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是牛虻还是人盲------致“盲盒”韭菜
标签:
财经股票基金美股外汇 |
“盲盒”是牛虻还是人盲------致“盲盒”韭菜
市场从“P2P”到邮币卡,最早的炒“军帽”“炒普洱”“炒名家名画”到最近的“炒鞋”炒“盲盒”,我真心看不懂了!!“盲盒”这东西到底是什么?能给人带来的是什么?
抱着这样的疑问学习和了解了关于“盲盒”的一些点点滴滴,在了解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真的OUT了。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世界不是那个世界。
盲盒,最初起源于日本,通过包装将玩偶密封住,消费者在完成购买前并不能知晓其真面目,只能在购买后撕开包装才能“一睹真容”
认识朋友在2019年初才开始接触盲盒。被问到买盲盒花费金额时,对方表示“3000元左右,作为盲盒消费者不算很多”。
的确,对于盲盒的狂热爱好者而言,3000元的消费并不算多。此前,泡泡玛特实控人王宁在接受采访时称,有一位老人一年花费70多万元购买盲盒。不仅如此,盲盒玩家内还流传着4个月花费20万元、疯狂时月花十几万的故事。但是只是故事而已,可能是真的有额可能是假的。
不少网友对疯狂收集盲盒的行为表示不解,有谁会这么有钱任性花几十万收藏这些呢?
在盲盒消费群体中,并非全是高消费者。“一般盲盒59元一个,有的人一系列只买一两个,有的人则整个系列都买,具体看个人消费能力。”,盲盒的狂热爱好者每系列必买,一系列盲盒就高达700元。而隐藏款数量稀少,想要收集到隐藏款,只买一套远远不够。相对而言,通过二手转卖购到心仪的隐藏款更为划算和省力。
实际上,59元只是盲盒的普遍官方售价。在泡泡玛特的天猫旗舰店发现,其在售盲盒中,最低售价仅29元,最高售价则为89元。作为盲盒行业的头部企业,泡泡玛特粉丝众多,最受欢迎的则为Molly系列,其天猫在售商品中,一款高约17cm的Molly婚礼纪念版手办售价高达999元,月销194笔,月销售额近20万元。
在盲盒行业中,泡泡玛特是公认的头部品牌,其旗下Molly系列是目前人气最高的盲盒之一。数据显示,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在2018年双十一当天,销量高达2786万,位列天猫模玩类目第一名。AI财经社在其官网看到,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后称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目前已在大陆地区拥有400余个零售网点,开设近百家线下直营门店以及近300台机器人商店。
泡泡玛特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其营业收入为1.6亿元人民币(下同),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9.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毛利率高达59.91%。泡泡玛特2017年上半年营收仅为6279.5万元,而毛利率则为55.81%。
然而这家近乎暴利的企业,却在2019年上半年选择了摘牌。
公开信息显示,泡泡玛特于2017年2月登陆新三板,截至2019年4月终止挂牌,其挂牌仅2年。
尽管泡泡玛特方面表示,公司摘牌是为了提升决策效率,降低成本。但业内普遍分析,泡泡玛特的摘牌举动是为了谋求在香港或美国上市。
炒盲盒正代替炒鞋、炒币,成为新一代割韭场。盲盒爱好者之间也有联络,在一个410人的微信群里,群友通过群聊将手中重复的玩偶转卖或与他人交换。实际上普通的玩偶在转卖时都会以低价出售,只有漂亮的玩偶才能以原价卖出。部分玩家称自己并不会在二手市场购买隐藏款,因为价格太高,并表示“(隐藏款)是营销手段吧”。
这是我想起了荷兰郁金香泡沫,目前的“盲盒”远远没有郁金香引发的经济危机那么严重,但是这种盲盒式的收藏其真实的价值是否存在呢??
几十万的普洱茶饼之后、不知名的所谓珍藏画作拍卖、一双运动鞋动斯上万的炒作、盲盒系列话剧式的洗脑。。。。。。
这些都在验证索罗斯的那句名言:“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码字不易,支持分享,欢迎关注加点赞,感谢分享给朋友!!
本直播间交易日每天盘中9.00~15.00直播股市即时消息、行情转折点、抓取热点、关注异动个股、时时在线解盘,同时分享操盘策略与技巧。欢迎大家关注,谢谢帮助分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