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2017-06-18 16:14:28)
标签:

教育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通过对同一种质料,不同体积、重量的球进行实验,体会同一种质料的物体,其体积、重量不同,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变。

2、通过对不同质料,相同体积的球进行实验,体会对于相同体积的不同质料的物体来说,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同。

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的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同一种质料,不同体积、重量的球进行实验,体会同一种质料的物体,其体积、重量不同,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变。

教学准备:

1、演示活动材料:西红柿、砖块、水槽、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改的空瓶、萝卜、橡皮、白纸条

2、小组活动材料:一把小刀、10枚回形针、3块相同大小的小木块

3、活动记录单: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引言: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要学的是第一章《沉与浮》,我们知道木头放在水里是(浮的)当然用木头造的船也是:(浮的) 钢铁在水里是(沉的)用钢铁造成的万吨巨轮却可以行驶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上,人是很聪明的,可以用钢铁造成在水底下自由穿梭的船,那就是?(潜水艇)

造一艘潜水艇可不简单,不过潜水艇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沉浮的原理却是非常简单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摆弄一些物体知道潜水艇在水中自由沉浮的原理。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美妙的沉与浮的世界。板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设计意图: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安排了创设的情境,满足学生获得新知识经验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

二、组织讨论,设计方案:

1、同学们面前有个杯子,杯子里有几样物体,把它们分别放在水中试一试,看着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间是三分钟。 下面我们要来汇报一下,不过我想两样东西不要汇报,石头在水中是……,小木块……、啤酒盖呢?

我的啤酒盖是怎么样的?一组说一句。

  (1 :我的啤酒盖里面装满水,它就会沉入水底,如果不是,里面不装满水,就会浮在水面上。

2 ):我的啤酒盖它本来是浮在上面的,如果碰一下它就会沉下去,如果里面装水的话它就会沉下去。

3 ):我们组的啤酒盖碰一下就会沉下去,如果重新把它放在水面上,它就会浮在水面上。

   很好,我相信这三位同学的发言已经很具有代表性,那么,啤酒盖是沉的还是浮的?你们只要回答沉或浮。学生展开讨论,啤酒盖在水中是沉的还是浮的呢?师也没有办法回答,有的情况是 (浮的、沉的)不知道!我也不知道,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也就是说我们在观察啤酒盖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啤酒盖放在水面上,让它仰在那儿。那么啤酒盖就(浮的)如果我把啤酒盖放在水中或者反过来放进去,就沉啦。 因为我们观察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

啤酒盖在水中到底是沉还是浮呢?

因此,我们今天要对一些物体进行观察的时候需要选择一种方法,比如说我把啤酒盖放入水中,看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那么,同学们你们现在判断一下,如果我把啤酒盖放在水中(边说边做演示动作)你说啤酒盖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在接下去的所有的实验中我们有个约定,那就是把所有的物体先把它放入水中,看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不要把物体放在水的表面,明白没有?

2、你的白纸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学生分组做实验讨论,要观察某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最好是选择不会影响我们观察结果的物体,只要把它们一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就会一目了然,同学们,想不想更多地观察一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事先要做到有计划、有安排,要使学生在活动中“活”有所“长”,“动”有所“获”。故本环节让学生讨论交流活动方案,制订出具体详实的实施计划,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活动探究,深入感知:

1、让我们仔细地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板书: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下面,就请各组组长到师那儿去领一些材料。 (各组长到师处领取材料,每个小组一个托盘,内装西红柿、纽扣、螺丝帽、回形针、小铁钉、泡沫塑料、橡皮、蜡烛头)

2、更多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要观察过才知道。观察前,请小组长把这份记录单读给组里的小朋友听,读完了,听懂了就开始操作

活动记录单

观察内容: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观察物体:西红柿、塑料泡沫、橡皮、牙签、大头针、蜡烛头、钮扣、螺丝帽

 

活动记录单

观察内容:观察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观察物体:西红柿、塑料泡沫、橡皮、牙签、大头针、蜡烛头、钮扣、螺丝帽

活动步骤:

  1 先推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写。

  推测 沉: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 猜测的。

  2 再放入水中观察,把推测正确的物体放成一堆,把推测错误的物体放成一堆。

  放入水中 沉:_________________

       浮: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推测正确的物体是 _______________ ;我们推测错误的物体是 _____________

  我们认为物体的沉浮和 _____________ 有关。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而抽象思维需要有感性材料为基础。科学教学尤为如此。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探索、发现未知,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和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知识达到领悟、理解和掌握。]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分组实验观察,我觉得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和它的体积大小也有关系的。(板书:体积大小),这是我的猜测。同学们说了很多,那么看一下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没有关系?和轻重有没有关系?我们先来看一看和轻重有没有关系。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这组材料根据轻重,按从重到轻排排顺序。

2、他们组观察得最仔细了!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大小相同的小球,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物体的沉浮是和轻重有关系的。(孩子们表示赞同)体积相同(板书:体积相同)的物体它们的沉浮是和轻重有关的(板书:有关)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那么物体的沉浮除了和轻重有关系和体积大小有没有关系?

我们做了这么多实验,似乎明白了很多东西,不过你们可把师搞糊了,我们说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开始我们猜测跟他的大小、轻重是有关的,后来实验证明是无关的,再后来又证明是有关的,到底有没有关?

其实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它的轻重和体积大小都是有关的,当物体在大小相同的时候,它的轻重决定在水中的沉浮,重的物体容易

当物体轻重相同的时候,体积大小决定它在水中的沉浮,大的物体容易浮,小的物体容易沉。

   所以我们说,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跟他的轻重、大小是有关的。

 [设计意图:课堂随机评价,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正确适时的评价,有还能促使学生及时更正自己的错误、发扬优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