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蚯蚓走泥纹成因及美学赏析

(2013-05-29 19:25:46)
标签:

林冠宏

青瓷

蚯蚓走泥纹

开片

羚希典藏

分类: 品味青瓷
各位朋友无论在青瓷传世品或是当代采高温还原烧的青瓷创作中常可在釉面上见到较釉面颜色略深的纹路,或呈弯曲线条状、或呈絮状,这种好似蚯蚓在雨後湿地上行走过的痕迹,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很写实生动的名称『蚯蚓走泥纹』。
http://s5/mw690/bad147ebg7c95c65edaf4&690
阿毅自用官窑粉青太极八卦炉,炉身上可以明显看出颜色较釉面略深的走泥纹

蚯蚓走泥纹是如何形成的呢?上次我们在『浅谈青瓷开片的成因』(http://blog.sina.com.cn/s/blog_bad147eb0101bhzw.html)中有提到,”一件作品在窑烧前,所上的釉料是液浆状的,入窑後,随着窑温升高,釉水慢慢变乾,之後当窑温到达釉料矿物熔点後,釉料会完全融化为液状。”在中间这段釉水慢慢变乾的过程中,釉面就有机会出现乾裂,这种乾裂就像是河水乾枯的河床那样。

http://s2/mw690/bad147ebg7c95c45a9711&690

接下来,变乾的釉面会随着窑温升高逐渐熔化为液状,成为液状的釉料就会流动而把先前的乾裂覆盖掉,最後降温出窑後,覆盖处就会留下较釉面颜色略深的线条,这就是蚯蚓走泥纹的成因。

http://s1/mw690/bad147ebg7c95c5599bd0&690
桥耳炉内的蚯蚓走泥纹,一般走泥纹多出现在厚釉处。

原本蚯蚓走泥纹是工艺缺陷而相成的瑕疵,但在浪漫崇文的宋代人眼里,却觉得美而珍爱,尤其在当时,蚯蚓走泥纹的形成,诡密难解,又极其独特,遂被染上通玄色彩,『正如蚯蚓迂回转折于白云之间,白云散漫于碧蓝的天空,可谓不可思的矛盾』,而将蚯蚓比喻为初生之龙子,雨过天青,龙行於太虚,布云施雾,南宋帝王们便顺理成章的将其看作是唯吾独尊的帝王色彩,而成为至上珍品。

http://s12/mw690/bad147ebgddd9b7c7190b&690
呈密集絮状的走泥纹,这与胎土配方有关。

所以说,走泥纹等纹理的形成是源于工艺上的缺陷,但古人在这个缺陷之中发现了美的蕴藏,于是有意为之,把缺陷发展成了美。这种领悟具有反璞归真的心境高度,正如阿毅过去常讲的『有点不足正是幸福的全部』,因为不完美而成至美,就像有一种女孩,平常表现单纯,带有少根筋的傻劲,但发起脾气来特别凶,虽然一点也不体贴不温柔,但她却让人特别着迷,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羚希典藏微信公众号』(linxicollection)

http://s2/mw690/bad147ebgx6C1S3UuS58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