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有个“酒流”村
http://s16/mw690/003plTAyzy7l3lq29s31f&690
村庄以“酒”冠名,乍一听,给人酒香扑鼻的愉悦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来到酒流村欲看个究竟。
刚进村,就见一位老者躺在门前竹椅上闭目养神,本不忍惊动他,但门前的小狗不依,它屁股对着主人,朝我们狂吠不止。老者惊醒,连忙呵斥,小狗这才摇着尾巴不情愿地躲到主人身后……说明来意,老者便让我们到村里找一个叫潘豫昆的人,说他是村里老干部,对酒流村的村史有研究。
敲开潘家大门,一股浓郁的酒香迎面而来,原来一家人正忙着蒸酒。儿子添柴,媳妇测量,老伴打下手,老潘技术监督——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寒暄过后,话入正题。老潘说他今年七十岁,乍看不像,难道真是应了那句话:“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第一种说法:说的是唐宪宗年间,吴元济割据黄淮与朝廷抗衡,还经常向吴房一带(唐代此地属汝宁府下辖的吴房县)百姓逼捐拉丁,搞得当地民不聊生,老百姓早已恨透了叛军。一天傍晚,李愬率唐军杀光了驻扎在吴房的叛军,百姓闻讯兴高采烈、奔走相告。是夜适逢大风雪,寒风中唐军就这么一口干粮、一口雪地就着吃,见此情景,百姓们心有不忍。当时虽然各家各户也都忙着蒸酒备冬,但他们仍放下手中的活计,为官军烧水做饭。以至于自家酒坊里的蒸酒溢出,流于道上,乡亲们还浑然不知。待到全村酒香扑鼻时,乡亲们这才忽然想到自家酒坊里柴火未熄……平定蔡州后,为犒劳全军将士,李愬便命人返回该村买酒,但忘了村名,只记得当时满村热酒横溢的情景,于是命士兵以“酒流村”寻之,终于找回这里。为纪念乡亲们酒流满地迎唐军的这段历史,本村始易名“酒流村”。
还有民间传说:
说明朝时该村有张、彭两大姓,有人称此村为张庄,也有人说这是彭庄。但两个家族同居一方土、同饮一井水,倒也相安无事。后来随着添丁增口,原来的那眼井开始供不应求。但由于井是张姓人祖上所挖,照理彭家只好再掘新井。很奇怪彭家在开挖新井时,竟挖出一对金蛇,请出井口、转眼即逝——这是否是某种暗示呢?
张姓用的老井,由于长年雨水倒灌,族人开始出现瘟疫,奇怪的是彭姓人家却安然无恙。有人想是不是因为井水的问题,于是张姓人尝试着饮用新井水,后来所有病人竟然完全康复,人们惊讶于新井水的魔力。
张彭两家历来有酿酒的传统,于是有人试着用新井水酿酒,瘟疫病人饮罢即愈,药效十分了得。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远的客户都来买酒,村民生意日渐红火。但在卖酒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有人说张庄的酒好、也有人说彭庄酒好,莫衷一是。有时甚至为一笔生意两家吵得不可开交,两家作坊里的蒸酒都顾不上了,于是流得满村溢香。客户们看着心疼,于是气愤地说:你看你看……只顾吵架里,酒流得哪都是里,怪可惜!啥张庄彭庄也,恁这个村干脆叫“酒流村”吧?记住,再好的美酒流到地上是废水,流到罐里才是金钱。
关于酒流村名的来历有好多种版本,但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酒流村自古以来都有村民自酿白酒的历史传统。我想“酒流村”的“酒流”二字是否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只有人们和谐相处,才能美酒长流、香飘永远!
酒流村
http://s11/mw690/003plTAyzy7l2P7kCtY4a&690
老潘家的酿酒作坊
http://s3/mw690/003plTAyzy7l2PbVwGK62&690
http://s5/mw690/003plTAyzy7l2PeatQo54&690
潘家酒窖藏酒
http://s2/mw690/003plTAyzy7l2PgvzxL61&690
路边老赵家酒窖藏酒
http://s14/mw690/003plTAyzy7l2Pirbfncd&690

加载中…