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巽震;爱恨巴拉河
标签:
文化 |
分类: 报道 |
《少年文摘》2004年第10期
这个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大姨妈家小住几日,得以一游巴拉河。
巴拉河位于云贵高原的贵州省东南部凯里自治州境内。它发源于凯里山区的崇山峻岭之中,流经凯里市郊,是正在开发的旅游风景区和避善胜地。
站在山腰俯视巴拉河,一条玉带蜿蜒在山谷之间,就像当地苗族少女连衣裙上的水纹图饰一般亮丽。踏进山谷,和巴拉河亲密接触,着实让人大开眼界。那弯弯曲曲的流水,时静时闹,时缓时急。静时,如同亭亭玉立的少女,温柔恬雅;闹时,如同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孩在嬉戏玩耍;缓时,则如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山间闲暇漫步;急时,更似一帮雄心勃勃的青年,龙腾虎跃。抬头望望两边的高山,山上树木葱葱郁郁,青翠欲滴。一些不知名的树木长满了小果实,引来了一大群鸟儿在那里嬉戏。风轻轻吹过,一股清新的果实味道夹杂着山上泥土的气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闭上眼睛细细品味,如处仙境一般。
巴拉河美在山水,绝在石头。由于水从高山上流下来,经过千百年的冲刷,河床里不见泥沙,只见石头。在河流最窄处有一个蘑菇状的石头,她站在那里岿然不动,微笑着迎接急流。河边奇形怪状的石头,随处可见。有的像山峰,有的像鸟兽,有的甚至像含苞欲放的花朵。随手拿起一块石头,看一看,掂一掂,你会发现这里的石头特别沉。为什么会这样呢?告诉你吧,这是因为河水长期冲刷的缘故,轻浮的石头早就被河水冲走了,有分量的石头流了下来。这就是优胜劣汰,大自然的规律。
巴拉河,我爱你的一山一水,一树一石。
一到巴拉河,我就迫不及待地换上游泳衣,飞般地跳下水去。“啊!冷死人了!”我一声惨叫,接着蹦上了岸,引来一片哈哈大笑。我望望河水,再看看自己这副狼狈样子,不禁也笑出声来。原来,河水很冷,它和地面上的温度相差十分大,我没有想到这点。回头看看姨丈,只见他先用手摸了摸水,接着把水抹在身上井轻轻地拍打胸部和腹部,让身体慢慢适应水温,然后才慢慢地走下水去。那神悄悠闲自在,那动作轻松自如,似乎在和老朋友交谈。
我学着姨丈的样子慢慢地来,终干平稳地下到了水里。一会,我看见姨丈游到河对岸了,于是我便向表姐夸下海口说,我也能游过去。表姐对此表示怀疑。我大声地说:“不相信,我就让你开开眼界!”大约10 米宽的河面,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因为在学校的游泳池里我可以一口气一个来回,自信心就是这样产生的。
我鼓足勇气,一个潜水动作开头、飞快地向对岸的目标游去。刚到河中间,就明显感到水流太急,阻力太大,很快就偏离了目标。我拼命地同河水抗争,可是无济于事。渐渐地体力不支了。在我身后不远处就是一个急转弯,那里的水更急,更深,如果冲下去,后果不堪设想。我害怕极了,几乎绝望了。就在这十分危险的时刻,一只大手搂住了我,接着用力一推,我借着力很快就抓住了对岸的石头,原来是姨丈。姨丈游到了我的身边,摸一摸我的头,安慰我说:“别怕,我看着的呢!”上岸后,我感到了深深的后怕,很快这种怕又转化为一种恨。我恨死你了,巴拉河!为什么要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设置陷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