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驻马店市平舆县李屯乡有座近千年的古塔,这让原本爱好访古探幽的我,怦然心动,于是乘周末,携友欣然前往。
周末的驻新公路,车辆川流不息,交通繁忙。还好,因为公路中央增加了隔离带,来往车辆分向而行,互不干扰,所以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到了目的地——平舆县李屯乡柳屯村。
秀公戒师和尚塔,又名普照寺塔,位于柳屯村附近一片空旷的田野里,它的南边不远处即是汝河故道。当地人说这条古河道曾是“杨广的运粮河”,即“隋朝大运河”,此话无从考证。但淮河是隋朝大运河的必经航道,而汝河又是淮河的支流,所以这里曾有过繁忙的漕运,应该毋容置疑。
秀公戒师和尚塔,原本是普照寺高僧的墓塔。古代的普照寺位于汝河岸边,它据堤而建,规模宏阔,开启山门,即可见汝河之上波光粼粼,舟楫匆匆……
当年香火旺盛时,四面八方朝拜者络绎不绝。但在元代时,普照寺不幸毁于战火。现仅余古塔一座,历经八百年风雨摧打,仍傲然立世。
秀公戒师和尚塔,为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通高15.31米,塔龄800余年。佛教中“六”指“六神通”,喻六种无碍而超神通之力。由此判断,秀公戒师和尚曾是一位佛学造诣深厚的高僧。古塔上下七层,七级佛塔乃最高级别的塔,可见秀公戒师和尚在世时,必定功德无量。
眼前的古塔,塔基敦厚,塔身形若春笋,它的第一层设砖券拱门;二层内嵌铭文;三层开望窗;四、七层均留虚龛,且每层塔的六角,皆外施砖砌飞檐斗拱,其造型灵动,精美绝伦,堪称中原古建珍品。
史载:1127年金灭北宋,与南宋隔淮而治,金朝为了更好统治北方人民,也效仿汉族政权,在黄淮流域,广建寺院,大兴佛教。金熙宗皇统年间,当代高僧普照和尚,游历蔡州,他主持扩建了原来的“崇林寺”,并将其易名为“普照寺”。
金天德年间,秀公戒师和尚主持普照寺。从此,又一佛界高僧结缘天中。
秀公戒师和尚,原籍扶沟县,俗姓张。他七岁“割爱辞亲”出家,到许昌偃城县彼岸寺百法院受业,“十五灵度受具为僧”成为正式僧人。以后他又潜心研习佛法,“探学幽微”,徒步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终获禅宗佛法真谛,乃“击法鼓于魔空,震法雷于邪域”,终达“深履无为之源,入众妙之玄门”的境界。
秀公戒师和尚不仅佛学造诣深厚,同时也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僧人。他主持普照寺期间,曾组织开办“谢塘福胜院”一所,携手众僧“谨舍衣盍”,抚恤、救助逃荒难民,深得当地百姓的称颂,可谓功德无量。
大师“功满西归”之时,广全、广善、广坚、善超、善忠等诸位弟子,耗时一年,为恩师筑墓塔一座,以示永恒纪念……
2013年,普照寺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此,又一民间国宝落户天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