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回忆录(续)

(2018-03-13 11:03:27)

那时休息去她那里也没什么事做,就在她店里坐坐、看看书,有时帮她卖卖商品。她所在的车塘供销分社百货、棉布、副食、采购、五金,她负责卖百货。三个女的在做棉布、副食、百货的营业员,在同一个店堂。她们三人中谁休息,另二人就代做。她们从早上六点左右开了店门一直到晚上六点关店门,十多个小时就围着柜台转。有时夜里还有人来买东西。工作确是非常的辛苦。一个月休息四天,才能回家做点家务。那年代大多人的家就在工作的单位。一个小房间、一张床、一只箱就是一个家了。再么就是父母的家算是真正的家。她休息大多到城里母亲的住处。从车堂到城里来回四十多里路,每次她都是步行的。约在1972年,一次她的弟弟姜杰到车塘来玩(他还小约十三、四岁吧),他去钓鱼,我跟他去了。他年龄虽小却是一个钓鱼高手。他教我如何扎鱼钩、如何放鱼饵、如何上鱼饵、如何下钓及各种钓鱼的方法。自那时开始,钓鱼成了我业余的第一爱好。休息天基本上都去钓鱼。那几年,钓鱼很好钓。田野中的池塘都可钓到鱼。大的池塘则由集体(生产队)养鱼,你只要和他门熟悉,去钓钓也无妨。我一般都在不养鱼的池塘里钓,一是娱乐二也可钓到鱼。钓鱼确实是一件很有益身心的活动。只要到了池塘边,捏起了鱼竿,眼睛盯着浮标,所有的忧愁、烦恼,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跑到九宵云外去了!难得钓一次鱼,叫你腰酸腿痛,难怪乎钓鱼属于体育活动。有些单位和体委常组织钓鱼比赛。                                                    在中药房工作时买来了一套中医学院的教材,进行了系统的自学。背方剂、中药;背内经、伤寒、金匮条文;背诊断学的重要内容,如望、问、闻、切等。一些自己认为是重要的内容如方剂、中药、脉象{二十八脉、十怪脉}等则背的滚瓜烂熟。为便于记忆,还自编了不少方剂及中药的自用语。如“竹竿通地”,即导赤散的淡竹叶、甘草、木通、生地。后在中医理论进修班中得知他人也这样编,可见勤学者所思略同。那段时间最会买{都是中医方面的}书,见有好书便买。一次送一病人去杭州,带去的二、三十元钱除了车费之外全买了书。初次到杭州,居然未逛天堂,西湖十景一景也未去。当时成了笑料。幸好那时穷,要不然家就成了书库了。                               在那时也经常为人治病,有两个病例至今记忆犹新:一个小姑娘(是个童养媳,约十六、七岁)她婆婆带来叫我看。她和我说,只要一到来月经的日子便出鼻血。我知道中医称之为“倒经”,配了三帖药后一直未来复诊。过了近三个月遇上了她,我问她药吃了有没有用,她的回答非常有趣:“我姆妈说杜礼介好佬咯!”拐个弯回答了我的问题。既徊避了姑娘羞于启齿的问题,又明确的回答了我。真是个聪明且会讲话的姑娘。还有一个是个青年,咳嗽,去了云溪、塔山、车塘、衢县等医院,化了近八十元钱尚未治好。他母亲来找我,我用滋阴润肺佐以止咳化痰{属秋燥咳嗽},仅三帖药只化了八角一分钱便治愈了。她母亲千恩万谢,送些鸡蛋给我,再三拒收仍不行,无奈只得收下,真情难却。理论指导实践,初露端倪,使我增添了信心。对学习更有兴趣了。在工作中也有教训。有一次配一个方,病人说是腰疼、尿急、尿痛,而方子是补肾壮腰、活血通络的方剂,我心想糟了。但不敢说,怕人议论一个后生竟敢批评前辈。后来病人来说,当晚病情加剧,救护车送到县医院治疗才好了。此事至今仍耿耿于怀:一、不该不设法制止、而以自己的得失为重,害了病人。二、给了我深刻的教训:为医者当精通医技,看病应小心谨慎,绝不能有半点疏忽,否则,贻误病人,罪不可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