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孙淳有一种力量,能安静得让人敬仰。”
文/虫哥
编辑/小编虫
《琅琊榜2》已经播了一个多月了。
收视不算大火,但口碑一直呈上升趋势。
豆瓣评分从刚开播时的8.1,现在已经涨到了8.5。
良心剧,经得起时间考验。
这剧的特点是:
只要看进去了,根本停不下来。
刚开播时我专门推荐过这部剧,今天就不再聊制作和剧情了。
说说演员。
首先,质疑黄晓明的声音随着剧情的推进越来越少了。
到他饰演的萧平章领便当的时候,基本上已经没有多少人刷“有黄晓明不看”这样的评论了。
他算是用冷静克制的表演给自己正了一次名。
希望能继续。
刘昊然是越演越好。
开头几集,虽然凭借天生的少年感博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但在表演上确实显得有些放不开。
越往后演,他越自然了。
几场重头哭戏演下来,刘昊然已经能扛起整部剧了。
剧中角色的成长和演员的成长相得益彰,让人欣喜。
佟丽娅告诉了我们什么才叫真正的颜值,张慧雯也用实力证明张艺谋的眼光一直刁钻。
本剧的配角阵容也秉承了山影“戏骨集中营”的传统,大咖云集。
毕彦军和梅婷的荀氏兄妹组合演得极为出彩。
很多网友在弹幕里“召唤冯远征”,可见梅婷将皇后这个角色刻画得有多么入木三分。
吴昊宸稳稳地演好了萧元启这样一个复杂的角色,郭京飞也将国师濮阳缨身上的阴鸷感演了出来,张博则诠释出了一个有勇有谋的新一代大统领。
成泰燊演的大反派墨淄侯也圈了不少粉,刘钧的酒窝梁帝更是赚了观众太多眼泪。
都是好演员。
有心人可能注意到了,我漏了一个大角色。
长林王萧庭生。
全剧中,最吸引我的就是这个角色。
追着《琅琊榜2》一直往下看,也是因为这个角色。
老王爷一领便当,我瞬间就想弃剧。
演员的功劳要占大半。
今天我重点要说的,就是在剧中饰演萧庭生的老戏骨:
孙淳
在我看来,萧庭生是整部《琅琊榜2》的戏核。
这个角色,连接着《琅琊榜》第一部和第二部的故事。
也承载着景琰和林殊的赤子之心。
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萧景琰的善良与坚毅,也能看到林殊的智慧与仁慈。
没有他,“琅琊榜”这三个字就成了空壳。
孙淳把这个角色诠释得极好。
首先,外形太合适。
孙淳的相貌,自带威严。
儒雅中有贵气,符合王爷的身份。
年纪大了之后的孙淳有些发福,则符合我们心中“慈父”的形象。
在表演上,孙淳也诠释了什么叫做已入化境的高手。
日常戏就很见功夫。
每一个举止,每一句台词,都恰到好处。该威严时威严,该慈爱时慈爱,是心怀天下的国家重臣,也是两个儿子的好父亲。
这是一种感觉。
我不好描述,但可以这么说:
大家每当意识到某个演员演日常戏的时候有那种“恰到好处”的感觉时,就会知道这绝对是好演员。
情绪上波动比较大的戏,我们看得就比较明白了。
比如萧平章毒发身亡那场戏。
儿子命在顷刻,老父亲怎么能不难过呢?
但孙淳没有单薄地用焦急、狂躁、痛哭等惯常的方式来处理这种情绪。
在得知儿子将死之前,他保持着平静。
虽然心焦,但面沉如水。
知悉情况后,他已经有点失态,说:
上次伤更重都治好了,这次怎么会这样。
这其实是对自己的心理暗示,虽然明知道无力回天,但还是希望能和上次一样就回萧平章。
然后就是萧平章说遗言。
老王爷依然保持着最大限度的冷静。
等到平章断气,儿媳妇哭号,老王爷身子都站不直了,那声“平章”真是撕心裂肺。
叫完儿子的名字,他的哭号,虽然只短短一声,却让人感受到了钻心的痛苦。
这就是老戏骨。
他懂得用最好的方式去诠释同样的情绪。
老戏骨还有一大特点,那就是会成全别人。
孙淳老师在本剧中有两次重要的“成全”。
一个是梁帝临终托孤。
饰演梁帝的刘钧临时加了词,垂危之际喊了长林王两声“哥哥”。
孙淳老师接得好:
哎,臣在。
兄弟之情,君臣之道,都在这个即兴表演里头了。
配戏有时候比演独角戏还难,能成全别人的发挥,绝非易事。
常有人说于谦要厉害过郭德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孙淳也成全了刘昊然。
在长林老王爷临终前嘱咐萧平旌的那场戏里,孙淳激发出了刘昊然最好的一场哭戏。
临终之际,有队儿子的劝告,也有对人生的回首。
儿子泣不成声,他轻轻地打了一巴掌。
这一巴掌,就把演员和观众的情绪全调动起来了。
等他说出那句“身归梅岭”,看过上一部的观众又有几个能忍得住泪水呢?
老王爷领便当的时候,观众们也自然而然地意识到了谁才是这部剧的灵魂角色。
少了他,好像整部剧的分量都轻了。
孙淳把长林王萧庭生演得这么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这样的大咖,遇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当然能给观众带来惊喜。
他是影帝级别的好演员。
2009年,在金鸡奖上,孙淳战胜郭富城和王千源拿到影帝,这含金量可没的说。
事实上,一个“影帝”称号,根本无法完全说明他的实力。
他有教科书级别的演技,也有独一无二的魅力。
我第一次看他演戏,是张艺谋导演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他演的宋二爷,有种上海滩风流大佬的无二气质。
和巩俐演对手戏,不好接。
但孙淳接得住。
有点儿以柔克刚的意味。
后来再见到孙淳,就是《走向共和》了。
孙淳的袁世凯,是足可以写进《中国电视剧史》的伟大角色。
演袁世凯,演技、霸气、痞气,缺一不可。
孙淳演出了一代枭雄的奸诈,更演出了袁世凯身上的可爱之处。
真正地把历史人物当成“人”去处理,是这个角色成功的关键。
我印象最深的是袁世凯和清帝达成退位协定后的那场戏。
孙淳用手舞足蹈的方式诠释出了袁世凯的心情,脸上的表情,也惟妙惟肖。
《走向共和》播出之后,网上多了很多袁世凯的粉丝。
其实,多半是被孙淳的魅力倾倒。
再后来,还是张黎导演的作品:《人间正道是沧桑》。
孙淳在剧中演瞿恩。
这又是一个“戏核”级的角色。
孙淳将这个高大完美的角色演出了真正的“神圣感”,那种理想主义的光辉很容易让人厌烦,但瞿恩不会。
他演出了古希腊神话英雄特有的悲壮感,这多半也和他身上儒雅敦厚的气质有关。
他身上气质的复杂性,让他能够自由地在各种类型的角色之间游走。
比如《赵氏孤儿案》中的屠岸贾,就是个大反派。
剧中他和吴秀波演对手戏,吴秀波感叹:
“孙淳有一种力量,能安静得让人敬仰。”
看到这句话,我就明白了我为什么喜欢孙淳,为什么喜欢他饰演的这些角色。
“安静”这个形容词,很难有哪个演员配得上。
进了演艺圈,很难安静。
孙淳却安静了一辈子。
不多接戏,不演烂戏,踏踏实实地演好每一个角色。
于是,一个个经典的角色出现了,孙淳却始终没那么火。
他这样的老演员,也多半不在乎什么大红大紫(其实八十年代时他就是最红的小鲜肉之一)。
但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知道他。
这样的好演员少有人夸,不应该。
我希望已经62岁的孙淳老师能多一些关注度,也就能接到更多的片约。
他的戏,看不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