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使用普通话成为更多人的新风尚
(2022-07-25 16:40:24) “书同文、语同音”一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梦想。我们党站在历史潮头,推动中国语言文字发生深刻变革。从早期革命活动中推广白话文运动,到在苏区开展识字运动,使语言文字走近大众、惠及大众。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推广普通话成为我国一项重要国策,从公布《汉语拼音方案》到“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让普通话成为国家形象和重要标志,给各族人民接受文化教育、提高识字能力提供了基础和可能,为亿万人民提高文化素质铺就了道路。
普通话推广,为经济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语言文字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根基。我国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自己不同的语言,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形成的人员流动加大,普通话对沟通信息、学习技能,共同推动中国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走进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国际国内的交往日趋频繁,对于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需要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的参与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说普通话的风气,推动推广普通话工作向纵深发展,以通用性强的普通话推广,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当然,推广提倡普通话,并不是禁止或消灭方言,这就需要各地各族群众在共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共说普通话的同时,也能够保持学会听懂方言,以更好地了解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挖掘地方文化故事,加强地方文化保护传承。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普通话在交流、沟通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让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奔发展,让和而不同的中华智慧,在文化多样性中闪耀光彩。
前一篇:发展好文博事业,展现好文化自信
后一篇:“宠物友好商潮体现文明与进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