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专业化成长感悟
(2013-07-04 14:45:39)新教师专业化成长感悟
首先欢迎大家到我们义蓬一小参加新教师的教学研讨活动。感谢陈飞琴和莫旭东两位新老师为我们奉献教学研讨的课堂素材。接下来,我交流的话题的是新教师专业化成长。说心里话,今天在这里谈专业化成长,有些惭愧,就自己而言,课堂教学、论文写作、教具制作、学生辅导各方面都谈不上专业,以下我交流的内容权当一些感悟,期望今后我们共同成长。
一、感悟之一:立足课堂、规划自我
1、从培养学生常规做起
去年参加90学时培训,到杭州胜利小学听课学习,胜利小学的陈老师和苏老师分别执教《食盐消失了》和《把食盐变回来》,在座的有些老师可能也一同参与了活动。两位老师除了精湛的课堂教学水平赢得了在座专家和老师的称赞外,更让我羡慕的是学生交流研讨过程中举手投足的表现,动手探究有序而安静,回答问题自信而谦恭,反驳观点虽然激烈却彬彬有礼,课堂和谐而充满灵气。良好的课堂常规成就了精彩而高效的课堂。
想起多年前,我陪同事到萧山区参加区优秀教师上课环节考核,大家同上《比较水的多少》一课,课堂中出现至今难忘的一幕,一位科学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实验后,要汇报交流了,这时老师示意学生停下实验,准备汇报,老师发出指令:“静下来,静下来”学生没有反应,于是老师又拍手示意,学生还是顾自己,没有停下来意思,最后老师实在没办法,拿起讲台上的教鞭,使劲敲打讲台,学生才得以安静。出现这样情况可能是老师教学设计的原因,也许是老师课堂调控手段不足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暴露出我们科学课在刚实施过程中的遇到的普遍问题,也就是课堂学习常规问题。虽然新课程实施已经十多年了,但科学课堂常规的问题还在继续困绕着我们,尤其是我们的新老师。
在赵海芳老师自己的成长贴中我摘录了几段话:
9月27日
10月24日
赵老师是位善于思考的科学老师,的确,学生的课堂纪律难控制,这是我们新老师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也是很正常的现象。赵老师的感受可能是我们很多新老师的在课堂教学中曾经或者存在经历。
如何构建一个和谐而高效的学习常规,是我们许多科学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有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习常规。科学课十分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学生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注重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探究;强调学生的观点、结论的表达;强调学生分组活动的实效性,应该说是对学生要求特别高的课堂。因此,科学学科的常规有自己的个性。
《浙江省小学科学建议》是在新课程开展以来,结合许多老师和专家经验和智慧的成果,建议中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常规要求以及一些做法。新老师可以对照《浙江省小学科学建议》,再根据自己的班级特点去完善和细化,摸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方法。比如学生发言和倾听的常规,可以细化到要求发言的同学面向其他同学而不是面向老师,倾听的同学要做到眼睛注视发言的同学。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体现了对发言同学的尊重,使交流更加和谐。常规是基础,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保障。良好的常规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需要我们几个月甚至一个学期不断的持之以恒的训练和培养。
我们的专业成长就应该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课堂常规开始。
2、以课堂为中心
专业成长包括很多方面。除了课堂教学外,还有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教具制作、教学软件制作、实验操作技能、试卷命题、辅导竞赛等等。我想说的是课堂教学应该是我们专业成长的源泉和根本。换句话说,专业上有建树的科学教师首先应该是会上课的老师。上好课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学习教学理论,要研究教材,要研究学生,要研究材料,要钻研学法,要设计教案,要会反思。我们应该都上过公开课,这个体会应该是很深刻的。
每年都有课题立项,每年都有各种论文评比,大家可能刚刚经历过立项课题的撰写,我们可能为此而绞尽脑汁,写课题和论文也是专业成长的重要部分,好的课题和论文都是来自于我们的课堂实践。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材料问题,可能会引发你对材料的改进和思考,有可能会成为你教具制作的开始。我们区科学教具制作水平全省甚至全国领先,这些教具的思路和灵感都来自于课堂教学。
我想我们新老师应该从会上课,以课堂为中心开始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用课堂教学的成长来引领专业方面的其他方面。
3、做好成长档案
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给自己制订个人发展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有步骤去实施。这样可能让我们的专业发展更加有条理,目标更加明确。成长档案可以很多的形式,比如,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网站上有个专门的板块叫老师的专业发展档案,大家可以搜索一下。虽然这个发展档案是学校层面要求的,但值得我们借鉴。
以前,大家通过博客来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这其实也是一种档案形式。当然现在更盛行的是个人成长专贴,也是很好模式,通过专贴既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的一点一滴,又能与同行进行交流互动,还会得到专家指点。我们区里不少老师都有自己的专长专贴。刚才提到的赵海芳老师,还有如陆丽芬老师、沈晴雨老师、莫银土老师、赵丽娜老师、高莹燕老师、杨望祥老师、韩良老师、徐玉红老师等等都在浙江省小学科学论坛建立了自己的成长专贴,而且都坚持到现在。其中的许多老师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二、感悟之二:抓住机遇、提升自我
1、在教研活动中磨练
课堂教学教研活动是能使新教师快速成长的捷径,在听课和上课的学习中会有许多的想法和感受。在教研活动中,受益最大的还是上课的老师,所以我们应该主动抓住上教研课的机会,大胆表现。适当给自己压力,也是前进的动力。今天两位新老师能抓住机会上教研课,不论课上得如何,我想两位老师在这次的活动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大的收获。在磨课过程中,对教材的研究,材料的准备与处理,教学流程的设计,课堂气氛的调控等方面肯定会有更深入的理解。这个磨课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我自己上教研课的体会是,不管课上得好不好,过程很辛苦,课后很幸福。幸福不仅仅是精神上的由紧张到放松幸福,更多的是收获后的幸福。
我们萧山的教研活动很丰富,有学校之间组成的共同体,有各校申报后区级教研活动,有中美广角工作站,还有这次刚刚组建的小学科学教师联合发展协同体等等,许多新教师抓住了这些机会,我想这些参与的新老师,在一年或者若干年后一定会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师中成长最为迅速的群体。
在上面说的这些教研活动中新教师应该勇敢承担教研课,新教师可能会感觉自己没有经验不敢上教研课。我觉得在小学科学学科这个大家庭里,大家完全不必有这样的顾虑,在上教研课前,学校团队一定会在一起和你磨课,帮助你。我们科学QQ群里的老师一定会给你建议,我们的教研员杨老师一定会给你指导。
2、找到一个突破口
专业发展是多方面的,前面提到的论文撰写、课题研究、教具制作、教学软件制作、实验操作技能、试卷命题、辅导竞赛等等都是我们专业成长的重要部分。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特长的方向去突破,以达到更快的成长。在十多年前,科学课还叫常识课,电脑还是稀罕的物品,那时我们萧山的常识老师已经感觉到了多媒体技术将会给教学带来一场变革,许多老师利用自己电脑技术的优势,积极投身于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几十位老师制作的课件制作成光盘全省流通发行,在为萧山的小学科学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专业成长道路的跨越。萧山区名师寿建杨老师,在论文写方面有自己独特的造诣。任伯年小学的李国兴老师利用指导学生竞赛、发明创新的优势成就了自己的名气。沈阳老师在全省实验操作技能比赛中永夺第一。杨君老师,教具制作成为他自己的专业成长的突破口。
杨君老师,我比较熟悉。2008年的时候我们一同参加萧山区小学科学领雁工程培训时认识。后来熟悉后,我才知道他当时是数学教师,没上过一节科学课。在培训期间,我们分到同一组,我和组内的同行不断地鼓动,第二年,转行到科学课。短短几年时间,热传导实验的教具让他名声大起,从区的一等奖一直拿到全国一等奖。和教具有关的论文《温变油墨在热传导及传热比赛中的应用和研究》也在区年会论文中获奖,在02年区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能力评比获得一等奖。02年暑假还被衢州学院邀请给参加90学时培训的老师做教具制作的培训讲座。现在可以说专业成长比较全面。我们新教师要发现自己优势,抓住机遇,找到自己专业成长的突破口,用点的发展带动自身专业的全面提升,我们专业成长就会有质的飞跃。
这些年,网络成为又一个机遇,已经有许多年青教师在网络教研中快速成长,这也将是许多新教师的又一个重要突破口。
3、在竞赛和评比中升华
每年,小学科学学科都会有一些竞赛和评比活动,有专项技能的,有综合的,有区里,有区外的。作为新教师,有机会应该尽可能参加。每一次竞赛和评比应该说是一次磨练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机会。像教研室2012年组织的小学科学能力评比,试卷命题竞赛,今年组织的教学设计评比活动都是提升专业成长的平台。
在诸多的竞赛和评比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教坛新秀评比,教育局组织两年组织一次,教坛新秀是值得去追求的荣誉。教坛新秀的考评包涵了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各个方面,他的评比过程是对我们年青教师专业成长的综合性考核和检验。现在各校可能都在进行区教坛新秀的推荐工作,如果今年你没被学校推荐出去,别气馁,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去积淀。成为教坛新秀应该是每一位新教师的一个目标。
三、感悟之三:共盈发展、幸福成长
我们小学科学网上,党湾二小的陈婷老师有篇工作总结,题目是《2012年,我幸福了吗?》。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同事之间的关心,幸福是家庭成员的体谅,幸福更是源于美丽的工作。我觉得幸福其是一种心态。如果专业成长没有给我们带来幸福,我觉得成长也失去了意义。如果你感受不到专业成长的幸福,你也将失去成长的动力。在我们工作中,可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快,或许感觉整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比如繁多的科技比赛辅导,各种培训和检查,感觉很累,或有许有许多的抱怨,抱怨课务量重,抱怨班级学生不遵守纪律等等,在这些年,我也深有体会。在工作中,我们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只有良好的心态才会让我们更加享受成长带来的幸福。
1、校内同事共盈
我们许多科学老师都在学校里是佼佼者,既是学科上的带头人,又是电脑技术的专家,既是科学老师又是科技辅导员。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其他老师的帮助和支持。当有我们有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不要吝啬,比如安装电脑,制作课件,修理多媒体等,比如你是仪器管理员,有老师借仪器,不管多忙,你要热情服务。“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幸福。
2、校外团队共盈
2008年,小学科学领雁工程培训班让许多老师在短短几个月里,经过比较系统的培训和学习,理论水平、课堂教学水平快速得以提高。我也是受益之一。我所在的小组六名成员到现在仍然继续着我们的友谊,经常自发组织一些活动,讨论学科教学问题、科技竞赛辅导问题,相互促进,互相提高。
大家熟悉的中美广角工作站是非常好专业发展团队,在顾云涛站长和张博士的带领和指导下开展和有声有色。
这次教研室组织“小学科学教师联合发展协同体”又将是一次专业成长共盈的机会,大家要好好珍惜。
3、个人与学校共盈
个人的发展有时也学校可能会出现一些矛盾。有时,我们科学老师在聚一起交流的时候,有老师抱怨说领导不支持工作,想出去参加活动学校不批准,上课需要购置一些材料学校不给报销,这是现实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时,可能需要我们更加从自身做起,从学校角度去思考,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态度认真,找到与学校发展的共盈点,做出让领导满意的成绩,相信上面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赵丽娜老师在自己的成长专贴有这们一段话,赵老师文字功底很不错:
每当学生和我述说着自己碰到的这样那样的烦恼时,我总是带着一份心疼与他们一起面对各种成长的烦恼,也欣慰的见证着他们蜕变的美丽,同时也感动着学生的信任。或许可以这样说:当这个世界有了老师,最幸福的就是学生;当学生快乐成长的时候,最幸福的就是老师。老师幸福着学生的成长,成长着自己的幸福。
最后祝愿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像赵老师一样,和学生一同幸福成长,和我们萧山小学科学学科一同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