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所得额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叠加享受减免税优惠”填报方法
(2015-01-30 20:21:40)
标签:
叠加享受减免税优惠 |
分类: 税务原创 |
新版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107040《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第28行“项目所得额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叠加享受减免税优惠”是新申报表新增加的行次,新申报表填报说明对该行的解释是:“填报纳税人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其他专项优惠等所得额应按法定税率25%减半征收,且同时为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微米或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事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等可享受税率优惠的企业,由于申报表填报顺序,按优惠税率15%减半叠加享受减免税优惠部分,应在本行对该部分金额进行调整。”该行看似复杂,应如何理解及填报,笔者举例说明。
例:某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应纳税所得额2000万元,其中700万元为技术转让所得。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四)项所称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企业所得税过渡期优惠政策执行口径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157号)第一条第三款规定:“居民企业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第八十七条、第八十八条和第九十条规定可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所得,是指居民企业应就该部分所得单独核算并依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
因此,技术转让所得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应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而不是按照高新技术企业15%税率减半。该企业应纳所得税额=(2000-700)×15%+(700-500)×50%×25%=220万元。
由于老申报表没有区分该内容,导致填报复杂,新申报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由于新申报表的设计,填报并不像上面计算那么简单,需要逆向思维。新申报表填报如下(单位:万元):
第一步:技术转让所得填入A107020《所得减免优惠明细表》
行次 |
项 |
项目收入 |
项目成本 |
相关税费 |
应分摊期间费用 |
纳税调整额 |
项目所得额 |
减免所得额 |
1 |
2 |
3 |
4 |
5 |
6(1-2-3-4+5) |
7 |
||
|
…… |
|
|
|
|
|
|
|
33 |
四、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项目(34+35) |
|
|
|
|
* |
700 |
600 |
34 |
|
* |
* |
* |
* |
* |
* |
500 |
35 |
|
* |
* |
* |
* |
* |
* |
100 |
|
…… |
|
|
|
|
|
|
|
40 |
合计(1+17+26+33+36) |
|
|
|
|
|
|
600 |
第二步:先按照25%税率计算
(2000-600)×25%=350万元
‚再统一按照15%税率计算
(2000-600)×15%=210万元
差额=350-210=140万元,填入第2行“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ƒ(700-600)×25%-(700-600)×15%=10万元,填入第28行“项目所得额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叠加享受减免税优惠”
A107040《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
行次 |
项 |
金 |
1 |
…… |
|
2 |
二、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填写A107041) |
140 |
|
…… |
|
28 |
五、减:项目所得额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叠加享受减免税优惠 |
10 |
29 |
合计(1+2+3+4-28) |
130 |
第三步:过渡到主表
行次 |
类别 |
项 |
金 |
|
|
…… |
|
19 |
四、纳税调整后所得(13-14+15-16-17+18) |
2000 |
|
20 |
|
600 |
|
21 |
|
|
|
22 |
|
|
|
23 |
五、应纳税所得额(19-20-21-22) |
1400 |
|
24 |
应纳税额计算 |
|
|
25 |
六、应纳所得税额(23×24) |
350 |
|
26 |
|
130 |
|
27 |
|
|
|
28 |
七、应纳税额(25-26-27) |
220 |
|
|
…… |
|
综上所述,“项目所得额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叠加享受减免税优惠”填报时须注意两点:一是只能按照法定税率25%减半,而不能按照优惠税率减半;二是填报该行时需要逆向思维,差额填入该行次。建议先按照正确的方法计算出应纳税额,再倒推出差额,就可以按申报表的逻辑关系运算出应纳税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