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积极心理学对初中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2013-05-12 09:54:29)
标签:

教育

分类: 魏县二中

  摘要:初中课堂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遵循一定的教学程序的一种教学过程。老师们根据一定的教学模式来决定这一节课先教什么、后教什么、需要教什么、什么要重点教、什么一带而过。但是由于初中生们喜欢欣赏和表扬,又很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这样的心理特点,因此初中课堂上老师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中蕴含的深邃丰富的传统文化,老师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在初中课堂上老师们正确的运用积极心理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同时培养他们积极地人生态度,使初中生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初中生  课堂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城。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从当前的发展态势来看,积极心理学不仅仅在心理学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其思想已经渗透进了心理治疗、教育、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个社会领域。

一、积极心理学对初中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减少学生的反抗心理情绪

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个原因,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现实所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便产生了反抗心理。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多次运用积极心理学可以有效的减少学生的反抗心理,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老师的教学中,认真踏实得跟上老师的步伐。

   (二)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的培养目标,包括认知品质、情绪品质、意志品质和人格品质。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广泛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自信心、自制力、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情绪调控能力、自我意识、自我管理、人际交往能力、自信、诚实、同情心、乐观、责任感等积极心理品质。

  (三)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主张使教育者自身实现改变,使教师在课堂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坚持在课堂中融入积极心理学思想,对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会使教师理关注自身的积极情绪、潜力和美德,并相信这样的改变会合使自己生活更美好。教师在课堂中以积极心理学来分析自己的行为目标,理解其行为带给学生的积极感受和所起的积极作用,并体会到其中的美好,这一过程也将促进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的形成。教师将其行为运用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主动地发挥积极的功能和积极的体验,也会增加他们的控制和适应生活的能力,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生一般处于对立的状态。然而在积极心理学理论背景下,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学校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中的、发展中的个体,而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对立关系。积极心理学主张教师要以积极的心理看待发展中的学生、重视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经验、在课堂中发展和利用自己的积极心理、帮助和发展学生的积极心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评价性词语的运用,多使用平等的、积极的、赞赏的词汇。这样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运用,既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又建立了一种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积极心理学融入课堂教学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

    因为老师们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节课甚至一生。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如评价语言、体态语言等到。教师的一言一行是教学理念的外套表现,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心理素养的提高,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对学生和对自己的认识。同时教师要正确区分学生的问题,对心理问题,要善于耐心地、真诚地沟通和引导;对品德问题,则要进行严肃的批评和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强调片面灌输,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将积极心理学融入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积极心理学理论强调课堂上,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存在,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被注意、被重视,提问学生的时候用“想一下你一定会回答这个问题的?”代替“你会回答吗?”这种问问题的方式不仅给了学生自尊,更给了学生自信。将积极心理学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诸如提问问题的与其及教师的言语、态度、表情、课堂教学管理等具体问题上,真正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得到真正的发挥。

   (二)课堂氛围

    在积极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被调动,注意力更集中,参与性更强,学生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同时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自身的积极品质也得到激发和展现。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是诱导积极情绪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成功的快乐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从而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心理成长。《教师应努力创造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的创设也有赖于师生关系的质量,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能带来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并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维护和调控作用。

             

                                                  第16期 魏县二中分队 心理 翟志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