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来英语可以这样教》阅读心得

(2014-10-31 20:12:52)
标签:

教育

《原来英语可以这样教》阅读心得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尤其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多读书显得尤其重要。工作之余,我挤时间认真阅读了《原来英语可以这样教——新课程下的高效能英语教学模式》一书,获益非浅,在此以我笨拙的笔把我的学习所得记下来,与大家共勉。

《原来英语可以这样教》是一本旨在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探索新课程和实践新课程的书。它能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本书从“英语教改与中观模式、高效能英语教学策略、高效能英语教学与备考、高效能英语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好的建议。刘鹰教授把自己学习和实践新课程的切身体会与思想精华都熔铸在每一篇文章中。这些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对我们中小学教师实践新课程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下面我重点谈一下我学习第二部分——《高效能英语教学策略篇》的收获,通过学习《高效能英语教学策略篇》,我进一步明白了作为21世纪的老师,应该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

    一、reading with a purpose----目标导向的英语阅读策略

    阅读目的是选择阅读策略的一个重要指标,学习者应当认真地考虑如何根据目的来确定策略,而不是追求所谓的阅读速度。我们中国学生阅读最大的问题就是从来没有明确的阅读目的,也不会根据目的来确定相应的阅读策略。什么东西拿过来都是读,而且通常都是一个读法:顺着句子、挨个字地往下读。

    我觉得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阅读教学素养,更要给予学生阅读方面的正确指导,课上课下要结合起来。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实际作用,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阅读水平和课本阅读材料,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制定教学计划,确立阅读训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根据阅读课程的计划、目标,每周确定阅读课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阅读训练,其次要注意阅读技巧的传授,阅读通常有这几种方法:

    1.略读(skimming)

    略读是一种快速浏览阅读方式,其目的是了解文章的大意。因此学生不需要细读全文,而是有选择地进行跳跃式的阅读。其特点是,阅读速度要求较高,而理解的精确度则要求较低。此方法适合于一些简单的故事性阅读材料。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步骤:①通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②细读其他段落的主题句;③浏览一些与主题句相关的信息词。

    2.寻读(scanning)

    寻读是另一种快速阅读方式,其目的是从较长的文字材料中查寻特定的细节内容。其特点是要求既快又准,此方法适合于说明文、议论文等阅读材料。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找到目标,可以利用主题词。带着查找内容的主题词进行寻读,或在材料中捕捉关键词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这也是做阅读理解有效方法之一。

    3.预测(prediction)

    预测是阅读过程的重要一个环节。阅读过程,学生可借助逻辑、语法、文化等线索,对文章的主题、体裁、结构以及相关的词汇进行预测。①借助文章的标题预测主题框架,是对下一步阅读与理解的一个导向性的辅垫;②通过对语篇连缀词、关键词等过渡承转手段的推测,学生可以轻松地跟踪作者的思路。

    4.猜测生词意思(guessing meanings of new words)。

    在阅读过程中猜测生词意思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方法之一。通常我们是通过上下文以及我们对词汇结构的一些知识来推断词性和词义。具体可以利用以下细节:①根据定义线索猜测词义;②利用同义词和反义词猜测词义;③利用构词法猜测词义。

    5.识别指代关系

    识别文章中的指代关系也是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又一有效手段。作为一种语篇连缀手段,指代关系的作用仅次于关联词。然而,许多学生对于像it,he,them,that, these,those这样的代词不以为然,甚至视而不见,结果在复杂的句子或段落中就容易失去线索。因此,很好地识别阅读材料中的一些代词所指代的真实含义,尤其是一些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代词,对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二、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1、规则的讲解和练习应优先于语言的接触与输入

    传统的语法教学采用的是固定的三部曲:规则第一;示例第二;练习第三。这三部曲中最大的问题是讲解与练习优先于语言的接触与输入。刘教授强调先接触语言,接触得足够多、足够广之后,由学生自己去总结,老师辅助学生来理解规则。

    2、让活的语言来适应死的语法,语法的传授要与真实的交际情景结合

    语法教学不应该是把学生所要学的内容直接而生硬地教授给学生,而是要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情境,让学生自然地学习语言,归纳语法规则,然后按照这些语法规则指导自己的学习,使其更有效地为“培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服务。情境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信息,触景生情,激活思维。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逐渐出现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等语法现象。这些语法对英语交际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指导学生在情境中练习它们的用法非常有必要。如“i am closing the door.” “i have closed the door. ”“1 wi11 close the door.”这样把语法现象和具体生活的情境联系起来,学生必然能够学得快、记得牢,还能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学生在课外试着去使用英语的欲望。设置准确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对语法现象的理解,学生能够在环境中初步地接触、理解并体验语法的用法。或许学生觉得自己得出的结果不是那么完美,但是自己总结出来的东西印象会很深刻,这时教师稍加点拨,效果一定比教师一味地灌输语法的条条框框,效果要好得多。

    3、英汉语言结构要进行比较

    此外,我们应以句法为中心,而不是以词法为中心来组织整个语法体系,并且要注重动词的作用;语法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三、从第一次说“hello”开始就要培养跨文化意识

    新课标提出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

    培养跨文化意识应从第一次说“hello”开始,因为只要你在实际的交流中学习,你就不可能避免culture的问题。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不是纯语言的训练或交际技能的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输入和文化输入主要依靠英语教材、课堂和英语教师的传授。因此,英语教师的英语文化修养显得尤为重要。英语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学习英语文化课程,深入细致地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甚至生活细节,为改善英语教学创造条件。英语教师还应更新教学观念,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学生认知、理解这种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参照得体、恰当的文化背景来进行交流;在课外教师也应最大限度地创设好英语文化氛围,如,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多渠道地摄取文化养分,在阅读过程中多注意其中的文化细节,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参照教材内容,以课本剧为依托,让学生参与戏剧表演;组织学生观看外国录像、电影,让学生通过感官与心灵接触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信息,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体验外国文化并感悟其文化内涵。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英语与外国人接触,进行面对面交谈,或访问网站,与外国网友交流,让学生在直接的交流中理解外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assessing learning efficiency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高效的学习日益被教育各界关注。一个人经过十年的学习与训练,英语学得很棒,而另外一个人达到同样的水平,只花了三年时间。两者之间的差距是效果的不同,英语教育的低效能让我们的学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要解决英语教育低效能问题,首先要有一种评价英语教学,特别是评价英语学习效能的标准。衡量效能的标准是通过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学习者的能力提高幅度的多少与达到此提高幅度所花的资源多少来确定的。

    五、教材处理的三境界

 第一境界取舍与裁剪。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某些内容可不讲或略讲。

 第二境界编辑加工。

第三境界判断正误,整合资源。这不紧要考虑教材本身的特点,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作为一个21世纪的老师,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及时吸收最新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