人類的
人類心智層︰人類心智現象顯化的層面,同樣可以再分為七個層面,目前大部份的人類族群只接近其再分層的第五層邊緣,少數
的人進化到第六與第七再分層
元素層面與礦物、植物、動物、人類的關較像鋼琴上的黑鍵與白鍵。白鍵足夠產生旋律,但一些調性需要黑鍵才能顯化。Edward
Bulwer-Lytton
要描述比心智層面更高層的精神層面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只是在人類心智分層面的第四層接近第五層。精神層面的存有比人類
更進化,他們可被視為神明,他們的身體是用最高層的物質構成,是純粹的能量。這裏有眾天使、大天使、半神、大師,他們的
存在對於目前人類心智來說皆是不可思議的。
這些發展到精神層面的存有會不時介入人類文明的進展,留下種種不同的傳說與神話。祂們同樣是服務於演化,祂們同樣受制於
造物者的法則,同樣並非不朽與永恆,祂們離源頭還有一段進化的距離。
因為精神層面的現象是高於心智層面的,所以要理解精神層面的顯化是十分不容易,且常常造成混淆。只有長年的訓練才能正確
理解精神的顯化。精神可被視為「生命的精粹」、「神秘之力」等等,它的力量可以用於善,也可用於惡,它同樣受制於極性原則。
如此每一個宗教都有其天使,也有其惡魔。
七條赫爾密斯法則在三大層面都同樣地運作,同時地運作。物質、心智、精神都是同時運動者,所有層面的運動與變化都其有對
應。層面與層面之間會互相呼應,會有某種和諧與協同。物質的現象會對應心智的現象,心智的現象會對應精神的現象,精神的
現象也會對應物質的現象。
第九章
振動
Chapter
Vibration
“Nothing
沒有事物靜止;萬物都在移動;一切皆在振動。
第三條赫爾密斯法則是振動頻率,它指出宇宙萬物皆非靜止,而都在移動、振動、圓周運動。而不同的現象顯化是源於其不同的
振率。THE
無數的萬物,無數的振動形式。
我們可以在熱冷現象中看到振動,也可以在星晨軌跡中看到振動,圓周運動也是振動的表現。不止物質的運動,能量也是一種振
動。而物質與物質之間的吸引力與排斥,包括重力,背後有更基本力的作用,古哲人稱它為宇宙性以太Universal
層的物質,是大物質層面中的the
等。
當一個物體旋轉、振動,從低到高,會發出不同的音頻,每一種旋轉速度都對應一個音頻,而當其旋轉速度去到一定程度時,其
音頻因頻率太高,就超越了人類聽覺的範圍,留下沈默。同樣的適用於視覺,一個物質發出的光可能有不同的頻率,對應不同的
顏色,當其頻率超越人類眼睛能感覺的範圍,人就甚麼也不能看見。
物質頻率如果一直上升,並超過一定程度,它就會分解成更基本的構成,如分子、原子,如果這些單位的頻率繼續上升,則會再
一步還原成以太,能量。如果我們再進一步,這些以太與能量就會化成心智現象,例如心像,若再進一步的話,就會到逹精神的
頻率。
物質頻率的提升,是會令注入其中的能量被解放,能量不再被物質所束縛,而還原到其原初的形式。而能量被物質束縛的的原因
是能量要顯化為物質,高層要顯化為低層,這就是Involution
除了物質與能量這些目前認知到的物理現象外,心智現象其實也是不同頻率的展現,包括思想、情緒、理性、意志、渴望或其他
心智狀態,皆是不同頻率的表現。如此個體心智與個體心智之間其實是可以互相影響,心靈傳輸Telepathy
每一個思想、情緒與心理狀態都有其對應的頻率,而藉由個人或他人的意志,這些心理狀態可以被再現出來,就如同一個彈奏樂
器一樣。而知曉振動頻率法則,個人可以將自己的心理狀態極化到其想要的程度,如此能有效地管理控制自己的狀態、心情等等。
同樣的,這些技巧可以用作影響他人。
換句話來說,我們可以用意志在心智層面創造,就如科學用意志在物質層面創造。用意志去振動。而加強這個力量,是要練習、
訓練與實踐。這是心智轉化的藝術。若這些力量被用到一個程度,旁觀者可能會以為這個人不受自然法則所制,但事實上這個人
只是用法則來中和法則,用法則來超越法則。他們不止能改變心智頻率,也能改變能量頻率。
如同古哲人所述
“He
理解振動法則者,抓住了力量的權杖。
第十章
極性
Chapter
Polarity
"Everything
identical
reconciled."
所有事物都是二元的;所有事物都有兩極;一切都有其正面反面;喜歡與不喜歡是相同的;相反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但在程度上
不同;極端會相遇;一切真理皆為一半的真理;每一個矛盾悖論都可以調解。
第四條赫爾密斯法則是極性二元法則,它指出所有現化皆有兩面、兩極、一對的對立,而在兩極之間是其程度的差異,而這些差
異其實是可以調解的,兩極的矛盾可以被整合。正命題與反命題是可以整合的,而精神與物質這兩極也是可以調解的,有限與無
限皆同為一。
我們在物理現象也可以看到極性二元法則的顯化,冷和熱,兩者是相對的,只是在頻率的程度上不同。還有東與西,南與北,光
與暗,黑與白,靜與喧,硬與軟,利與鈍,正與負等等。我們可以進一步說善與惡也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有較大的善,也有
較小的善,有較大的惡,也有較小的惡。
在心智層面上,愛與憎是兩極的顯化,但其實沒有絕對的愛,或絕對的恨,他們也是相對的,也有程度之分。兩極二元原則是顯
化在每一個層面的,到處都可以找到它。而古賢可以利用這條法則,將一個心智狀態轉化為另一個心智狀態,同一類型的事物都
可以在其兩極下互相轉化,但不同類型則不可。愛不可以變成東方,紅色不可以變成尖銳。但恐懼可以變成勇氣,鈍可以變成利,
熱可以變成冷。
我們可以將這些兩極對立分化的現象都抽象為陰與陽、正與負的顯化,而正極永遠是在高頻的一端,負極則永遠是相對於正極的
低頻,正極永遠是動因,整個自然都是正極主導,作為主動的一方,而負極則是接受的一方,正極會流向負極,熱擴散於冷,愛
化解恨。任何的負面都可以轉化為正面,沒有價值的都可以轉化為有價值的。
理解極性二元法則會令我們更理解自己與他人的心靈運作,也更能理解自然間的現象,並用自己的意志去改變,去選擇兩極間的
某一個頻率。
第十一章
韻律
Chapter
Rhythm
“Everything
the
所有事物都流動著,出與入,前與後;所有事物都有其潮汐,上升與下落;擺錘的擺動顯化在一切;其擺動到左端的距離為其擺
動到右端的距離;韻律互補。
第五條赫爾密斯法則是韻律週期法則,它指出所有事物都是顯化為一種可測量的運動,一種來與往,漲與退,前與後,擺鐘似的
運動。不論是在物質、心智還是精神層面皆可見這種運動的顯化。這條法則與極性二元法則有密切的關係,這不代表週期運動一
定要到逹其中一個極端的頂點,它是表明運動總是會傾向於某一極,然後過一段時間後再傾向於另一極。
總是有作用與反作用,有前進與撒退,有浮與沈。所有現象都是週期性的,包括太陽、世界、人、動物、植物、物、力、能量、
心智與物質,甚至精神。世界會被創造、維持與毀滅;國家會掘起與歿落,如月之圓缺。
當一個宇宙被創造,精神到逹物質的最低點,然後就會進行回歸,這是宇宙的演化進化。萬物都要誕生、生長、死亡,只為了再
次重生。日接夜,夜繼日,冬至夏,夏至冬。沒有任何是絕對的,一切生命都在週期變化。不止物理的現象,也包括心理性的現
象,例如心情、感覺。我們可以藉由理解這條法則來用轉化脫離它的不可避免性。
要脫離週期韻法則的活動,我們要理解有不同層同的存在,可最粗糙分為低層與高層,我們可以藉由提升自己的意識層次,來脫
離低層意識週期的作用。換句話來說,無意識層面受週期作用,但我們到逹了意識層面。這被稱為中和法則Law
它的運作是將自我提升到高於無意識層面,如此潛意識的負面運動到逹不了意識。這可以類比為跳起來避開一個運動之物。
有經驗的實踐者,可以將自己錨定在渴望的一極,並「否決」去搖蕩到相對的另一極。所有獲得某程度自我控制的人都在做這一
點,但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做這些。而更進一步的實踐者可以將自己固定得如山不動。而大部份的人,則是對週期法則缺
乏介入能力的。
我們觀察自己的心靈活動,可以了解熱情必會被低落所接續,巨大的勇氣會被同樣巨大的恐懼跟隨,而大眾皆是浮沈其中。中和
法則的應用在於意志,意志是高於意識的顯化,儘管意識顯化的週期法則不可以被毀滅,但我們能脫離它的結果。
與韻律週期法則有關的另一條法則是補償法則Law
極端的距離等同於其相對極端的距離。上升的距離等於下降的距離,快樂的程度等於痛苦的程度,意識發展低的生命他們享受得
很少,同樣他們受的苦也少,人受的苦多,享受的也等同的多,一個人容許自己快樂的程度,也是容許自己痛苦的程度,如此逃
避痛苦者也在逃避快樂。
而關於享樂這一點,事實運作是先到負面,再到正面。而非先到正面,再有負面的代價,實際上是先付出代價。而我們也可以將
輪迴投生置入考量,一個今生受苦者,來世必定得福,我們必須將生命視為不同投生的串連。
一個人的一生,往往會有某些東西,而缺乏另外一些東西。每一件事都有其正面與反面,正面與反面是同時存在,同時到逹的。
富有者不會有窮人所有,富有者只會有窮人所缺。
第十二章
原因與效應
Chapter
Causation
“Every
recognized;
每一個原因都有其結果;每一個效果都有其來由;所有事情都受制於法(the
面的原因,但沒有任何事物能逃避法(the
第六條赫爾密斯法則與原因效果有關,它指出沒有任何事情是由機率決定,機率只是未被了解法則的表面顯化,機率因看不到現
象連續性而來的知覺。
原因與效應Cause
問的是秩序存在一切之中,而他們若不被理解,則其顯化會被視為機率、偶然。一切都在起始與結果之中,一切都在原因與效應
之內,是看不見的秩序編織出看似的偶然。除了THE
任何事物是在THE
我們視一件事件為偶然時,我們可能無法看到它背後的原因,或不理解其原因。偶然是一個觀點,然而每一個偶然背後都有清楚
的法則在作用,可能是一個法則,也可能是多個法則,所有的法則,但沒有事情不受法則作用。我們知道概率現象可以用數學描
述,這些表面的隨機也有一定規律,並不會變更。
每一件「事件Event」背後都有一個「因為Because」,這個「因為」的表逹即是「事件」。所有「事件」都是一環扣一環。不是一
件「事物Thing」造成另一件「事物」,不是一件「事物」創造出另一件「事物」。原因與效應的重心是「事件」,而不是「事物」,
是發生了甚麼,而不是有甚麼。
「事件」是指會「發生」、「到來」、「到逹」的。每一件「事件」皆是前一件「事件」的「效應」。沒有一件「事件」可以創造另一
件「事件」,所有「事件」皆是由THE
關係。
一塊山上跌落的石頭碰到谷底的屋頂,看似是隨機與偶然的,但我們可以追回在它背後的所有「原因」。雨水、太陽的光照、土地
的質地等等。一個人必會有父母親,及祖父母,血緣的傳遞必須要有父母。
落海之石漣漪無界。而自由意志與命運皆是同一個真理的兩極,自由意志與命運皆為一半的真理。一個人同時是自由與受束縛的。
古哲人如是說︰
“The
離中心Centre
我們大部份時間皆受環境的影響,而擁有很少的自由。我們在眾多的意見、思想、情緒中擺蕩,而沒有自主性。我們「想去」做
某件事件,但卻無法知曉自己「為甚麼想去」。然而每一個「想去」背後都有一個「原因」。
真正有自主性者可以將這些「想去」轉成相反的「想去」,他們可以「以意而意Will
動而受影響,他們能抵抗所有外在的暗示性。而不是像山坡之落石、風中之飄葉。大部份的人都受其他的意志所影響,而非自己
的意願,他們成為他人意願的一環,而忘記自己的自主性。
而Masters
環境。他們是動者,而非被動者。他們是原因,而非效應。儘管Masters
環,有意識地行動其中,而非成其器皿。他們服務於其上的層面,而掌握其下的層面。
法永遠在掌控一切,沒有任何東西是在其之外,純粹是偶然。人可以用法則去中和法則,用法則去超越法則,高永遠能勝低,上
永遠能勝下。
第十三章
性別
Chapter
Gender
“Gender
the
性別存在於萬物之中;一切都有其陰與陽的法則;性別法則在每一個層面中顯化。
第七條赫爾密斯法則為性別陰陽,萬物的顯化總是伴隨著男性與女性、陰性與陽性的原則。每一個層面的生命都可以看到陰陽的
顯化。
性別Gender
去繁衍、去創造、去生產。
我們可以看到正負電、南北極。陽作用於陰,而陰與陽產生某意義上的結合,而「創造」「衍生」出一些事物。正與陽代表強勢、
主動、積極的一方,而負與陰代表弱勢、被動、接受的一方。它們本身並沒有道德上的意義。陽與陰的交互作用會衍生出新的事
物,每一個創造都要先有陽與陰的交錯。
陰為萬物之母,為所有現象的衍生者。所有的創造都有其父其母,陽與陰的作用必定會產生出新的事物。Kybalion
相互作用來說明,正負電的作用會產生出新的原子。陽性的原則在於向陰性原則付出內在的能量,並是整個創造的發起者。然而
孤陽不生,孤陰不長,陽與陰永遠需要彼此,這在每一個層面來講都是如此。
讓我們在下一章考慮心智層面上的陰陽顯化。
第十四章
心智性別
Chapter
Mental
我們的心智可以分為兩個心智,Thomson
於「意識心智」與「潛意識心智」;又或者是「主動心智」與「非主動心智」;「積極心智」與「接受性心智」。而重點皆在於「心
智的二元性」。
而這兩個心智皆是心智層面的陰陽顯化,陽性心智為客觀心智、意識心智、主動心智、積極心智。而陰性心智則為主觀心智、潛
意識心智、非主觀心智、接受性心智。
我們可以將自己視為「觀察中的我、I」,另一個則是「被觀察的我、Me」。這兩個心智有不同的性質,及有不同的現象。Me
面是包括了感覺、傾向、嗜好、性格、特質等等,是人格的部份,這部份的「我」,這個Me
容易被同一化於一個人的身體、心智狀態等等。
但這些心理狀態其實只是一個人自己所產生的,這些Me
足夠的話,人是可以改變這些Me
個極端。如果一個人曾經這麼做過,那麼就不會認同於這些心理狀態為「我」。這需要大量的心智集中,以及心智分析。
如同一個人能分辨其實Me
視為一個「心理子宮」,因為它可以衍生出「心理的兒女」,它能產生出無數的心理狀態、心理現象,它有無限的創造力量。而它
所接受的能量則是由「主動的我、I」而來,無論這個I
I
觀察著Me
喻法則同樣在這裏運作者,宇宙的創造也是如是,人的創造也是如此,雖然其程度有巨大的差距。
而Me
象Receiving
意志,Me
應,會與內在的I
心靈感應、思想傳送、心靈影響、暗示、催眠皆是與心理性別,Me
動,陰性原則接受其種子,並將之發展成熟。同樣的催眠與暗示皆是如此運作,外界的意志在內在的Me
方向。有時人並不能意識到自己是接受到其他人的暗示的種子,還會以為這是自己的產物,但自己其實只是養其成熟而已。
一般人的I
供的思想,其他人提供的印象,而不是主動去思考,主動去想像。他們沒有源自內在的行動,原創的思想。大眾成為了菁英的影
子,大眾大部份時間都只住在Me
強壯的人,不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皆是主動地運用意志,這是他們的力量來源。他們並不生活在其他人的影響之內,而是主宰自
己的意志,用意志掌握自己的心智,掌握其心像、其想像。心理性別的顯現無處不在,有魅力的人皆是使用其意志的力量,演員
運用它,演說者運用它,政客運用它,作者和其他公眾人物都運用它。它是魅力、磁性之源,它是暗示與催眠的關鍵,狂熱的起
動者。這些現象皆可由心理性別與振動原則去理解。
心智的陰性與陽性原則無處不在,大自然提供了無數的例子、比喻與對應供我們去參考理解。整個世界的創造都是根隨著這一種
原則,不論是精神、心智、星光、以太、物質層面皆是其顯化結果。由這個關鍵我們可以理解創造,但可以理解自身的心理。這
條鎖匙可以解開無數的謎題,並在混亂中理清一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