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2013-12-01 17:27:17)
标签:
文化 |
《红高粱》是莫言乡土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描写的是从“我”的角度讲述奶奶戴凤莲和爷爷发生在一片种满红高粱的土地上一系列悲壮的故事。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而《红高粱》这篇小说自然少不了一些神话色彩。本小说的女主人公充分体现了伟大女性主义,诠释了伟大的女性形象。
作品的背景是一大片红高粱,“红”就代表了生命的力量,希望的颜色。文中一开始就表现出将要出场的女主人是个不一样的形象。在那个年代,男尊女卑,媒妁之言是不可以违背的。文中这样写道:我奶奶刚满十六岁时,就由她的父亲做主,嫁给了东北有名的财主单廷秀的独生子单扁郎。单家利用廉价原料酿酒谋利,富甲一方。当时多少人家都渴望着和单家攀亲,尽管风传着单扁郎早染上了麻风病。单扁郎还是个干巴巴的小老头,脑后翘着一支枯干的小辫子。当时的社会坏境就是这样,男权社会,女人就是男人的附属品、工具,女性根本没有什么地位可言的。
女主人公的父亲为了钱把她嫁给了这么一个人,在当时的男权主义下,她不得不屈服于他父亲委身下嫁于单扁郎。而对于命运的安排她并没有就此屈服。奶奶在拜堂时,还是蒙上了那块臭气熏天的盖头布。在蜡烛燃烧的腥气中,奶奶接住一根柔软的绸布,被一个人牵着走。这段路程漆黑憋闷,充满了恐怕。奶奶被送到炕上坐着。始终没人来揭罩头红布,奶奶自己揭了。她看到在炕下方凳上蜷曲着一个面孔痉挛的男人。那个男人生着一个扁扁的长头,下眼睑烂得通红。他站起来,对奶奶伸出一支鸡爪状的手,奶奶大叫一声,从怀里摸出一把剪刀,立在炕上,怒目逼视着那个男人。男人又萎萎缩缩地坐到凳子上。这一夜,奶奶始终未放下手中的剪刀,那个扁头男人也始终未离开方凳。这就是女主人公反抗男权主义的表现和开始,她没有向命运屈服,勇敢的对于那些制度跨出了第一步,去它的那些妻为夫纲。打破了传统的男权制,追求其平等自由的婚姻。
对于爱情,莫言笔下的女主人公更表现了她勇于冲破种种传统的制约,追求自己的爱情。奶奶虽然也想过上上马金下马银的好日子,但更盼着有一个识字解文、眉清目秀、知冷知热的好女婿。从这虽不能说女主人公是一个新女性,但至少可以看出她不看重财富,希望有一个平等,和谐的爱情。还有通过后面戴凤莲和余占鳌的爱情,表现出她的敢爱敢恨。从奶奶和余占鳌在高粱地里的野合和激情。这一女性形象不是传统美学的善男信女而是一个有着女性身躯,充满着生命力,是个拥有“性解放”意识的现代女性形象。
为了个自己的情人罗大叔报仇,她策划了去烧日本车的计划。这也表现出她不是传统的女性,在这她体现的是中国旧社会下的女性主义,果断,勇敢,嫉恶如仇。在他带领下的男人们都加入了他的计划,有一定女权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爱国情怀,她比更多的男性情感更加的强烈。而他的死也是很特别的,是在去送饭的路上被炸死的,和别死的不一样,他不是生孩子死的,那现在来说她也算得上是一个女烈士了。
《红高粱》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反抗男权,勇于追求幸福,诠释了属于自己的女性主义的形象。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下,男女平等是多么遥不可及,但她做到了,女人也可以顶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