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绘本--《晚安,大猩猩》(Good Night, Gorilla)


标签:
好妈妈绘本绘本阅读文化晚安大猩猩杂谈 |
分类: 绘本,阅读 |
http://s16/middle/641b343dt9b8aa796a7bf&690<wbr>Night, <wbr>Gorilla)" TITLE="双语绘本--《晚安,大猩猩》(Good Night, Gorilla)" />
http://s12/middle/641b343dt9b8aa84e3aab&690<wbr>Night, <wbr>Gorilla)" TITLE="双语绘本--《晚安,大猩猩》(Good Night, Gorilla)" />
这本书从头到尾就一个句型,8句话,总共出现了10个单词,基本上算是无字书。好处是能锻炼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领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没有了语言文字的“障碍”,小朋友倒因此拥有了彻底的“阅读”自由,拥有了无拘无束的“阅读”空间。
这个绘本的难度非常低,其中的场景是小朋友们通常比较喜欢的动物园。画面简洁生动,其中动物们、管理员夫妇的动作、表情都很形象有趣,很容易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孩子靠自己有限的常识和认知能力就可以解读故事的大意。
其中,有两个动物我们不太熟悉,一个是Hyena-非洲鬣狗,另一个是Armadillo-犰狳。其实这两个动物的名字我倒觉得没那么重要,毕竟孩子欣赏的重心是整个动物园故事,而不是单纯学几个单词。
Hyena,非洲鬣狗,体格强壮,
牙齿咬合力为哺乳类最强,是目前世界上适应能力最强的陆上食肉动物。通常成群出击,专门抢夺非洲花豹和猎豹的食物,鬣狗很聪明,而且有耐力跟对手,死缠烂打,这一点是所有猫科猛兽无可比拟的。
重复观看同一个故事,学习效果真的不错。一方面,培养孩子的英语语言,一方面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无论是看绘本还是看动画,每一次比开始注意的细节就多一点,对这个动物园的几种动物,孩子们也变得会更加熟悉了,听的时候会抓住重点,而且有时跟着读。并且通过观察这些动物的家的色彩,已经知道猩猩会将用什么颜色的钥匙,去打开它们的房门。看的多了我们就边看边聊,我问他,Gorilla聪明吗?他答:聪明。为什么呢?房子是什么颜色,它就知道用什么颜色的钥匙去开门。而且孩子们在看书时还能比较大象和老鼠哪个大(Big),哪个小(small),在潜移默化中帮她建立起英语的Big,
Small的概念。
或许这个绘本或动画片给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动物园的那份童趣,对小朋友们来说这个故事真的是比放烟花还有吸引力。
《晚安,大猩猩》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夜深人静,动物园的管理员去跟动物们一一道晚安。调皮的大猩猩拿走了他挂在身后的一串钥匙,从笼子里溜了出来,还偷偷放出了大象、狮子、长颈鹿……就这样,动物们悄悄地跟在管理员叔叔身后回了家……。动物园的管理员阿姨发现家里都是动物,连忙起身把动物们送回了动物园。
这本书的全部文字内容如下:
Good Night, Gorilla.
Good night, Elephant.
Good night, Lion.
Good night, Hyena.
Good night, Giraffe.
Good night, Armadillo.
Good night, dear.
Good night, zoo.
Armadillo,犰狳又称“铠鼠”,因为它的体态和形状仿佛是只身披铠甲的大老鼠。犰狳身上的铠甲由许多小骨片组成;每个骨片上长着一层角质物质,异常坚硬。于是,这幅铠甲便成了它们最好的防身武器。每每遇到危险,若来不及逃走或钻入洞中,犰狳便会将全身卷缩成球状,将自己保护起来。虽然犰狳的整个身体都披着坚硬的铠甲,但这却不妨碍它们的正常活动甚至快速奔跑。原来犰狳只有肩部和臀部的骨质鳞片结成整体,如龟壳一般,不能伸缩;而胸背部的鳞片则分成瓣,由筋肉相连,伸缩自如。
它的动画片有中英文双语的,孩子们更多喜欢英文原版的《Good night,gorilla》
书评
《晚安,大猩猩》相关的书评,大都写的很好。通过阅读这些书评,可以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更仔细的观察其中的细节。
首先,你注意大猩猩、大象的笼子,它们不但一人一个房间,地上还都扔着玩具。大猩猩的笼子里是自行车、长毛绒猩猩,大象的笼子里就更有趣了,躺在地上的,竟是图画书《小象巴贝尔的故事》里的巴贝尔。这立刻就会让孩子们联想到自己的房间。再有,那上床倒头就睡的管理人、拉着大猩猩的手往动物园走的管理人的妻子,也都让孩子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至于它的颜色,例如那一串五颜六色的钥匙和一座座五颜六色的笼子,更是孩子们熟悉的卡通色。
细节,也是这本图画书的迷人之处。《号角书》杂志对它有一句言简意赅的评价:“许多引人发笑的小细节……而且宁静的故事风格,造就了这本杰出的图画书。”像《月亮,晚安》一样,这本睡前故事也有太多变化的细节了——眼尖的孩子一眼就会发现那个粉红色的气球向月亮飘去,它贯穿全书,最后变成了一个粉红色的小点,飘过月亮。床头柜上的闹钟的指针也在不断变化,大猩猩坐在床上哈欠连天时,它指着10点,而当最后大猩猩在床上发出阵阵鼾声时,它告诉我们时间已经过去了35分钟。你也别漏过了墙上和床头柜上的照片,那上面有管理人妻子为大猩猩喂奶时的照片,还有他们夫妇和大猩猩的合影。要说最吸引孩子们的,恐怕还是套在大故事里的小故事——小老鼠和香蕉的故事了。尽管不那么引人嘱目,但小老鼠从一开始就出现在故事里了:第1个画面,它站在锁上咬断了坠着气球的香蕉;第2个画面,它抱着香蕉下到了地上;第3个画面,它把香蕉扛了起来;第4个画面,它开始拖香蕉……而到了最后一个画面,它已经和大猩猩一起,挤到了管理人和他的妻子之间,香蕉也被吃掉,香蕉皮也丢到了被子上面。
说到这些,难免让人又一次想到《月亮,晚安》,因为那本书里也有月亮、闹钟和一只贯穿全书的小老鼠。我想,这或许不是一次偶然的巧合,而是作者在向大师致敬。1947年《月亮,晚安》问世时,佩吉•拉特曼还没出生,也许她童年时是看着《月亮,晚安》入睡的吧!
前一篇:绘本《红绿灯眨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