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语文作业质量
(2013-01-24 08:27:02)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研究论文 |
如何优化语文作业质量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优质、规范的语文作业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但当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热烈进行着的时候,语文作业改革的力度却远远没有跟上。许多学校的语文作业呈无规范管理状态,大多数小学生提起语文作业就垂头丧气。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去改变这些现状呢?
一、关注个体逸瑞,郑可申,水英、、、、、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差异。有差异的学生做“一刀切”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习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视情况给作业变脸,让它新鲜的姿势重新出现在学生面前。
(一)数量分层,指向个体差异
每课的基础性练习,特别是写字作业、朗读作业这些语文基本技能是我们规范作业的必选操作。预习、复习是语文基本知识落实的重要阵地,不可随意切去。至于学生写字、朗读的遍数则因人而异,教师可以从数量上对不同的学生提出分层的要求。那些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练习,学生可以选做或不做。如背诵练习,一般学生只要按教材要求背诵有关篇目,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选择一些精彩的片段背下来。
(二)类型分层,指向个体提升
在作业布置上,教师如果弄清教材中作业练习的编排意图,创造性地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能使学生个体得到充分的提升。在语文园地“展示春天”的学习中,学生有的搜集春天的词语,有的收集春天的谚语,有的收集春天的古诗,有的收集春联,有的收集歌曲。有的展示自己关于春天的一段写话,有的展示自己关于春天的毛笔书法。这样的作业渗透了孩子们不少的汗水,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不妨把交作业的时间松一松,让学生能力充分作业,交给你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夯实整体
(一)听说结合,现代味作业夯实整体
(二)知行结合,人情味作业夯实整体
凡是亲身经历,印象才能更加深刻。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如果能考虑到知识和行动相结合的原则,作业就能事半功倍。一次口语交际课的话题是:“和妈妈说说心里话”。一名女生眼泪汪汪地嚎啕大哭。原来这名新刚转入的学生是一个从小就失去母亲的孩子,课堂关于“母亲”的话题让她既伤心又无助。教师要是能事先了解情况,把母亲的含义扩大化或者把话题改成和“亲人说说心里话”就不会出现如此没有人情的一幕了。另外,我们要充分认识作文的外延等于学生阅历的道理,在我们批评学生内容空洞的时候,不妨静心想想,学生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就让我们把批评学生的时间,把教学机械写作的时间省下来,带领学生观察、制作玩具、播种树苗……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在我们充满人情味的作业中文采飞扬。
三、拓展时空
新课标提倡“实践第一”的观点,大语文观要求语文作业为学生拓展时空,摒弃“封闭”的单项思考,搭建一个“开放”的舞台,改变教师、学生,学生、家长三点两线的局面。让学生在一个动态、开放的环境轻舞飞扬。
(一)文本实践,在模拟空间中唱主角
例如学习了《葡萄沟》、《记金华的双龙洞》等写景写物的课文后,我设计了一些“当小小推销员”、当“小导游”等实践性作业:“如果你是新疆葡萄沟的果农,葡萄丰收了,你如何推销你的产品?”“如果你是旅行社的一名导游,你带游客去金华,你又如何把双龙洞的特点介绍给大家呢?”这样的作业使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唱起了主角,活用了语文知识。
(二)观察实践,在考察空间中唱主角
观察作业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实地观察或饲养动物,栽花种草并写观察日记,如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一文后,让学生联系小区物业,在小区内栽种花草,观察葡萄藤或蔷薇花等植物的枝蔓,看看它们是怎样由低处盘上高处的,写一段话。在教学二年级 “我的家乡”主题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或在父母的带领下,考察“九峰山”、“梅山海岛”、“大型合资公司”……,考察家乡“水果”、“海鲜”等风味美食。同时在班级里还进行一个“我的家乡”展示活动,学生通过摄影、写作、纪念品等各种形式来展示家乡的丰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考察感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