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一本好书:《企业所得税实务与风险防控》

分类: 税务 |
作者:马泽方(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出版时间:2016年3月
出版社:中国市场出版社
定价:78元
本书具有三大特色:
一、突出实务——重点是经常性业务
企业所得税事项众多,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为突出重点,本书对企业经常遇到的业务进行详细讲解,如收入、扣除、资产、优惠等,这些看似简单,却是企业容易出现风险的事项。如工资薪金是企业最普通的业务,但经常有企业因工资薪金支出处理不当引发税务风险;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是国家重点推进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有不少企业误以为“小微企业”都能享受税收优惠,导致风险;如此种种。不经常遇到的特殊事项本书讲解相对简单,因为这些税收政策,如重组、境外抵免等,绝大多数企业遇不到,绝大多数的税务人员一辈子都不会接触。以北京市国税局为例,2014年度汇算清缴中,申报了重组业务的企业(包括一般重组和特殊重组)仅占全部汇算清缴企业的0.006%,申报了境外抵免的企业仅占0.03%。因此,关注常用税收政策对绝大多数企业更有帮助。
当然,本书并不是对大企业就没有帮助。大企业一般有专门的税收管理团队来应对企业重组、并购、股权转让、转让定价等,容易忽略一些小政策的税收风险,但正所谓“祸患常积于忽微”,小政策不注意,也会酿成大风险。如一些大企业仅为高管支付补充医疗保险,这部分支出不能税前扣除,大企业经常会做不当操作。而且大企业体量大,一个小失误导致的风险可能就是上百万税款,而且会严重损害大企业的形象。
本书还用较大篇幅介绍了企业相关业务的财务会计处理。纳税调整来源于会计,只有弄清楚会计处理,才能做好纳税调整。当前会计政策变化很快,为保证准确,本书会计方面的很多讲解及例题参考了201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会计》教材。
二、提示风险——这些教训真的发生过!
随着简政放权的不断深入,税务机关的管理模式由原来的事先管理转变为事中事后管理,大量涉税事项不再审批,税收优惠全部实现备案,极大方便了企业,但企业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很容易产生税务风险。简政放权并不是放而不管,税务机关加大了事中事后管理力度,制定了随机抽查机制,一旦发现企业有问题,不但要追缴税款,还要加收滞纳金。因此,若企业对税收政策没有全面透彻的掌握,在简政放权下反而会面临更大的税务风险。
很多税收政策,学习时可能并没意识到其中的风险,导致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企业报销职工学历教育的学费不属于职工教育经费,但很多企业并不知道,被税务机关检查出来要求补税时才恍然大悟。因此,本书力求起到点拨的作用。结合多年的税收工作实践,从收入、扣除、资产、优惠等方面,结合税会差异、新申报表、案例、有争议的问题等,作者系统梳理了企业常见税务风险,将可能遇到的风险一一点出,并辅以真实的案例进行详细讲解。
笔者认为,大企业对税务风险比较重视,必要时会请中介机构代为操作,风险控制相对较好。中小企业人少活多,对税收政策学习不及时,掌握不全,理解不深,面临更多的税务风险。因此本书特别对中小企业财务人员予以提示,以期帮助中小企业最大限度地避免税务风险。
不仅是风险,在征管实践中发现,不少企业因对政策的误解多交税。这种情况,本书也予以提示,以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书中标注为“注意”的,为企业可能多交税的地方;标注为“风险提示”的,为企业可能产生税务风险的地方;标注为“案例”的,均来源于媒体报道的真实案例。
三、政策时新详尽——税收政策工具书
本书相关政策截止到2016年1月底。当前税收政策变化极快,就在写作本书时,《财政部
书中所涉及的大量税收政策文件,全部标明文号、引用原文,便于读者查找。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对每个文件在首次出现时均给出文件名称及文号。当该文件在后续较近的位置(一般在同节中)再次出现时,只给出文号,以保持行文简洁。敬请读者留意。
除了有益于企业财务人员,对于税务机关来说,本书同样适用。本书罗列出的企业常见风险可以对税务人员的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起到指引作用,在检查中从风险点入手,好过大海捞针似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