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回忆(续))

(2017-09-01 11:32:39)
标签:

往事如烟人生如梦

分类: 我的摄影

当年正值国家困难时期,老家草根树皮充饥,有人饿死,我全然不知。父亲来信只字不提,而我却36斤定量一月,有时还不够吃。每月十七元生活费,有时还不够用。至今想起仍愧疚不已。1962年水电站停建下马,技校亦解散。学生被送到当地农场劳动。我也到农场去劳动了。被分配在养猪场。天天就煮饲料喂猪。在一起的几个职工对我都很照顾,重活不叫我干。那时粮食不够吃,煮饲料时有番薯,我们就在那煮熟了的饲料中检那番薯吃。我忍受不了那样的工作和生活,便于二月回家了。回到了家才听父母说起    60年的困苦。没有粮食吃,大家都挖野草吃。野草都找不到时,吃玉米衣、吃棕榈子,更使人难以置信的是吃观音土(一种很细腻的泥)!我一个按辈份应叫大娘的就饿死了。她的一个儿子(堂哥杜仁福)当时在部队,作为军属都未能得到照顾,那时的艰苦可想而知。我回家时已经好转了。1961年中央对农村的政策改了后,农民有自留地,粮食已开始有余了。先是山区粮食有余,而平原地区仍是缺粮,那一年,外面的姑娘往山里嫁,一担番米换来一个老婆的事几乎每个村都可以听到的消息。第二年平原地区也好起来了,以后就很少听到有外面的姑娘嫁山里去了。就在61年,弟弟明德就休学在家参加农业老动了。那年他才十三岁。听父母说是学校里有很多臭虫,他受不了那个苦而自己不肯去。而后来听明德弟说是家里供不起他念书,要叫他回家帮助干活。当时他念初一,是在石梁初中,迫不得已才回家参加劳动。究竟是谁说的是事实,我没有、也不想去核实。但明德弟十三岁即参加了农业劳动,就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了!本来应是长子的我的角色却落在了他的头上。在以后很长的日子里,直到如今,我一直都觉得对不起他,总想如何去回报他,但却无法回报。一直于心有愧。听父母说他常常一个人在那深山里劳动,挖地、锄草,不声不响(在那深山,一个人,和谁说话?只有和树、和鸟儿!)默默的做,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想起这些事,我总感到莫名的惭愧。                   回家就只能参加农业劳动,别无他路。因从小很少参加劳动,觉得非常的吃力和艰苦。特别是挑担,人家挑一百多斤我只能挑五六十斤,两肩还磨得通红。记得,一次和父亲到沐尘(村)去挑谷(粮站买的供应粮。注:山区属缺粮区,国家有分配的供应粮),来回约六十里。我只挑五十斤。上坡就气喘嘘嘘,几步就一歇。要翻过一座山,上坡十余里,下坡七、八里。在一个村边,父亲看我实在吃不消的样,只会摇头,就把我的谷子倒些他的担子里。我轻了,可他却重了。到家时,两肩通红通红。后来,车通到了双桥,粮食到双桥去买了。路近了许多。我也去挑过几次。劳动时要穿草鞋,穿草鞋脚便起泡,那会劳动?人们说的“郎不郎、秀不秀”,那时我就像是这种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