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古桥寻访记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游记 |
一阵寒暄,彼此渐熟。一个背部微驼的老汉,相当热情,他转身锁好大门,然后轻声招呼我们“走,我带你们去……”
老汉姓马,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一路上,我们称呼他“老马”。
出马庄,西行三里许,有座不高的黄土岗儿,当地人叫它“黄jiang儿”(发音“蒋儿”。可能是“岗”和“儿”连读所致,寓土岗低矮小巧之意)。黄岗南是一条草河。它是臻头河的一个支流,流往西北不远处即注入主河道。
老黄桥就坐落在这条溪流潺潺的小草河上。
没有碑记,手头也缺乏资料,所以我们没法判断它的桥龄。但“老黄桥”名前冠以老字,足见其年代久远。老马说,他年轻时在其他村子里曾见过这座老桥的碑记。他清楚滴记得,老桥的建筑年代为“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但老马记忆确切与否?我们不敢妄断,那万一是“嘉靖二十一年”呢?这一字之差,非但不同朝,中间还差270多年。但老马对此深信不疑,我们姑且把它当成“嘉庆二十一年”吧。即便如此,这座古桥桥龄逾200年,则毫无疑问。
关于这把宝剑,老人讲了个当地流传已久的故事。
说当初在建黄桥时,工匠们在桥上雕了条龙,它藏身桥体,露首尾于大桥两侧。这条龙昂首怒目,威风凛凛,与真龙无异。果然桥建成后不久,这附近就发生了一系列蹊跷事儿。麦黄之际,人们正准备开镰收割,无风无雨,麦子却大片倒伏,且一天比一天多起来,人们议论纷纷。于是有为细心的老汉,乘月夜潜伏在黄岗上。午夜时分,石桥上一条长物慢慢蠕动,老汉使劲揉揉双眼,定睛看去,只见一条长龙躬身昂首,腾空而起,本来月朗星稀之夜,刹那间阴风四起,乌云遮月,一条长龙二目赤红,张牙舞爪,翻飞盘旋……闹腾够了便落在麦田里打滚蹭痒,好不快活!
此时此刻老汉一身冷汗、瑟瑟发抖,他连滚带爬,逃回村子……
于是第二天老百姓开始纷纷议论:真龙下凡啦!黄庄要出皇帝啦!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最后果真的传到京城。天子闻讯,龙颜不悦。于是他命人铸纯金宝剑一把,派人到汝宁府官庄店斩龙除妖。结果金剑到巡抚手里,被换成了银剑;再到太守手里,又被换成了铜剑;最后落到县令手里被换成了一把当当作响的铁剑,也就是眼前咱看到的这个锈迹斑斑的铁家伙。
听完这个滑稽好玩儿的小故事,咱还是回到老黄桥看看吧。
同事与我都是古董迷,见了老物件儿,便挪不动脚。
我们发现在迎水面的桥墩处,有不少松木桩支撑着桥基石,便很感兴趣,随即围坐探究。大家知道一般人们不用木材做建筑根基,因为木头易腐朽,但这座石竟用松木固定桥基,不禁心生疑惑。

黄桥背水面

龙头断裂处

锈迹斑斑的斩龙剑

松木桩撑起的桥基

望柱石刻寿桃

残留的桥栏板

色彩大小不一的石碾子
拱顶全貌
冬去春来,季节轮回,愿岁月静好,黄桥无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