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专业篇 |
专业安排时常见的排序方式
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高校按向社会公布的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提取考生档案后,一般要为考生分配专业,即专业录取。高校分配专业的主要依据是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和高考成绩,同时还要参考相关科目成绩、身体状况、政治思想表现等一系列因素。高校对进档考生进行专业分配一般有三种选择:专业优先(专业清)、分数优先、专业级差。
【专业清】:相当于分数级差无穷大的分数级差方式,即同一志愿的考生未处理完,不处理下一志愿。具体说,首先将考生按所报第一志愿分类,在各专业中按基准成绩(专业投档时,用于考生排队的参照成绩)并考虑各级院校志愿之间的关系排队,超过专业计划数的考生过滤出来,对未满专业求其与计划数的差额。第一志愿处理完后,将所有未定专业的考生按其第二志愿分类,并将第二志愿考生在各专业中按基准成绩并考虑各级院校志愿之间的关系排队,将超过第一志愿安排后计划数差额的考生过滤出。以此类推,直至处理完所有志愿。最后,若预先设置允许专业调剂,将服从调剂且还未确定专业的考生按基准成绩并考虑各级院校志愿之间的关系由高到低按预先设置的专业热门程度将其调剂到缺额专业中。
【分数优先】:相当于分数级差为零的分数级差方式,即总是照顾专业未定考生队列中的队首考生,考生队列中队首的考生未安排专业前不考虑第二名考生。因此,对队首考生,看其第一志愿,如其第一志愿专业未满额,则将其安排在该专业,如已满额,则看其下一个志愿,直至处理完该考生的所有志愿,再视起是否服从调剂及预先设置的是否允许专业调剂进行处理。对同一院校志愿而言,分数优先方式被退档的总是低分考生。
【专业级差】:取专业未定考生队列队首考生考察其第一志愿,如其第一志愿专业未满额则将该考生录取到该专业,完成对该考生的处理并取队列中下一名考生。如其第一志愿专业已经满额,则将该考生考分减去预行设置的相应级差并将其插入考生队列的相应位置,完成对该考生的处理并取队列中下一名考生。以此类推,直至考生专业志愿均已处理完,如这时仍有考生没有安排专业,则视其是否服从调剂以及预先设置的是否允许专业调剂,如考生服从调剂并且允许专业调剂,则将其调剂到按照预先设置的专业热门程度排序的第一个专业未满的专业中去。如果不服从调剂或预先设置不允许专业调剂,则该考生被退档。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介绍的都是一般情况,实际上身体状况、相关科目成绩等也是专业录取的重要因素。考生可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高校《招生章程》中的规定,避开限报专业,关注专业有无单科成绩要求,有无外语语种、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要求等。
研究发现,有的高校在以上三种基本规则的基础上分两轮或者多轮投档,每轮的规则不同(例如福州大学第一轮按专业清,第二轮按分数优先),所以出现了多种录取规则的并存,例如:专业优先 专业级差;第一专业优先余变分数优先;分数优先加级差变分数优先;专业优先加级差变专业优先;专业优先加级差变分数优先;前后两次分数优先;由总分变单科成绩确定;先预录再专业优先;先预录再分数优先;先预录再分数优先加级差;先预录再专业优先加级差;先预录再专业优先并变分数优先等等大概15种之多。
一所高校,无论采取哪一种专业录取方式,如果考生所填报的所有专业都不能录取,再看考生是否服从调剂。如果考生不服从调剂,就只能退档。如果考生服从调剂,并且高校还有一些专业没有录满,则会把剩余的考生依据分数优先的原则去“填满”没有录满的专业。
温馨提示:考生要看透目标院校《招生章程》中分配专业规则,目标院校6个专业排列顺序时,要根据各高校不同的分专业规则采取不同的排序方法,正确排序能给考生节省几分甚至更多。盲目错误的排序可能会导致目标专业命中率下降,甚至被退档,会影响孩子一生的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