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有记者曾这样问王晶:
“对于你来说,一部电影是质量更重要还是票房更重要?”
王晶的回答没有半分犹疑:
“当然是票房。”
电影圈里成功的项目经理型的导演有不少,王晶算一个。
https://wx1/large/ba4956b5ly1fk5xwj126tj20k00kgjrz.jpg
所谓项目经理,就是以赚钱为己任,不怎么考虑艺术方面的事情。
内地有郭敬明、张一白,香港有王晶。
他们的电影往往能拿到不错的票房,但影片质量却让人不敢恭维。
当然,项目经理也有区别。郭敬明是从来都算不上是个好导演,张一白是曾经想当个好导演,而王晶,曾经是个好导演,也有能力继续做个好导演。
王晶是个天才,是公认的事情。
https://wx3/large/ba4956b5ly1fk5xx4goiuj20b40eiglt.jpg
赌片、三级片、喜剧片,没有他不会拍的,也没有他拍不成功的。你可以说他是“低俗大师”,但你不能否认“低俗大师”也是大师。
在香港电影最后的黄金时代,他是个标志性的人物。“双周一成”中,双周的背后,都抹不去王晶的痕迹。
https://wx3/large/ba4956b5ly1fk5xxso2sgj20k00b9t8w.jpg
翻开王晶的履历表,我们不难发现《精装追女仔》、《赌神》、《九品芝麻官》、《鹿鼎记》这样经典的港式商业片,也能看到《笨小孩》这样在金马奖上饱受好评的文艺电影。但这几年,王晶拍的最多的,是烂片。
https://wx2/large/ba4956b5ly1fk5xy6gysij20k00b9753.jpg
近十年来香港导演纷纷北上淘金,商业嗅觉敏锐的王晶自然不会例外。
但他近十年来,就没拍过什么好电影。
除了《金钱帝国》、《大上海》这两部电影还算是处在及格线之上,这些年里王晶拍了太多惨不忍睹的烂片。
《嘻游记》、《澳门风云》(三部啊)、《王牌逗王牌》等电影,已经让王晶进入了太多观众的观影黑名单。
https://wx4/large/ba4956b5ly1fk5xyhik0mj20k008eq3f.jpg
今年国庆档,王晶卷土重来,本来定档要上映的电影叫做《降魔传》。
我没看过全片,但看了预告片,我心里的反应就是:
王胖子又要来骗钱了。
不过,王晶可能也吸取了去年国庆档《王牌逗王牌》失败的经验教训,意识到继续走老路骗钱不太行得通了,就把《降魔传》调了档,换成了自己的另一部电影来出击国庆档。
这样就有了现在国庆档正热映的《追龙》。
https://wx3/large/ba4956b5ly1fk5xysfoiyj20iw0qe775.jpg
老实说我对《追龙》本来并没有多少期待。可能是《澳门风云》对我伤害太深,现在听到“王晶导演”这四个字,我心里还是会产生一丝恐惧,嘴上会忍不住爆几句粗口。
但有趣的是,我朋友圈里几乎所有看了《追龙》的人都在夸。
各大平台上的评分和评论也几乎统一了口径:
这次王晶玩真的了。
我顿时便起了兴趣,想看看认真的王晶能拍出什么样的电影。
看完《追龙》后,我脑海中反复出现的是南宋词人刘过《唐多令》里的名句: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必须得说的是,因为王晶糟糕过往而拒绝这部电影的朋友可以放心,王晶这次真的没来骗钱。
拍自己钟意的题材,又是擅长的类型,王晶没有选择划水,而是拿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
《追龙》拍的,是跛豪和雷洛的故事。
https://wx2/large/ba4956b5ly1fk5xz3bpasj20hs0cxdh0.jpg
跛豪是什么人?
原名吴锡豪,香港大毒枭,底层混上来的黑帮大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黑道四大家族之一的“义群”领导人。
1991年,麦当雄出品了一部名为《跛豪》的电影,真真假假地讲述了跛豪的一生,拿到那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影片。
https://wx4/large/ba4956b5ly1fk5xzgh0jtj20k00b9q3d.jpg
看过《跛豪》的人都得承认,那是那个时代香港黑帮片的经典之作,其手法之老辣和气质之精准几乎无可超越。
https://wx4/large/ba4956b5ly1fk5xzsb4hvj20k00b9wet.jpg
而在那部电影的开头,导演打出了这样的字幕:
“本片拍摄时,未经吴锡豪先生同意。如片内有模仿影射等情节,实属巧合。”
这是因为该片上映时跛豪还在世,身在囹圄,却依然在香港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如果说跛豪是香港六七十年代黑道的代表人物,那雷洛就是白道的超级大佬了。
雷洛真名吕乐,前香港总华探长,在香港黄赌毒无比猖獗的六七十年代,吕乐纵横黑白两道,是只手遮天的大人物。
据说吕乐身家达到五亿,所以又被称为“五亿探长”。这位“五亿探长”后来沦为香港通缉犯,流亡加拿大,但即使如此,在去世时仍具有极高威望。
吕乐的事迹也被拍过电影,同样是1991年,刘家昌执导了《五亿探长雷洛传》,又刘德华出演雷洛,该片反响也算不错,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https://wx2/large/ba4956b5ly1fk5y066epxj20k00b9wey.jpg
但有一个人对本片并不满意,那就是吕乐本人。
据说他不满意的一点,就是刘德华在拍摄前未曾到他家登门拜访。
看来五亿探长脾气不小。
跛豪和雷洛,都是香港六七十年代时代的枭雄,枭雄人物的传奇故事,一直都是电影人热衷去拍的题材,观众们也看得乐此不疲。
王晶,对两个人的故事一直都很感兴趣。
1991年刘家昌拍《雷洛传》时,王晶就是监制之一。到了2009年,王晶自己又拍了《金钱帝国》,讲的也是雷洛的故事。
https://wx4/large/ba4956b5ly1fk5y0gvty5j20k00bg3z4.jpg
但他还不过瘾。
王晶觉得拍跛豪的电影对雷洛只是一笔带过,拍雷洛的电影对跛豪也只是匆忙提及。他想拍拍这两个人之间的故事。
黑道和白道,汇在一起,才能准确地勾勒出整个时代的风貌。
于是,有了《追龙》。
《追龙》讲的,是跛豪从草根混成黑帮大佬的过程,也是雷洛从小探长一步步走向五亿探长的经历。从成长到衰败,整部电影用特有的港片气质,诠释了两个枭雄人物的人生。
https://wx3/large/ba4956b5ly1fk5y0tud0xj20k00dc0ty.jpg
用王晶自己的话说,他想拍一部香港的《美国往事》。
野心不小。
《美国往事》是赛尔乔.莱昂内的大作,是我最喜欢的黑帮电影,没有之一。看完《美国往事》,任谁都会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那部电影,拍的是人生的起落与时代的悲欢,黑帮什么的,只是个符号。
https://wx1/large/ba4956b5ly1fk5y1g1k2vj20go09dwel.jpg
王晶想呈现的,也是岁月留下的沉淀,而不只是枭雄人物的起落。
不管是跛豪手中的拐杖,还是雷洛头顶飞过的飞机,都象征着香港回不去的过往。那是六七十年代,也是八九十年代,你不能说过去就比现在好,但过去意味着记忆,而记忆的珍贵,是无法用好坏来衡量的。
https://wx3/large/ba4956b5ly1fk5y1qnxiaj20k00dcq4n.jpg
对于《追龙》,我无意剧透。事实上,也没什么可剧透的。跛豪和雷洛的事迹,网上随便搜搜都能找到一大堆,他们的兴亡成败,在历史上并不鲜见。人们愿意去拍他们的故事,去看他们的故事,不只是因为故事精彩,更是因为他们对于香港来说,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https://wx2/large/ba4956b5ly1fk5y2wzldvj20k00dcjt1.jpg
当然,王晶这次展现出了自己讲故事的天赋。两条线独立而交织,一方面是跛豪的好勇斗狠,一方面是雷洛的深沉狡猾。通过丰富的细节和有力的主线,王晶将两个人物生动地放在了观众面前。
在《追龙》里,跛豪不只是一个无恶不作的毒枭,他爱家人、讲义气、有原则,在狠辣之余,还有几分可爱。而雷洛除了贪赃枉法,也多出许多人情味来,在影片一开始,雷洛还有些年轻人的正义感。
https://wx4/large/ba4956b5ly1fk5y2n5ua8j20k00dcwg9.jpg
这样塑造角色,就避免了脸谱化,没有人是单纯的善或者恶,去发现枭雄身上的多样性,才能真正把故事讲得出色。
https://wx3/large/ba4956b5ly1fk5y37its8j20k00dcgn0.jpg
两位主演的表演也完成的相当不错。刘德华时隔二十六年再演雷洛,气质更贴了,人也是越老越有型,没话说。甄子丹倒是很让我意外,他在本片中爆发出的演技,很有阿尔·帕西诺的味道,文戏拿捏有度,武戏干净真实,八成有资格去争一争下届金像奖的影帝了。
https://wx2/large/ba4956b5ly1fk5y3hoymqj20k00dcwfe.jpg
我夸了这么多,不是说王晶这次就做到了完美。《追龙》自有不可视而不见的问题。节奏上的略显散乱让本片看上去总是差了一口气,人物定型定的出色,成长的过程却有些粗略了。
这些问题大概和王晶的野心有关系。想法太多,就容易铺的太大,铺的大了,自然就容易散。
https://wx4/large/ba4956b5ly1fk5y3qq1d6j20k00dcmyw.jpg
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追龙》,单就本片充满质感的摄影风格和那几段在九龙城寨中的长镜头以及平行剪辑,就足够让我给王晶和同为本片导演的大摄影师关智耀挑大拇哥了。
https://wx4/large/ba4956b5ly1fk5y3y56wkj20k00dc75w.jpg
最后回到我前面提到的刘过的那句词。
本片有浓厚的港味儿,是很明显的事情。
但作为一个港片忠实的老影迷,我总是觉得哪里好像不太一样。
其实摄影还是那种风格,剪辑也是复古的路子,连演员都是那些熟悉的面孔,故事更是老港片时代津津乐道的故事。
哪里变了呢?
我想了许久,才得出答案。
是时代变了。
现在已不是八九十年代,也不是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已经2017年了,很多事情都在变化,时代的面貌也早已不同。
身处这个时代,去看《追龙》这样具有明显九十年代特色的港式黑帮片,自然会有种“终不似少年游”的感觉。
何况,看到大银幕里的刘德华、黄日华、郑则仕等人,我们不自觉地就会心生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https://wx2/large/ba4956b5ly1fk5y49nzi4j20k00dcq3l.jpg
港片将会变化,也正在变化,为了迎合更大的市场,港味只会越来越少。但属于上一个时代的王晶仿佛在用电影说话:
是鸠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