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青州云门山石刻(二)
标签:
转载 |
分类: 旅游 |
http://s3/mw690/003XwzSnzy79wzU6fh8d2&690
http://s1/mw690/003XwzSnzy79wzXJJ9C70&690
“云门仙境”碑刻高220厘米,宽95厘米,
“云门仙境”四字字径40余厘米,为明朝万历壬子年按察司副使平滦高第所立。该碑为云门山标志性碑刻,游人在此留影者甚多。
http://s9/mw690/003XwzSnzy79wAk0T7W08&690
山东青州境内的旅游胜地云门山、驼山上,分别留有史称“有明以来,篆法第一,人莫敢望”的明吏部尚书乔宇题写的两方石刻。云门山上的石刻,位于云门洞前额摩崖之上,为篆书“云门山”三字,字径40厘米。
乔宇(1463—1531),字希大,号白岩山人,山西乐平人(现昔阳),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此公诗文雄隽,喜游历山水,一生写有大量诗文,著有《乔庄简公文集》、《白岩集》等著作。乔宇的故事,还曾出现在蒲松龄编著的《聊斋志异》一书中,即“乔尚书冠山恋狐仙”:说的是他年少时在冠山刻苦读书,一日竟感动了山间的狐仙。于是,狐仙变作美女,夜夜陪伴乔宇于寒窗孤灯下。不料此事被老师傅看破,后设计使狐仙现了原形,丢了性命。据说当乔宇在朝廷官居尚书后,仍感念狐仙的恩爱之情。
http://s6/mw690/003XwzSnzy79wzUxE1v95&690
明正德五年(1510),乔宇奉旨到享有中国五大镇山之首美誉的山东临朐境内的沂山求雨,路过青州小住。闻知他的书法名气,时任青州知府的徐朴在陪同他游览境内云门山、驼山的同时,恳请他为两山题写山名。回到住处仍游兴未尽的乔宇,应徐朴知府的请求,欣然提笔,以篆笔书写了“云门山”,以正楷书写了“驼山”。后由石匠分别镌刻在云门山和驼山上,使现在的游客在游览两座名山的同时,能够近距离地欣赏到他那气势非凡和高超的书法艺术瑰宝。
http://s8/mw690/003XwzSnzy79wAmNzoj47&690
“云门山”,特点是门里多了一点,云里少了两点。作者不详。
http://s2/mw690/003XwzSnzy79wAohgMpf1&690
http://s15/mw690/003XwzSnzy79wAqgJYy7e&690
“云龙之门”则为军中书法家李铎的题记。近年来,在修复云门山古迹的同时,先后征集我国当代书画家武中奇、舒同、李铎、高启云、于希宁、史进前等名人字画,精心镌刻于崖壁之间。
http://s3/mw690/003XwzSnzy79wAr1V4ua2&690
http://s12/mw690/003XwzSnzy79wAxQ4b12b&690
http://s5/mw690/003XwzSnzy79wAB8wny44&690
http://s12/mw690/003XwzSnzy79wAyHBkT6b&690
http://s3/mw690/003XwzSnzy79wAEpQMG52&690
《云窟》
“益都县(青州原名益都)图志记载,每逢夏秋之际,窟内云雾蒸腾、飘逸迂回,蔚然奇观,故名云窟。明冯梦龙著醒世恒言中李道人独步云门篇即以此为背景,几经兵燹,垢满窟平,现修正复原,以供登临览胜。”
甲子年春书于益都
http://s14/mw690/003XwzSnzy79wAFR7533d&690
http://s2/mw690/003XwzSnzy79wAQnoYh81&690
当代著名书法家武中奇的书法石刻“雲海”。
http://s15/mw690/003XwzSnzy79wAIlDNYce&690
当代著名书法家高启云的书法石刻“雲潮”
高启云(1914~1988)又名高启芳,历任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书记,山东省人委秘书长,省计划委员会主任,经济委员会主任,副省长,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等职。高启云一生从政,同时又善诗、善画,尤以书法著名。被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山东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老年书法研究会
会长。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览,并流传海外。1988年病逝于济南。
http://s9/mw690/003XwzSnzy79wAJ8eDe48&690
http://s15/mw690/003XwzSnzy79wAKHe2i4e&690
为了和山上的古迹相互区别开来,我们特意把新增题记涂抹成蓝色,给古老的云门山增添了新的生气。
http://s7/mw690/003XwzSnzy79wAO1Qb496&690
当代著名书法家武中奇的书法石刻“曲径通幽”。
http://s3/mw690/003XwzSnzy79wAOIdMub2&690
当代著名书法家武中奇的书法石刻“海岱雄风”。
“海岱雄风”为原江苏省书法协会主席武中奇的题记。武中奇,1907年出生,山东长清人。海:指渤海。岱:泰山。即从渤海之滨到泰山脚下,这一片的绿地为古青州的所在地,以当今的青州为治所是从东晋开始的,此后历经隋、唐、宋、金、元、明、清等封建王朝,虽建制频仍,但均为州、府、郡、道、路的治所 ,长达1600年之久,是山东境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中在明洪武九年,青州由省级治地降为地级治地。
http://s14/mw690/003XwzSnzy79wAV0Ztzad&690
http://s12/mw690/003XwzSnzy79wBweDQnbb&690
http://s16/mw690/003XwzSnzy79wBBNw6Pcf&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