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二学期音乐组校本教研活动

鳌江小学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教研组(备课组):
项目名称 |
同伴互助课 |
项目负责人 |
曾超逸 |
活动时间 |
2018.5.23 |
活动地点 |
三年1班 |
活动主题 |
|
主讲人 |
上课 曾超逸
|
参加对象 |
|
申请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欣赏音乐 在一片山谷中,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 二、节奏练习 山谷中传来了一声音,用三角铁敲下面的节奏 1. x x x x | x - - - || 你们能念出来吗?按老师的速度念。 问:是几拍子的节奏?4/4拍子。 听一听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么样的? 生:强弱次强弱 板书表示强弱 再按强弱念一次 2. o x x x | x - - - || 改节奏, 师:改了什么?哪一拍? 生:把音符改成了休止符。改了第一拍。 第一拍是强拍,但是现在休止了,从第二拍开始,就从弱拍开始了。 按老师的速度念一念。 二、视唱旋律,口风琴演奏 1= F 4/4 0 6 6 6 | 5 - - - | 0 5 5 4 | 3 - - - || 0 4 4 4 | 3 - - - | 0 4 3 2 | 1 - - - || 1.认识调号 问:1=C表示调,那这是什么调?这是F调。 2.观察音阶,用电子键盘演示f调的音阶,找一找6、4 师演奏一下F调的音阶。请生找一找6和4,再找一找5和3。 3.弹一弹 分小组用口风琴弹一弹 一二组弹6,三四组弹4 4.唱一唱 一组唱一组弹,分别弹唱两个音 5.再分小组弹弹二声部旋律。 三、新课导入 1.听音乐伴奏,出示曲谱,请学生找一找刚才的旋律 发现整首歌都是二声部歌曲 2.观察曲谱,师唱一唱高声部,思考低声部应该怎么唱。 3.生分小组二声部唱一唱,着重学唱最后一句 4.随口风琴弹奏唱歌曲,最后一句一小组弹,一小组唱 四、新课教学 1.听歌曲范唱 2.填词第一段唱一唱,师口风琴伴奏 3.随伴奏唱 五、总结 这是一首模仿山谷回声的歌曲,这是大自然的给我们的美妙声音,我们一起寻找大自然神奇的影子。
|
||
活动反思 与意见 |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是遵循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强调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思路安排的。比如刚开始的节奏练习:先从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形式四分音符加全音符的四拍子两小节的节奏入手,在此环节先解决了节拍的强弱规律;然后引入到弱起小节,强拍变成了休止符,要求学生了解这个节奏之后,再提升到旋律的和声效果上来,出现两个声部的和声音程训练。 这节课中新内容的量还是挺大的,不仅是歌唱课,还是二部合唱的歌唱课类型,而且也加入了器乐的练习。考虑到和声音程学生刚接触,对他们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设计成了用课堂乐器辅助教学,完成和声音程感受的目标。为了使歌曲的演唱与器乐的演奏能够在同个调上,于是在此环节中还增加了学生认识键盘中F调音阶的键盘位置,做到了演唱与演奏统一音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和声的效果。 在本堂课中,我们设计运用多种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比如在歌唱环节的教学上,运用了师生合作的方法,教师唱高声部,学生唱低声部的轮唱部分相互配合来完成歌曲的演唱;另外还运动了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学习二声部和声音程时,由各小组学生分别参与演唱、演奏来完成感受和声效果的任务。 总的来说,本堂课的设计可以总结为:学习内容新而且多,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及学生学法的运用,做到了层层深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强调了重点,解决了难点,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初步达到目标要求。不足的可能是在一些细节上做的还不够,比如像这是日本作曲家中岛光一所写的一首曲子,还未提到,由于歌曲的难度系数比较高,学生还不能够很好地演唱和声部分的旋律等,这些都有待在日后的课程中好好去落实。 |
||
过程确认 |
|
鳌江小学
课 前 思 考 |
《嘹亮歌声》这首歌曲是三年级的一首轮唱及合唱歌曲,也是第六册教材的唯一一首轮唱歌曲,是由低年级的齐唱到高年级的合唱过渡的一首歌曲,由于低年级的孩子都是以齐唱为主,因此。这首轮唱及合唱相结合的歌曲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首相对有难度的歌曲。如何解决二声部的音准教学?我们想借助口风琴教学,让学生感受音程,并唱准音程,特此设计。 |
教 学 流 程 |
一、欣赏音乐 在一片山谷中,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 二、节奏练习 山谷中传来了一声音,用三角铁敲下面的节奏 1. x x x x | x - - - || 你们能念出来吗?按老师的速度念。 问:是几拍子的节奏?4/4拍子。 听一听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么样的? 生:强弱次强弱 板书表示强弱 再按强弱念一次 2. o x x x | x - - - || 改节奏, 师:改了什么?哪一拍? 生:把音符改成了休止符。改了第一拍。 第一拍是强拍,但是现在休止了,从第二拍开始,就从弱拍开始了。 按老师的速度念一念。 二、视唱旋律,口风琴演奏 1= F 4/4 0 6 6 6 | 5 - - - | 0 5 5 4 | 3 - - - || 0 4 4 4 | 3 - - - | 0 4 3 2 | 1 - - - || 1.认识调号 问:1=C表示调,那这是什么调?这是F调。 2.观察音阶,用电子键盘演示f调的音阶,找一找6、4 师演奏一下F调的音阶。请生找一找6和4,再找一找5和3。 3.弹一弹 分小组用口风琴弹一弹 一二组弹6,三四组弹4 4.唱一唱 一组唱一组弹,分别弹唱两个音 5.再分小组弹弹二声部旋律。 三、新课导入 1.听音乐伴奏,出示曲谱,请学生找一找刚才的旋律 发现整首歌都是二声部歌曲 2.观察曲谱,师唱一唱高声部,思考低声部应该怎么唱。 3.生分小组二声部唱一唱,着重学唱最后一句 4.随口风琴弹奏唱歌曲,最后一句一小组弹,一小组唱 四、新课教学 1.听歌曲范唱 2.填词第一段唱一唱,师口风琴伴奏 3.随伴奏唱 五、总结 这是一首模仿山谷回声的歌曲,这是大自然的给我们的美妙声音,我们一起寻找大自然神奇的影子。 |
同 伴 观 点 |
一、借用口风琴的音高让学生感受音程 二、分小组感受,一小组弹奏,以小组演唱,保证唱准音 三、口风琴f调弹奏提前一节课教授 |
教 后 反 思 |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是遵循了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强调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思路安排的。比如刚开始的节奏练习:先从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形式四分音符加全音符的四拍子两小节的节奏入手,在此环节先解决了节拍的强弱规律;然后引入到弱起小节,强拍变成了休止符,要求学生了解这个节奏之后,再提升到旋律的和声效果上来,出现两个声部的和声音程训练。 这节课中新内容的量还是挺大的,不仅是歌唱课,还是二部合唱的歌唱课类型,而且也加入了器乐的练习。考虑到和声音程学生刚接触,对他们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设计成了用课堂乐器辅助教学,完成和声音程感受的目标。为了使歌曲的演唱与器乐的演奏能够在同个调上,于是在此环节中还增加了学生认识键盘中F调音阶的键盘位置,做到了演唱与演奏统一音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和声的效果。 在本堂课中,我们设计运用多种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比如在歌唱环节的教学上,运用了师生合作的方法,教师唱高声部,学生唱低声部的轮唱部分相互配合来完成歌曲的演唱;另外还运动了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学习二声部和声音程时,由各小组学生分别参与演唱、演奏来完成感受和声效果的任务。 总的来说,本堂课的设计可以总结为:学习内容新而且多,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及学生学法的运用,做到了层层深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强调了重点,解决了难点,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初步达到目标要求。不足的可能是在一些细节上做的还不够,比如像这是日本作曲家中岛光一所写的一首曲子,还未提到,由于歌曲的难度系数比较高,学生还不能够很好地演唱和声部分的旋律等,这些都有待在日后的课程中好好去落实。 |
http://s11/mw690/003pWQIyzy7lTQFTe4ye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