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回忆录(续)

(2018-01-31 10:12:33)
标签:

往事如烟人生如梦

在云溪有一件事难忘。约在1965年,云溪村罗建豫(听人说此人是原国民党的营长,在抗日战争中曾对云溪村做过有益的事。)的外甥(何姓名忘了)是江西人,常来我处听我吹笛子、拉二胡。熟悉了,有时便和我睡。那年十三里供销社的职工王立才,在收西瓜的铺里被人杀害。后破案居然是他干的。因他曾和我睡过,所以公安局把我叫去了解情况,因我确和他无瓜葛,对我也没作任何处理。但不明底细的人却觉得我和杀人犯有牵连,对我另眼相看,就连公社的干部也如此。居然不让我在公社食堂搭伙。此事给我一次教训,朋友也不可乱交,对不明底细的人不可轻易信任。人总要吃饭,但我不会烧且无处烧,幸好药房对门的一个妈妈(她有个儿子叫郑哲明,所以人们叫她为哲明妈)信我是好人且同情我,叫我搭伙在她家吃。我每月交她十元钱,一日三餐便在她家吃了。她还给我洗衣服,待我如同亲儿子。直至药房搬到另处(公社对面)营业,又到公社食堂搭伙吃饭。她的为人和处事我非常地佩服。她曾和我说过一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因当时不太了解何意):“三个亲生子,不如一个蛮丈夫。”后来渐渐的了解了它的真实含义。少年夫妻老来伴,年老的时侯只有夫妻之间最可依靠。                        在中药房工作时有二次“偷”的 经历:一次是:六四年冬,一个农村的青年叫潘荣新的朋友在晚上叫我和他去玩,到一个榨年糕的棚子里。约有七、八个人在那里榨年糕。有一个人叫小潘去拗(折)几根甘蔗来吃吃,。小潘叫我陪他去,我陪他去了。到甘蔗地里刚刚折了两根就被守夜(农村叫守境,他还背着一支三八式的步枪)的发现了。说我们偷甘蔗。当事我莫名其妙,他自己拿自己的东西怎么叫偷?却不知是生产队、是属于集体的。第二天罚我们分馒头给每家每户。(小潘后来在铜山源水库劳动时为抢救国家财产被洪水卷走牺牲而成为全县人民学习的烈士)。另一次是“偷”电:当时我在报纸上学来冲洗照片,买来一架六元钱的照相机、又买来相纸、显影粉定影粉便自己动手洗照片了。因在灯头上接了电线和爆光用的灯,被人发现,说我偷电,同样被罚分馒头。真是可气可恼又可笑,但这二次“偷”和被罚的经历,让我这个涉世未深的青年获益非浅。以后做人处事便处处小心谨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