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第一次听说吉普赛人,源自于《百年孤独》。
在被一个家族七代几十人的“何塞、阿尔卡迪奥、奥雷利亚······”的重名搞崩溃之后,吉普赛人显得是那般可爱独特。
这个天生流浪的民族,他们崇尚自由,他们热情奔放,他们洒脱不羁,他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
正是由于吉普赛人这种独特的浪漫气质,使他们得到诸多文豪的青睐。
从梅里美《卡门》中生性率真、敢作敢为的吉普赛女郎,到《巴黎圣母院》里吉普赛少女形象的载体爱斯梅拉达。
吉普赛的每个人都在用他们的热情与疯狂抒写着他们的精神,一种属于吉普赛民族的,特别的气质。
上个月末,一部命名为《Gypsy》(《吉普赛人》)的美剧悄然上映,剧中的女主Jean让人眼前一亮,除了她的角色本身很有看点之外,她的扮演者更是让人喜出望外。
娜奥米·沃茨。
1968年出生的她,如今已经到了快知天命的年纪。
可与一般的五十岁老阿姨相比,她仍保留着那份属于自己的美。
1993年,25岁的她只身从澳大利亚前往好莱坞,开始了自己六年的龙套生涯。
1995年的《坦克女郎》中她是满脸要溢出的青春之美。
2001年,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中,她是惊艳的美。
也正是从这部《穆赫兰道》开始,娜奥米逐渐被观众所熟知。
到了2002年的《美版午夜凶铃》,她的美中增添了一丝知性。
直至2005年《金刚》的爆火,才让全世界人都认识了这位美丽的金发澳洲女郎。
这时她的美,称得上是勾魂夺魄,任何一个男人看了都无法拒绝。
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年的她,已经37岁。
又过十二载,今年的她49岁,可在《吉普赛人》中,她的魅力却丝毫不比当年减之一分。
在剧中她刚出现的时候,我其实一时根本没认出来这是娜奥米。
只觉这位阿姨真是又美又有气质,年轻的时候必定是美到祸国映民。
恍惚一会之后我一拍大腿,嘿!娜奥米呀!金刚女!
一边感叹美人迟暮,一边啧啧称赞于这岁数还能有这般气质。
如果给这部剧打八分的话,娜奥米一个人能占到七分。
资料上显示,这是一部惊悚剧,可在看过几集之后,你会诧异的发现,这剧根本不知道惊在何处。
没有血腥,没有暴力,没有悬疑,没有任何一个惊悚片所应具备的元素。
有的只是女主那看似严肃认真,循规蹈矩,实则内心里住着一个向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吉普赛灵魂。
你可以从某个程度上认为这是一种精神分离,双重人格。
女主角Jean是一个顶尖的心理医生,丈夫是知名律师,两人都属于社会精英阶层,收入丰厚,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大房子,当然,还有一个调皮可爱的小女儿。
日子平静且安逸,外人看来,这是一个多么令人艳羡无比的家庭。
但也许正是这种古井无波的日子,才更让人抓狂。
她时常在操心自己优秀的丈夫是否会和他的美艳秘书发生点什么,也会为女儿是否是跨性别者或同性恋而焦虑。
她要在这个家庭有绝对的话语权。
在工作上,她说“作为心理医生,我一直为病人提供健康、信任的环境,我会严守与病人身体接触的界限,我也会永远保护病人”。
可在实际中却分分钟被打脸,强势的性格让她不由得去介入病人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她接触到了一个女孩。
这是她一个病人的女朋友,病人无法割舍下这个女孩,她用了九个月都办法让病人试着放下女孩。
等到她亲自去见了这个女孩时,她同样被这个女孩吸引。
这个白天在酒馆当酒保,晚上去夜店做乐队演唱的女孩,叫做Sidney。
Jean告诉Sidney自己叫做“Diane”。
也许Diane这个名字她已经用过很多次,也许是第一次。
总之,这是一个她想象出来的自己,或者说,她觉得Diane是她本来该有的样子。
从职业到毕业学校,从家庭到感情,从喜欢的酒,讨厌的事情,她一点点地在完善着这个人格。
第一次去夜店找Sidney时,她专门去买了一瓶香水,香奈儿邂逅。
当香氛大师Jacques Polge用三年时间调制出Chance时,就注定这款产品的不一般。
香奈儿邂逅,专为那些年轻勇于尝试、爱好幻想、热情活力、狂野却又纤细的年轻女性所设计。
就像她面前的Sidney一般,没有父母的牵绊,没有感情的束缚,没有固定的性伴侣,不用为男人的事操心,想怎样就怎样,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有趣的是,Sidney用的香水,同样是Chanel Chance。
看到Sidney,Jean便仿佛看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于是,便有了Diane。
在Sidney的刺激之下,Jean找回了自己,她决定正视自己的内心。
出轨,百合,谎言,被出轨······
一出大戏,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生活中,像Jean这样的角色其实大有人在,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不同的自己。
这个心底的另一面平时都处于沉睡的状态,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开启,有的人则可能因为某些重大的事情而叫醒那个他。
还有的人可能正在某个纬度化身另一面的自己快意恩仇,比如,网络。
尖酸刻薄的公司同事,可能在网路上经常向那些贫困山区儿童捐款。
文质彬彬的白领小哥,可能在游戏中是个热血狂人“如果谁欺负我的兄弟,我让会让你尝尝屠龙刀的厉害。”
胆小怕事的隔壁小王,可能在微博上是个喜欢痛斥社会不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带头大哥。
······
这个心底的自己,他或许和自己完全站在对立面,又或许和真实的自己相差无几,情况如何,只有我们自己清楚。
所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了解人表象易,认识人内心却很难。
更何况,你所认为的他的心也许根本不是他真正的“心”。
我们经常会在新闻中看到这种情况:
“xxx平时老实的很,怎么可能会(打老婆,杀人)”
而在自己的身边也许还发生过这样的故事:
“什么?他那么怂包,竟然还见义勇为?!”
生活在这世上,每个人都有太多的不得已,为了这些不得已,我们不得不按照我们所需要扮演的角色去生活。
记得小时候听过一句鸡汤:“把生命的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过”。
现在想想,这样的做法未免太过梦幻。
你有家庭,你有朋友,你有工作,你有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你将来会和百十人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率性而为,无拘无束,自由飞翔,谈何容易。
这样说来,内心竟不由得对吉普赛人,生出几丝羡慕之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电影爬虫(film5252)
想要资源和精彩影评,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