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行〔1〕
且尽眼前此杯酒,丙夜犹坐沉吟深〔2〕。
把酒仰睇何太息〔3〕,谁期怆然动魄魂?
人生底事不能醉〔4〕?俗世于我又何求!
屈子昔年亦我似,汨罗冤魂今在否?
未若因醉绝寰尘,怀瑾握瑜自相守〔5〕。
自此别有地天在,杯口长须对我口。
壶中日月本逍遥〔6〕,酹酒濯我身上垢。
莫管玉兔逐金乌〔7〕,休言逝者不舍昼〔8〕。
但得醉时且行乐,谩道醒后愁复愁〔9〕!
谁谓丈夫志四海〔10〕?莫道闲居非吾志〔11〕。
昔时陈王宴平乐,且饮且醉且歌舞。
登台作赋惊四座〔12〕,七步赋诗奈若何〔13〕?
平生诗赋近百篇,才高八斗仙人歌〔14〕。
想当年兮阮籍贤,白眼对人仰天叹〔15〕。
此子固然能剧饮,杯中酒味惜未品。
愤世嫉俗何聊生?空使穷途留哭声〔16〕。
天生刘伶因酒名,一饮五斗始解酲〔17〕。
常乘鹿车载酒行,死即埋我勿惊魂〔18〕。
或脱衣衫自裸形,天地作栋屋为裈〔19〕。
倾坛而饮杜康酒,醉死复生酒德颂〔20〕。
大济苍生陶渊明,不堪吏职归去来。
家贫浊酒不常得,但饮必醉醉不归。
丰岁欢会酌春酒,凶年抱饥裹寒被〔21〕。
赋得饮酒二十首,借酒为题真慷慨。
何及东皋王无功〔22〕,不忍独醒最深情。
称凤不憎栖山树,叹龙不羞蟠泥坑。
不苟洁兮不避秽,天地之间自在行〔23〕。
斗酒学士非虚名,酒经酒谱是南董〔24〕。
李白斗酒诗百篇,气岸遥凌豪士前〔25〕。
黄金白璧买歌笑,几人解得不开颜?
少陵野老杜子美,百年多病独登台。
同谷七歌岂尽哀〔26〕?潦倒新停浊酒杯。
李长吉兮诗鬼才,苦吟成诗动古今。
劝君终日酩酊醉,浊酒可到刘伶坟〔27〕!
我今生在千载后,巢由之世堪回首〔28〕?
唐虞遗凤来此世,孤鸣无和独无偶〔29〕。
憎山羞泥孤高洁,天地何处容我歌?
举世庸碌空泪多,自非圣贤其奈何?
月方西没日东出,月影日影杯中过。
醒后似消无限愁,潸然涕泪还哀歌。
黄鹤一去不可留,长江自古向东流。
且把大杯对皓月,为谁一饮不肯休?
独醉独醒空独恨,众人皆乐我何愁。
荷出淤泥虽不染,鹤立鸡群终自羞。
但将白眼对俗世,岂能青眼向白丁〔30〕?
谁谓随波复扬流〔31〕?把盏痛饮此消愁。
昔年多少高吟者〔32〕,今朝几许失意人。
往来圣贤皆寂寞,我今醉酒且狂歌。
安得美酒百千种,彼方酌罢此又斟。
安得美酒亿万坛,醒复醉兮醉复眠!
2010.10.30旧作,2013.09.10校注
〔1〕这是一首生辰独酌、醉酒而作的歌行体诗。醉酒行,仿乐府诗题自创而已。
〔2〕丙夜:深夜。南宋陆游《书雨》诗:“仲冬候始寒,丙夜天正黑。”沉吟:深思吟味。三国魏曹操《短歌行》诗:“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3〕仰睇:抬头向上看。东晋陶潜《闲情赋并序》:“仰睇天路,俯促鸣弦。”太息:叹息。战国楚屈原《离骚》诗:“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底事:何事。南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5〕怀瑾握瑜:表示追求高尚的品德。战国楚屈原《怀沙》诗:“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6〕壶中日月: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古人有“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之语。唐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这里借指饮酒生活。
〔7〕玉兔、金乌:指月亮、太阳。唐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8〕《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谩道:别说。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六:“文章谩道能吞凤,杯酒何曾解喫鱼。”按:喫,即“吃”。
〔10〕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11〕三国魏曹植《杂诗》:“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12〕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修建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其中铜雀台高十丈,周边宫室多达一百二十间,并在楼顶置大铜雀,舒翼若飞,故称“铜雀台”。两年之后,曹操率曹丕、曹植等登铜雀台,命作《登台赋》,曹植援笔立成,有“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诸语,曹操大为赞赏。
〔13〕相传魏文帝曹丕嫉贤妒能,欲加害于曹植,命其七步成诗,否则处死。曹植乃诗,诗为:“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惭愧,遂赦曹植。
〔14〕《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清王士禛《渔洋诗话》:“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15〕白眼:露出眼白。表示鄙薄或厌恶。《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16〕《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唐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7〕刘伶(生卒年不详),字伯伦,魏晋沛国(今安徽濉溪)人。“竹林七贤”之一。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18〕《晋书·刘伶传》:“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
〔19〕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20〕刘伶嗜酒,得悉伏牛山北麓杜康仙庄所产杜康酒香郁醇厚,于是专程往饮,并作诗曰:“刘伶酒如命,倾坛只管饮。设或真醉死,酒家不相干!”其《酒德颂》中亦有“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捧罂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麴借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诸语。
〔21〕东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一:“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夏日抱长饥,寒夜无被眠。”
〔22〕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唐初诗人。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曾作《五斗先生传》,并撰《酒经》《酒谱》。有《东皋子集》。
〔23〕《新唐书·隐逸列传(王绩)》:“夫凤不憎山栖,龙不羞泥蟠,君子不苟洁以罹患,不避秽而养精也。”
〔24〕南董:春秋时期齐国史官南史﹑晋国史官董狐的合称,皆以直笔不讳著称。南朝沈约《宋书·自序》:“臣远愧南董,近谢迁固,以闾阎小才,述一代盛典。”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辞宗丘明,直归南董。”后世用以借称忠于史实的优秀史官。按:王绩所撰《醉乡记》《五斗先生传》《酒赋》《独酌》《醉后》等诗文,以及《酒经》《酒谱》,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新唐书·隐逸列传》)。
〔25〕气岸:气概。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26〕《同谷七歌》:即《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杜甫最为悲怆之作,其“长歌可以当哭”(肖涤非《杜甫诗选注》),被誉为“奇崛雄深”的“绝唱”(胡应麟语,见仇预兆鳌《杜诗详注》),“响彻云霄的悲歌”(冯至《杜甫传》),“千古少有的诗篇”(朱东润《杜甫叙论》),为历代杜诗论者所激赏。
〔27〕李贺(790~816),字长吉,祖籍陇西(今甘肃陇西),生于昌谷(今河南宜阳)。唐代著名诗人,世称“鬼才”“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诗三李”。有《李长吉集》。《致酒行》诗:“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将进酒》诗:“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28〕巢由:巢父、许由的并称。相传皆为尧时隐士,尧让位于二人,皆不受。后世因用以指隐居不仕者。语出《汉书·薛方传》:“尧舜在上,下有巢由。”
〔29〕唐虞:唐尧、虞舜的并称。亦指尧舜时代,古人以为太平盛世。语出《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30〕白丁:指不学无术或缺乏知识的人。唐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1〕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32〕高吟:高声吟诵。《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伤歌行》:“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