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闫平:在娴静中言说绚丽

(2019-10-01 21:28:11)
张伟  /文

闫平:在娴静中言说绚丽

在喧嚣的当代艺术圈,生活中谈吐从不乏温和坚定的闫平深沉内敛、冷静卓然的娴静。生活中的“懦弱”、“胆小”不同,只要面对画布,闫平体内“另外一个”勇敢而决绝的她会被瞬间唤醒,只有面对画布,才能揭示她最真实的自我存在。沉浸于绘画创作状态里的闫平,丝毫没有女性艺术家惯有的柔媚,大幅画面以果敢有力的纵横线面,包含激荡情绪的色块,以中国传统书法的或锐利、或婉约的自由笔法,营构出印象主义的优雅,掺杂表现主义的狂野,闪现着音乐旋律般跌宕起伏的律动,表达出摄人心魄、气势磅礴的豪情,如刀锋般收割着每位观者的目光,准确而凝练的艺术语言,是闫平用自己思想的火花点燃当代油画艺术的火炬,她把古典主义的秩序感、永恒性与印象主义的自然性、瞬间性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闪现积淀历史能量的光亮,让我们周边日常习焉不察的种种重获新生。

闫平:在娴静中言说绚丽

闫平坦言对油画艺术的认识,伴随她对西方油画艺术传统、人性与生活新的深刻认知而不断发生更迭与嬗变。自接受规范的学院艺术教育开始,她始终站在自己所处时代文化支点上,寻找和认知西方油画的传统养分。在闫平看来,西方油画艺术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无论在情感注入、文化融合、甚至用笔用色上都有与国画艺术迥然不同的传承与表达,她喜欢毕加索、马蒂斯、梵高等油画艺术大师,在她的画室中,存有印刷精美、版式不同、不同国家出版的形形色色、厚薄不一的毕加索、马蒂斯大型画册,如果有人认为自己对毕加索、马蒂斯的喜爱与研究用力殊深,当看到那些画册因被闫平长期捧读、翻阅留下的岁月痕迹时,估计也会自叹不如。破损的书本永远无法涵盖闫平出国遍访各大美术馆,直接面对西方艺术大师原作进行现场观摩,何况更有她对浩若繁星影像资料过眼千遍、无休无止的心追手摹!闫平虽然对西方油画艺术传统的深刻领悟,但她绝非排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滋养,她喜欢齐白石,崇尚八大山人,推崇黄宾虹对细节的准确表现。她在油画创作中融合与古人对应自然的观念,链接中国传统美学价值体系,以自然之道滋养心性,将亲情、爱情、性情等恒久的生命情感融入“微观叙事”,对悠远之望的美好、颠沛、困顿等等保持着敏感的体验和抒怀,她用从现场生长的当代艺术经验和国际性品质阐释形与象的思辩,处处能感觉到鲜活的觉知

闫平:在娴静中言说绚丽

闫平认定绘画要一出手就是作品,写生与创作始终为胶着的密不可分的状态,她在写生中创作,在创作中写生,绘画创作过程无不贯穿认知与情感、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她的创作过程分为三个层阶,第一层阶以预先设定的程序来绘画的,要用心灵来感悟自然,融入自然和表现自然,对描绘的场景设想大致的色调,这是她情绪的灌入的阶段,赋予了清晰的个人意志,其中渗透她对艺术、对物象、对人生的个人感性的洞察、理解;第二阶层开启她的纯绘画的焦着过程。闫平笃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每位艺术家个人都是一团光,每个艺术家之间都有能量的交涉,意识和能量的海洋里,闫平懂得觉知的力量,她以苦行僧般的执着与思考,细致地经营构图布局,造型,色系,用笔用线等进行着个人的精神挥洒与宣泄,绘画的过程有流畅,也有彷徨,甚至焦虑与悲伤,但她无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她致力于绘画艺术创作,艺术始终是她心中的光芒和前行的方向。第三个阶层回到最初表达共性的人性,表达个人的自我。“直奔主题”往往能即时、准确地表达她的情绪,如今闫平在绘画过程中则更加注重“矩阵思维”,她将调动情绪的、甚至身体的运动、用笔的轨迹,以及充满个人情绪质感的颜料融为一体,使自我与描绘的物象、空间、季节、气氛等等紧密相连,蕴含了复杂而多变的实践性,万事万物在画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细密调整中,不再是眼中视像的再现,而是心灵映照的律动,从主观意识出发的艺术创作。闫平对绘画本体语言的重视与探索,让她在色影混沌的状态中,冷不丁地抓住自己心灵投射下的灵光,在激荡情绪中敏锐地在画布上提炼出来,在抽象的表象之下,蕴含着闫平在自然现场中的亲临、感悟和发挥,那些存在的片段与瞬间,经过闫平的笔下全部叠压在“现在”之上,由此产生“野性的激情”与自然相互呼应、和谐共存。

闫平:在娴静中言说绚丽

闫平的油画色彩蕴含着西方油画热烈与厚重,又有中国和谐醇厚、回味悠长的哲学意味,她采用诉诸意义的视觉语言转换系统,赋予色彩等造型手段新的拓展,巧妙把握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而掌控了色彩承载的质感及其意义。闫平油画色彩曾经深受纳比画派的影响,博纳尔画面堆积着厚重的色彩,逆光里满含沉郁的气息,透过色彩,明亮的轮廓让人感受到一种模糊的动感。闫平的绘画也曾有逆光中的室内景,但闫平的作画过程中你总想不到她要画什么,从理智和观念禁锢的惯常的时空中,她在画布书写思想火花的闪现与绵延,打乱人们的视像及其对叙事、旋律、韵味等等的惯性期待,精妙的色彩从一个盲目的空无中产生,微观之美的生成,指向那个生命存在且不可言说的东西,她的色彩比博纳尔更热情而明快,画中的阳光与影调闪现着遏不住的激情,温暖而且令人心生激荡。闫平强调色彩运用的主观性,她从不直接把观察客观景物所获得的视觉感受简单转换为画面色彩,而是经过意象性处理,进而将客观真实的色彩转译成主观真实的色彩,高更曾说:色彩是思想的结果,而不是观察的结果。闫平也十分强调描绘物象在色彩知觉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在她的掌控调度下,大面积铺设高级的冷灰色与暖灰色彩占据画面主体,厚薄不一的纯色,甚至直接拿颜料管挤在画面上,强化画面的质感,有时,闷重的黑色块演绎为一种情感形式,色彩间的并置、糅杂、对比来烘染气氛,从而使主观性色彩具有丰富的表情作用和象征意味以及可信性,印证了深层次情感。闫平将色彩运用由外部描摹,转向内心的抒写,这正是她绘画色彩的高明之处,色彩的运用与音乐的控制有异曲同工之妙,色彩如同音阶与旋律一样给我们谜一样的感觉,正如好的歌手不是靠扯开嗓子嘶吼,嗓门越高或者越低沉越好,闫平在绘画中不是用色彩来再现,而是调动所有的情绪发挥、调动艺术创作的逻辑,赋予来自色彩本身和自然属性的音乐感,在矛盾对立的色彩中,建构个人的艺术语言体系,纷乱中隐含秩序,秩序中显现美感,体现闫平对色彩调整统治力,和她对色彩在艺术创作上的个性化卓越表达。

闫平:在娴静中言说绚丽

每一个狂野的灵魂中都可能隐藏一位令人敬畏的天才。闫平以表现性和抽象性交织的笔触,表现迷离浪漫、爱情的激越冲动,以及她跌宕起伏的心境。闫平追求绘画形式简化,有些线条的变奏趋向抽象化,用笔温柔敦厚,间杂的一些柔软曲线中,增多了刚劲、粗直、尖锐、狂野的线条,更富有力度和锋芒,在她“肆意妄为”的线条笔触之中,她有意识地让书法特征顺从于形式表现,让线条和笔触在有形与无形间浮现相互渗透,在无序中建构有序,在无法之法中建构风格,增强其对油画质材直接效果的发挥。她常常在作画时引入国画墨分五色的理念,在“干中有湿、燥中含润”般的线里,以一种任性然而是创造的方式来表现内心的激越。在绘画过程中,闫平以带有书写性的线条与不断覆盖的冲突中,形成了自身绘画语言逻辑,让画面与线条处于理性与感性的纠葛缠绕里,激越动荡的线条,让人能感受到她的绘画的状态,激情中蕴含某种秩序,理性思考中又迸发着涌动的生命意识,让我们能轻易感受酣畅淋漓的笔触中,那肆意飞扬的情绪激荡,让线条和笔触在有形与无形间浮现相互渗透,她把个性浸染于形与线的无休止纠缠之中,但这种形与线的反复缠斗,才使其绘画的精神性的形式得以升华,观者思绪随着她营构的大气场中,建构了新的视觉秩序,在偶发与扩张、把控与自由之间形成的新的形式,产生新的张力,呈现油画用笔表层下蕴涵着生命和精神,这种表现不是自我的封闭,而是着眼国际视野,面向未来油画艺术视角的开放,一看到闫平的画,宛若被她的精神力度迅疾地吸到画里,产生如此强大的艺术魅力。

闫平:在娴静中言说绚丽

闫平对绘画的酷爱与勤奋,堪称具有殉道精神。日本禅书说,一个画家要画一万个人物、物体、风景才能显现出画艺的精道,闫平上午画画,下午思考绘画,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她将绘画作为她生活的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对艺术的追求与精进从未停歇。当前中国本土现实中生长出来的文化经验和艺术语言,已不自觉地介入或者融进全球化进程,在国际视野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闫平的新作《那一刻我十分爱你》,以最具有象征中国意义的天安门为背景,描绘人们相亲相爱的情景,在这幅画中我感受到闫平开始尝试书写另外一种带有重大题材和个人小人物之间的关系的意味的绘画,似乎更希望她个人的作品对社会有一个更大范围的关注。作品所传达的感觉与其它作品不同,实现了对“形”和“境”的突破及超越,我们能够欣喜地觉察,这种空灵而纯净的意境空间、美好结界已经解开,那里辉映着我们和谐与美的共同愿景。

闫平:在娴静中言说绚丽

闫平:在娴静中言说绚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