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绰罗斯部落
绰罗斯部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寻访固尔扎(金顶寺)庙、海努克(银顶寺)庙废墟

(2013-01-16 22:02:23)
标签:

转载

      固尔扎寺俗称金顶寺,位于伊犁河北岸,即在今伊宁市赤北郊4公里处的土坡上,蒙古语称固扎都纲(意为盘羊寺),据说寺顶以盘羊角装饰而得名。

     努克寺俗称银顶寺,位于伊犁河南海努克山麓之南,今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海努克乡政府驻地西北4公里处。蒙古语称海努克都纲(意为犏牛寺),据说寺顶以巨大的牦牛角装饰而得名。 

      金顶寺其中心殿堂是三层楼,而且此三层殿顶都是镀以黄金,特别是其最顶点之小黄塔是纯黄金制造。因此俗称它“金顶寺”。银顶寺其中心殿堂也是三层楼,而且此三层殿顶均是镏以白银,特别是其最顶点之小白塔是纯白银制造,为此俗称它“银顶寺”。两寺附近不远处各有一座大城镇。固尔扎寺附近的城镇,俗称“固尔扎浩特”。海努克寺附近的城镇,俗称“海努克浩特”。“浩特”乃蒙古语“城”者也。当年此两座城镇内居住的人是除了准噶尔汗国卫拉特蒙古各台吉,贵族之外还有外来客人和贵宾。

      据传,当时(1732年)此两座寺院的扩建工程均竣工之后,银顶寺的喇嘛僧人们随时可以看到金顶寺三层大殿顶点上的小金塔被太阳照射之光芒。而且金顶寺的喇嘛僧人也同样随时可以瞭望到银顶寺三层大殿顶上的小银塔被太阳照射之光芒。
http://s12/middle/92055d1exaeedfa5b237b&690&690
   琉璃瓦
http://s3/middle/92055d1exaeedf9e5fa82&690&690
   琉璃瓦----反映当时准噶尔汗国烧瓦技术达到一定的程度
http://s10/middle/92055d1exaeedf8a5a089&690&690    刻有托忒文字的石头

http://s6/middle/92055d1exaeedf78e0545&690&690  
   盛时供养喇嘛六千余众。庙之宏壮,超过漠北地区蒙古寺庙,每逢岁首,盛夏,其膜拜顶礼者远近咸集,往往捐珍宝,施金银,以事壮严”
http://s7/middle/92055d1exaeedf53fdbd6&690&690
     固尔扎和海努克两寺隔河对峙,高刹摩霄,金幡耀日,栋薨宏敞,为当时西域寺院冠。最盛时,固尔扎寺院供养喇嘛僧人6000余众,而海努克寺院供养僧众3000多人。每年盛夏,远近准噶尔汗国卫拉特蒙古民众都前来顶礼膜拜。
http://s5/middle/92055d1exaeedf3dc0244&690&690

     今寺内有一方形土台,高3米余,周约700余米左右,系清乾隆时所建小堡遗迹。附近残砖、碎瓦颇多,在此曾发现刻有兽面形状的琉璃残砖及藏传佛教风格的佛像等。北面有一"托卜墩",地面散布有陶片及残砖瓦,为金顶寺初建遗址。


http://s8/middle/92055d1exaeede19ed427&690&690        至于两寺的建造由来也专门有明文记载:西藏的巴勒丹噶布梵格隆来到准噶尔汗那里,很受器重。噶尔丹汗对他说:你们不是善于察看寺塔地基吗?那就为我察看一下建造寺塔的地址!巴勒丹噶布梵就选了一个地址,报告说:这个地方恰似犏牛犄角,是理想建寺胜地!于是,动工建了庙,供奉弥勒佛。又有一次,噶尔丹说:再选一个造塔的地方吧!他又选了一个地方说:这个地方恰似公盘羊的头,最适合造塔!于是,动工建了一座高塔,并在附近造了一座银塔,安置了达吉佛像。其实,在这两处像犄角一样隆起的地方建塔很危险,建的寺塔摇摇欲坠,很快就倒塌了。据说:这两件事使噶尔丹汗折了寿命,他的政教崩溃了,大受其害;在以牲畜命名之地建寺造塔,实属败亡之兆。

http://s16/middle/92055d1exaeede1c2248f&690&690 

     对于这两座庙毁坏系阿睦尔撒纳败逃时为了掠夺财物放火焚毁的,使著名的金顶寺变成一片废墟。 丁巴图通过查找蒙古文的历史文稿及俄国人的目击记录,推断出一个结论:

对于这两座庙毁坏另有一说,在阿睦尔撒纳与达瓦奇争夺汗位时,请求哈萨克中玉兹阿不赉汗给予援助,于是阿睦尔撒纳从东面进攻,哈萨克人从西面进攻,两面夹击了达瓦奇,使达瓦奇撒到博尔塔拉,哈萨克人烧毁了固尔扎庙。《蒙古溯源史》有明确记载。

http://s4/middle/92055d1exaeede0121a83&690&690

http://s5/middle/92055d1exaeeddab4ce94&690&690

http://s15/middle/92055d1exaeeddc0960de&690&690       安远庙建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为清政府照顾从伊犁长途迁徙到承德的额鲁特达什达瓦部的宗教信仰,仿伊犁河北岸的固尔扎庙修建,俗称“伊犁庙”。

http://s3/middle/92055d1exaeedd79b55f2&690&690
 伊犁办事大臣阿桂奏称:“伊犁名胜之地,河北无过固尔扎,河南无过海努克。”后来乾隆黄帝又认为“梵宇之仅存煨烬之余者,已不可复整,亦不必为之复整也。”虽然,固尔扎庙没有得到重修,但为了照顾东迁热河(今河北承德)的准噶尔达西达瓦部的宗教信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仿照固尔扎庙原有式样在承德修建了安远庙。


http://s11/middle/92055d1exaeedd772680a&690&690

http://s12/middle/92055d1exaeedd76d91cb&690&69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