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札记】最是乡思动人心
(2022-04-28 11:50:43)【原创札记】最是乡思动人心
涂
2022年3月1日,我在实名博客里刊发了我的习作《打造文学的故乡——致我的乡亲余立功》;4月27日, “通海口人”公众号转发了这一习作。近3000人点击、近50人留言。不是我习作写得好,是乡思打动了游子的心。
留言从范围来说,新疆、四川、上海、广东、海南、湖南、北京、武汉……都有,也有来自我的出生地柳李村的。从对象来看,有我的老师、同学、同事、朋友、乡亲,还有一些不认识的朋友:仙桃的老市长陈吉学、老书记杜佐标,作家召唤、李城外、刘全新……柳李村的乡亲小彭给我留言,我记得我在柳李学校教书时,小彭刚刚两岁。从留言的形式看,短的一个字:赞;最长的是高中老同学舒振怀的留言,有1000多字,就打造“文学的故乡、精神的故乡、心灵的故乡”,从5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策划;最奇特的留言是武汉大学伍新木教授的,他在“武汉仙桃乡亲群”里看到了我的习作,和地大的丁振国老书记、网络大V李光满先生一起,居然很快弄了一个“打造文化之乡,以文塑乡、以文塑县,以高品质发展和建设彰文”的三期工作方案,把手写稿拍照发在微信群里,令人十分感动。
面对这么多金点子,面对朋友们的赤子情怀,我这个退休老汉束手无策了。我所能做的,就是不遗余力地为家乡鼓与呼,就像2000年我写作《三湖连江 把武昌建成“水”上科教明星旅游城》的策划建议一样,通过10年的努力,在各级政府的力推下,终于建成了“楚河汉街”。我也只能等待机会,等待有识之士把打造“文学的故乡、精神的故乡、心灵的故乡”的概念付诸实施,变成现实,变成生产力,变成乡亲们的金饭碗。
有一点是值得欣慰的。多年来,我写通海口、写仙桃,自认为是家乡一位比较称职的业余宣传员。我在我所住的社区的微信群里,经常推出我的习作,邻居见了,都会和我聊聊仙桃、聊聊通海口。
武汉市人大副主任李强,看了《打造文学的故乡——致我的乡亲余立功》一文后,给我留言:“仙桃通海口,阳新龙港,好有一比。”李强博士与我是多年的同事,他先后做过江汉大学党委书记、武汉市副市长,出版有诗集《感受秋天》《萤火虫》《山高水长》《潮水来了》《在水一方》等5部,还办有《湖畔吟诗》的公众号,办了254期,刊发了数千首诗。我们两家门对门住了十多年,是好邻居。他的儿子看了我的乡土散文,几次问我一些问题,比如:“涂伯伯,你的好几个作品的主人翁为什么都叫陈实?”2015年后,李家搬到汉口去了,我家也搬到张家湾社区了。但我记得,李强祖籍是河南上蔡,出生在湖北阳新县,虽然在武汉工作多年,他依然挂念家乡阳新龙港,所以给我留言:“仙桃通海口,阳新龙港,好有一比。”
也好,与李博士来个隔空交流,把我们各自的家乡再宣传一把,凑成一个上联,征集下联,请各位赐作:
龙港通海口!!
……
【2022—4—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