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滑轮组就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的,知道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小组探究完成滑轮作用的实验)、分析综合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以及探究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态度,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加强探究氛围。
【教学重点】:用实验研究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起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
【教学准备】:铁架台、线、滑轮、钩码、测力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起重机吗?你知道它的作用吗?能不能说一说?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所看见的,并说说自己有些什么问题) 如: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处去的呢?
二、 研究滑轮组作用
1、了解滑轮组的定义 起重机内发挥作用的是滑轮组,那么什么是滑轮组呢?(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让学生观察书本上的起重机结构图:先观察起重机上的滑轮,理解滑轮组的构造。
2、 实验探究简单滑轮组的作用 (1)以实验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2)先让学生猜猜,用这个最简单滑轮组吊起一个500克或1000克的钩码需要多大的力?, (3)再让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500克或1000克)的钩码,并和直接吊起同样重钩码的力比较,看看可以发现什么?(实验时要求学生分工明确,并想想该如何操作实验,再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 (4)全班交流汇报:说说这个最简单的滑轮组作用。(大约可以省一半的力)
3、实验探讨有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 (1)先提出疑问: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数量,(例如用2个动滑轮和2个定滑轮),用力大小会变? (2)用与前面相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状况,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约能省四分之一的力)
4、提示各个实验小组以更多的定滑轮和动滑轮并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然后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如果定滑轮和动滑轮用不同的组合方式,它们的机械功能也不同,而且由它们的滑轮数目和组成位置决定。)
三、游戏体验 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规则见教材P15 (1)出示游戏器材(两根光滑的圆木棒和一条长绳子),找2个大个子学生和一个小个子学生参加游戏。 (2)要求没有直接参加游戏的同学对数据进行观察记录,寻找其中的规律。 (3)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你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什么? (我们从中明白了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的道理。)
板书设计 6、滑轮组 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