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这本书和《道德经》这本书的差异

(2015-09-21 15:39:29)
标签:

文化

@黄金树~百奇黄建军(知识产权战略顾问,企业无形资产的贴身管家):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跟大家分享《老子》这本书和《道德经》这本书的差异。

老子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性人物,其著作历来受到高度的关注。在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老子集成》中,共收录了自战国到1949年265个不同时期、不同注解者的版本,其中称《老子》的120部,称《道德经》的145部。但最古老、最完整而又没有注释的本子,却是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群中出土的帛书《老子》。

帛书《老子》出土40多年来,海内外学者们对帛书《老子》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著述颇多,他们也从多方面、多角度证实了古今学者认为今天通行本《道德经》“多后人所改”,“与古《老子》相远”,“谬误实多”的推论。最新的一本论著——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12月出版、旅美学者肖钢所著《道论——帛书<老子>破译报告上部》更是从“行为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的角度,给读者系统全面地展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子》。

《道德经》对《老子》改动700多处

经过精确对比帛书《老子》与《道德经》的文本,肖钢发现,后者对前者的改动多达700多处,导致原文350多句话中有160多句发生了重大改变,使《老子》原来的主题内容和思想体系遭到严重破坏。

其中仅因避讳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昭帝刘弗5个皇帝的名字而产生的变异就达100处之多。内容的改动导致人们对道德经的错误理解之深。

比如肖钢指出,“水善利万物而有争……”这一段文章的主题是借对水的自然属性的探讨,引导读者沿着人人都熟悉的水,去思考天之道和人之道的属性。水往低处流、水火无情、洪水猛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固然可善利万物,但怎么会“不争”?

“弗争”是指“有约束、有条件、有规则地展开竞争”。“人之道,为而弗争”是对个人积极参与社会竞争的正面鼓励,也是社会发展的文明方向,“为而弗争”是健康的、充满正能量的。“不争”不仅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也是一种自寻烦恼的愿望,因为人类的本能就是怀疑、挑战和竞争。宣扬“为而不争”既是自欺欺人,也是对人性的摧残,更有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悖谬。我们察看历朝历代的注释,除了拐弯抹角、令人眩晕的自圆其说外,确实看不到任何积极的力量。所以我们看书还是要看原著老子这本书才能领略作者真正的意图和伟大的思想。

注:语音翻译,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